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小皇子》 60-80(第28/68页)

么说呢,不亡国都不知道自己这么爱国。

    公子庆自嘲笑笑,这几年的颠沛流离让他愈发怀念庆国。

    甚至有些怀念蠢兄弟们。

    这也算一种成长?只是成长的代价太重了。

    公子庆自嘲笑笑,最后道:“只要灭了他们就行,别的我无所谓。”

    公子庆自然明白,现在想要复国,基本等于天方夜谭。

    可灭国却是可行的。

    特别是对纪国来说。

    一个郑国,一个祁国,不就是因为得罪了他们,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

    卢国那边也因为盐跟珍珠的事气恼不已。

    所以赵梁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没事?

    两人算是谈妥,这事说给父亲跟大哥的时候。

    纪胜认真算了算。

    怎么感觉每个都有仇。

    纪胜道:“他值得灭赵梁?”

    一个公子庆,值得咱们兴师动众吗?

    纪凌疑惑片刻,忽然有点不好意思。

    他的想法好像跟父亲,大哥不一样。

    他能直接说出灭赵梁,是因为在他心里,华夏这片地是要统一的。

    不管是纪统一别人,还是别人统一纪。

    反正总归是一整块。

    但现在大多数人不会这么想。

    虽然大家都是周朝人,可没必要都是一个国的?

    完了。

    他带着现代大一统的想法在考虑这些事!

    忘了现在的时代背景!

    所以在父亲和大哥眼中,就变成为了一个公子庆要灭赵梁的人。

    他真的不是啊!

    他只是觉得,赵梁早晚要没,不如顺手做个人情罢了。

    纪凌有点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件事。

    如果眼前不是他爹跟他哥,估计早就更加疑惑。

    大哥只是问一句,已经是很相信他的样子了。

    纪凌最后道:“也不是,反正以赵梁的性格,早晚会出问题?”

    “做个顺水人情?”

    纪伯跟纪胜还是有些困惑,但他们下意识相信纪凌的判断。

    不过纪伯回宫室后思前想后,怎么也没发现赵梁的问题啊。

    赵国,梁国,虽然来路不正,可跟周关系好,早就是正式的诸侯国,估计再过四五年时间,大家也不会刻意提起这些事。

    而且他们两个国君能力极佳,不像是会出问题的啊。

    他这个脑子真不如小儿子。

    一定是儿子发现他不知道的事!

    纪伯最后跟萱夫人感慨:“何其有幸,能生出这两个孩子,也算我运气好。”

    萱夫人已经习惯纪伯没事夸两个孩子,都习惯了。

    “睡吧,不如他们两个很正常。”

    纪伯:?

    灭赵梁这事,只在纪伯父子三人之间知道。

    所以公子庆过来向纪伯拜官时,纪伯罕见有些心虚,最后定下户部的右侍郎的位置。

    主管的就是纪国商贸。

    上古时期的卖货达人公子庆终于走上他的岗位!

    赶到纪国去讲学台的名士,士大夫们,对这件事也感到惊讶。

    他们说怎么郑国一别,就没听过公子庆的消息,他也没回周。

    当时还听说赵梁的人在找他。

    大家以为他躲了起来,没想到跟着纪国的队伍过来,还在纪国当了官员。

    这么算起来,天下四位公子,有三位都在纪国?

    谁听了都要夸一句纪国好地方吧?

    不过公子庆上位的第一件事,就让大家笑不出来了。

    连参加讲学的名士们都忍不住嘀咕:“这样一来,纸张,肥皂,都要涨价吧?”

    岂止这些,纪国所有的货物全都要涨价。

    因为公子庆大手一挥!

    什么关税只要货物价值十分之一!

    太少了!

    要十分之二!

    直接提高一倍的价格。

    其实这个定价跟后世有些相似。

    最后在纪凌的干预下,精盐分两种,普通精盐还是按照原来的,高等精盐百分之二十五。

    肥皂也是。

    平民用的维持原样,贵的东西要高一些。

    其他东西按照需求,基本都在十分之二左右。

    虽说是调整了,可该涨价的一点也没手软。

    特别针对赵梁两国的货物,价格涨的可不少。

    赵梁两国刚开始知道公子庆在纪国做事的时候,还没什么想法。

    可没想到人家手握实权,还是对外的实权。

    估计他们头一次尝到什么叫经济制裁。

    剩下的事纪凌便没多管。

    以公子庆的能力,绝对没问题。

    不仅外面涨关税,内里对兴起的商人也加以清查。

    想要在账目上瞒过公子庆?做梦都别想。

    只走私一个盐,就能让他玩得风生水起,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公子庆对商机的敏锐,以及对货物的买进卖出十分有心得。

    赵梁最先发现这个问题。

    自从公子庆负责纪国的货物之后,他似乎精准计算赵国,梁国有多少人,每个月要用多少盐,又有多少存量。

    等两国的盐快用完的时候提价。

    赵国,梁国的盐价必然上涨,没办法,大家都要着急用盐。

    而且算准两国买盐多少,绝对不会多卖,更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囤货。

    虽说纪国这边盐的总价不变,但控制什么时候买,控制买多少,依旧操控赵梁两国的盐价。

    赵梁两国商贩因此吃了不少闷亏。

    此时的商贩大半依附本国贵族,两国贵族皆找到国君,希望能解决这件事。

    但公子庆依旧我行我素。

    赵国,梁国的国君都知道,他们跟公子庆是血海深仇,只利用纪国的权势小小报复,已经不错了。

    没有直接喊打喊杀都算公子庆克制。

    纪国这边则发现,公子庆不仅会玩这些手段,赚钱的本事也是很厉害。

    什么炒作名贵纸张,让一张纸变得千金难求。

    什么拍卖纪国落后的农具。

    甚至把库存也拉出来全部倒卖。

    萱夫人跟户部杜邗核对九月账目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月的收入好像提高了两三成?

    很多都是关税带来的收入,还有就是挣其他诸侯国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