大理寺考公宝典: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理寺考公宝典》 25-30(第18/20页)

螃蟹,待到中秋节,他们衙门也有了送人的礼,在京中各部司间有了排面。

    柳轶尘却斥他牛嚼牡丹,坚持不许。

    他正盘算着阳奉阴违,悄无声息地扩建一点点,就一点点。反正柳轶尘不是俗世中人,这些事他一向不操心,就像西所的猪,还不是养起来了?

    却没想到这厮这回这般敏捷起来。

    罢了罢了,吏部的程大人礼部的张大人,你们的螃蟹没着落咯!

    想着,柳轶尘忽然开了口:“我可以准你扩建春秋池……”

    “嗯?”程大人张大人!

    “但有一个条件。”

    “大人请说。”

    “你那衙内卧房让与我。”

    郑渠愣了半晌:“大人你说、说什么?”

    柳轶尘伸出三根手指:“三两银子。”

    郑渠这才意识到他当了真:“大人是认真的?”今儿个晚上月亮是掉水里了?

    柳轶尘道:“本官什么时候跟你开过玩笑?”

    得,端起寺卿的架子,那便是认真没跑了。

    郑渠不是黄成,任由他摆布,脑中转了一转,徐徐伸出一只手,试探道:“五两。”

    “你昨日还说三两!”

    初春的夜晚,明月正佳,大理寺游廊内,正副两位长官饶有兴味地在……讨价还价。

    “昨日是昨日。”郑渠笑道:“我今日在城中房牙子那打探,才得知,这京中房价过了一个年,又涨了!大人又不是不知道,京官难为,自从你主事,我连秋风也不敢打了……”说着引袖眼边,竟似要拭泪。

    柳轶尘冷冷盯着他:“那好,那春秋池也不必扩建了!”

    郑渠幽怨转眸:“扩不扩,还不是大人一句话的事……”

    柳轶尘冰冷目光倏地射向他,沉吟片刻,却终咬牙道:“好!五两就五两。”

    “大人,还要加一根鹿茸……”郑渠得寸进尺起来。

    “郑渠你!”柳轶尘反应过来,一甩袍袖:“什么鹿茸?”

    “大人那是我托人辗转从幽州带回来的,上等鹿茸,一根,十两银子不止!”郑渠道:“就那么被杨书吏给炖了……”

    “杨书吏炖的,关本官什么事!”柳轶尘道。

    “不是炖给大人吃的?”郑渠挑了挑眉:“那想必是叫那小丫头带回去送给薛大夫了,啧啧啧,鹿茸这玩意,不比别物,女子炖了送给男子,那什么意思,可不明摆着么?杨书吏待薛大夫可真不一般啊……不过这也难怪是不是?京中谁人不喜薛家郎,何况薛穹那凤仪气度,京中有几个能比得过的……”

    郑渠还在絮叨,柳轶尘忽然道:“我赔你!”

    “大人说什么?”

    “那鹿茸是本官吃的,本官赔你!”

    郑渠一脸早有所料地笑了笑,伸手一拍柳轶尘胸脯,意味深长地扬了扬眉:“怎么样?不错吧……此刻是否觉得全身充满劲力,可以大战……”

    “郑渠!”郑渠还在兴奋,柳轶尘霍然转身,郑重打断他:“她……杨书吏是无心错放了,此事事关女子名节,郑兄不要传扬出去。”

    “懂!我懂!”郑渠挑了挑眉,你都叫“兄”了,愚兄能不注意吗?

    次日一早,小艾又上了门,这一次门房认得是熟人,差人领了她来找杨枝。

    一见了杨枝,小艾忍不住问:“怎么样怎么样?薛大夫昨夜表现如何?”

    “薛大夫?我昨晚并未见过薛大夫……”

    “没见过,那你那汤……”小艾忽然反应过来:“你你你你心有别属?啊——我我我我对不起薛大夫……”脸色一刹那当真白了一个度。

    “为何对不起他?”杨枝懵懂,前夜折腾了大半宿,根本没怎么睡,这一早起来,脑子还是昏昏的,此刻又听了她鸡一般的尖叫,整个脑子都好像被人当成了沙包打。

    小艾踟蹰良久,才终于一咬牙:“昨夜那汤中,我加了鹿茸。”

    “鹿茸?!”

    鹿茸是壮/阳滋补之物,所以她昨夜给柳轶尘送的汤……

    可谓是用意昭昭了。

    她想起柳轶尘前夜的反应,脸上不觉浮起绯色,然片刻又即想起别事——怪道昨夜柳轶尘那般反应!

    自然是了,难不成高高在上、不近女色的柳大人,还会对她动情?

    作者有话说:

    郑渠:这么快就出来了,大人你是不是不行?我再给你弄点鹿茸去,二十两一根。

    第三十章

    小艾见她脸上浮起绯色, 心道不好,这当真是弄巧成拙了。又想起另一事,硬着头皮问:“昨夜那包袱, 书吏看了吗?”

    “还没。”昨夜杨枝从厨下回来, 赶忙梳妆打扮, 并无时机打开那个包袱。

    “那……书吏还是看看吧……”小艾心如死灰,不确信地掷下这句话, 便逃一般告辞走了。

    杨枝这才想起那包袱, 连忙将它打开,见到包中物什的那一刻, 整个人怔在当场。

    包中有很多物什, 一半是孩童玩意, 另一半却是钗环配饰,还有一个大红长匣。杨枝推开匣盖,浑身一震。

    匣中是一柄碧玉如意,玉色温润光滑, 一看便知存了很多年。薛家祖母曾被一柄如意救过性命, 后来在宴集中玩笑,将来要把这柄如意传给嫡长孙,让他以后拿这柄如意, 将孙媳妇牵进门。

    匣旁一封信笺, 匣中又有一封,只是匣中那封是红笺, 上面一支金笔描的并蒂莲。

    杨枝不敢立刻拆匣中那封, 当先伸手拆了匣旁的那封, 只看了两行, 便觉心头乍起一场大雾, 她在那雾中行舟,倚身舟中炉旁,通身温暖,却不知所向。

    信中写十年风霜,不知她如何历尽,信中写“自恨不能相伴”,信中还写……

    他每年三月十五这天都会买一件小物,有孩童玩的七巧板、九连环,也有少女带的珠钗、玉环……

    是预备百年之后,让这些小物陪他一起长眠燃秋山下。他再带去地府,一并送给她。

    而三月十五,是她的生日。

    杨枝望着那包中物什发了许久呆,才颤抖着手打开了那如意匣中的另一封书笺。

    饶是已有所料,那红笺还是从她颤抖的指尖滑落了下去。

    那上面写:

    垂髫垂髫,巧笑夭夭;

    扑蝶斗虫,浮生遥遥。

    昔有呆儿,端坐筵堂;

    执卷转顾,心田燎燎。

    盼兮盼兮,何日长成;

    长成于归,归于我家。

    已习骑射,子喜雁乎;

    山林遍踏,子喜鹿乎。

    携雁载鹿,以聘于室;

    朝夕见兮,且行且喜。

    ……

    这前面几句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