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130-140(第8/14页)
样的愿望别说是父王了,本世子也不忍心驳回啊。我们拼死拼活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治下的百姓能有口饭吃?既然郡主已经做到且做得很好,就让它维持现状就很好了。”这一番话,便是在肯定王怀玉的意思了。
王怀玉顺势掏出了一沓契约书递给他。
对方翻阅了一下,眼底闪过震惊。因为王怀玉上面说了给他们提供粮食,然后要求换取铁矿。
王怀玉敢这样和他们父子俩做生意。就是因为他已经和淮安王讲清楚了一切。这一次和梁少和的见面淮安王也是清楚的。
毕竟她想要的是父子两代人的保证,而不是挑拨离间。
不过梁少和对此事倒是不知情。他只是觉得王怀玉和他父亲谈完,现在又来他找合作,不太合适。但王怀玉给出来的条件确实让他拒绝不了。
“群主果然是好大的魄力。岭南也是深藏不露。这个时候竟然还拿得出这样多的粮食。”不过他也没有去深挖岭南的情况,他可不想影响两人现在的关系。
“世子是聪明人,这个生意如果你愿意做就签字吧。”
梁少和没有什么不愿意的。区区一座铁矿而已,淮安府还是拿的出来的。不过他一边写着自己的名字,一边想着该如何和自己的父亲讲。
等他签完合约回去和淮安王讲起王怀玉要铁矿的事情,对方竟然只是点点头。
“这个我知道,我们在西北部的煤矿,他也需要。而且依照荣安的意思,还需要我们帮他招募流民开矿,炼制铁器。”
这下梁少和是真的惊住了。
“煤矿他也要?还让我们帮忙招募流民去开采炼制?难不成我们父子俩身上有什么优点?竟然让他如此信任我们。”
毕竟现在粮食才是硬通货千里迢迢送粮食给他们,想要两座搬不动的矿山。还出钱聘请他们当地的流民干活,这不是明摆着送钱送粮给他们淮安府嘛,还是说岭南现在能阔到这种程度?
父子俩坐在一块讨论到天亮,都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粮食可是万万不能拒绝的,所以两人还是选择遵守约定。
王怀玉的粮食需要迟一点才能到,但现在的矿山却是立刻就能开采出来。王怀玉随身的队员里就有一些擅长炼铁搭窑的,她抽出这一对人来做技术指导。
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在煤矿山那整理出一条简易的流水线。从下矿到挖掘,再到运输。从精煤到蜂窝煤,一座黑矿山以惊人的速度蜕变着。
但所有人都看不懂他们在做什么。直到另一边的铁矿山起了高高的窑炉,这里炼制好的精煤投入到炉中散发出来的温度木炭还要高时,他们才发觉自己错过了什么。
“黑矿山居然能用来做这样好的东西。我们竟然不知道,这王怀玉真是神仙不成,什么都能让她想出来做出来。”
“看她现在的铁炉,这个温度烧出来的铁具怕是比现在军中用的兵器还要好。了不得啊,了不得,也不知道淮安王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这样好的东西让给她。”
两座矿山给了王怀玉的消息,外面人不知道。但淮安王府的嫡系自然是知道的。原本除了铁矿大家重视些,黑矿山换了粮食还觉得赚大了。现在发现了这个东西的用处后又舍不得了,想着法子想要回来。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我们还是签了契书的。现在这些东西再重要,再值钱,能有粮食值钱吗?”淮安王忍不住怒斥道:“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东西,再好的东西也要有人也要活着才能够有用。我们淮安府现在缺的是粮食,不是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
准确来说何止是淮安府,整个大齐缺的都是粮食。有粮食才能有人才能有一切。
王怀玉现在可以说是握着最大的王牌。她到北地走了一圈,换回了一座铁矿和一座煤矿,同时也把岭南这些年三分之一的存粮拿出去了。
解决完心中最大的一件事儿,她还打算在北地再逛一圈,把那些能找到的人才通通搂回岭南。
不过很可惜的是有能力的人大多依附着世家,世家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是王怀玉这点小恩小惠可以打动的。
倒是一些小世家或者一些小官员在这一场浩劫中东奔西走,给了王怀玉的可乘之机。可惜这些人身上的习惯和观念已经成了定格,王怀玉轻易不想带回去。
所以她考察了又考察,慎重地挑选了一些合适的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以及有那种科研精神的人。
这些人找的多了,王怀玉便发现他们大多出生于工匠家庭,或者是与一个叫墨家的学派有关。
王怀玉倒是知道墨家,至于匠人。现在的匠人都是入籍的,就跟军籍一样,一旦父辈是匠人,那就祖祖辈辈都是匠人,除非有特殊情况转换,不然就没有办法改变。
这样的制度虽然利于管理者管理,但是不利于社会的流通,不管是技艺还是人才,甚至有的会后继无人。
任何东西一旦垄断就会使大众很难再拥有,王怀玉并不想这样,所以她也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一个界限,就像岭南的书院,官员衙役的考试。
“好东西都是要交流碰撞,还能让它迸发出更多活力,更多可能,从而促进社会世界的进步。”
王怀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创造世界。像一些在如今看来不合时宜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就会发挥出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王华玉抱着自己的理想,岭南人民看到的则是自己生活的改变。所以他们愿意跟着王怀玉去。
阔别一年,王怀玉带回了三百多号各种人才,恰好这个时候技术大学已经修建完一部分,王怀玉也不打算再做另外安排了,直接把这几百号人放到书院里面去教授知识。
这些都是有能力的人,比如能自己制作翻车,知道大齐目前已有的矿物,还有一个就是纯正的农家传人。
这个农家可不只是种田的人,而是真正有门派流传的,致力于研究改善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比如王怀玉让人研究多年都没有眉目的肥料,农家也研究出了简易的版本。
王怀玉简直是狂喜,连忙把自己知道的浅薄的关于化肥的知识说给他们听,顺便把岭南这些年来的经验也全部给了他们。
农家的人拿到资料也是很震惊,没有想到除了他们竟然还有人重视农业,重视是这些看起来肮脏的东西。
“荣安郡主果然没有骗我们,我们农家跟着他总算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了,农家也是治国安邦的门派!”
这算是千里马遇上了伯乐。农家人奔走相告,争相让自己的师门迁往岭南。
第137章
岭南缺的就是这种干实事的人, 尤其是他们还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再加上王怀玉的理论,研究简直是一日千里。
“我的老天爷啊, 原来这个化肥能够让粮食增产那么多。瞧瞧这些东西, 也就鸡蛋壳难找一点,其他都是大家扔外头当垃圾处理的,这稍微转变一下就变废为宝了。”
官员衙役们看着山脚下那一块块实验田, 沉重的稻穗压得禾苗抬不起头,就算他们没怎么做做过农活,也知道这粮食是丰收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丰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