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42. 武皇(正文完结) 春泥(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42. 武皇(正文完结) 春泥(正文完结)……(第2/4页)

上千年的演化?

    “种子已经种下,在时间长河的浇灌下,总会开出妍丽的花朵。”武婧儿的眼中带着期盼。

    武媚娘舒了一口气,道:“翻了年,朕册封重润为皇太孙,让他来我跟前听政。显儿,我就不指望他了。另外,把裹儿也叫来。”

    武婧儿道:“好,那我先把话透出去。陛下一病,有些人就不安生上蹿下跳,把这个消息透出去,也好让群臣安静一点。”

    武媚娘眉眼一凝,道:“谁敢不安生?我让他一辈子都不安生。”

    武婧儿道:“左右不过是那群有那样想法又巴望着从龙之功的人。王方翼年迈,最近上书求朝廷派遣一副都护,意思是要交接事务。我想着不如让张柬之和姚崇过去。张柬之老成持重,姚崇正值壮年,正好交接王方翼手中事务。”

    武媚娘冷哼一声,道:“允了。还有谁?”

    “崔玄晖调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

    “好。”

    武婧儿眉眼闪过一抹锐气,她对唐朝历史了解不多,但对神龙政变确实有所耳闻。神龙政变的主谋是张柬之,顺着张柬之这条线,通过銮仪卫,武婧儿发现他与崔玄晖、姚崇等人关系紧密,时常有唱和往来。

    调令下来之后,众人皆惊。随后又有消息传来,圣上明年有意立皇太孙,且让其听证,大臣们心中松了一口气。

    行吧,看样子,圣上已经对皇太子失望,培养起皇太孙。

    这个消息是从楚王府中透露出来的,想必是保真。

    果然,天授十一年正月,圣上册封李重润为皇太孙,同时让李重润入宫侍奉祖母,听政学习。

    一起前来贞观殿学习的还有安乐郡主李裹儿。

    全天下没有不惧怕圣上的人,李重润自然不能免俗。

    他被宫婢领着来到了象征至高权力的贞观殿,时时留心,步步在意,生怕给家中惹来灾祸。

    武婧儿看见一身紧张的李重润,笑道:“圣上既让你来了,你就安安心心做事,多看多听多想,有什么不懂的私下里问我或者、如雪、婉儿他们,甚至是圣上。”

    “是,姨祖母。”李重润深吸一口气道。李重润扫了一眼,看见房如雪和上官婉儿都在趴在桌案上处理奏章,见他前来,起身见礼后,又坐下低头看起奏章。

    “圣上来了。”宫女进来通禀道。

    自从病愈后,武媚娘更加注重保养身体,每天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以及清淡的饮食。

    刚才武媚娘就是出去散步了,陪同她前去的是李裹儿。李裹儿说话伶俐,性格活泼,又长得好看。这样的后辈,谁不喜欢?

    李重润赶忙行礼,武媚娘颔首,让人起来,然后吩咐道:“如雪,你带着太孙先熟悉……租税赋等情况,然后三姐姐你带着太孙熟悉天官事务。”

    “是,圣上。”三人应下。

    李裹儿突然笑吟吟上前,轻轻拉着武媚娘的胳膊,状似撒娇道:“裹儿也想为圣上分忧,求圣上成全裹儿的孝心。”

    武媚娘闻言笑起来,屋内的人也跟着笑起来。

    “难为你这样想,裹儿你就和你阿兄一起吧。”武媚娘应下来。

    李裹儿高兴道:“谢谢圣上。”说完,李裹儿脚步雀跃地来到李重润身边,笑得绚烂而澄澈:“阿兄,我们一起啊。”

    “好。”李重润笑着回答道。

    房如雪分别给了两人一份卷宗,道:“太孙,郡主,这是历年的国家赋税收入和支出,你们看完之上,根据这些写一份今年的财政预算。期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大家,一个月后交给我。”

    “多谢房相。”李重润和李裹儿两人都一脸认真道。

    宫人搬来两个小桌案放在末席,这两人都学过朝廷记账的方法,自然看得懂账册上的内容。

    账册上都是枯燥无味的数据,李裹儿悄悄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这才是天授元年账册中的一部分,后面至少还有几十册,于是愈加努力研究这些卷宗了。

    大臣来通禀政事,自然看到了太孙,众人皆安。

    武周的根基重要,女子掌权重要,但这天下稳定也很重要。武媚娘和武婧儿既然决定要培养李重润和李裹儿兄妹,自然是不藏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重润不安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认真投入到学习政事当中。

    有大臣过来禀告事情,武媚娘会把这对兄妹叫到跟前旁听。大臣走后,武媚娘又让二人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她来点评,免得他们将来被大臣糊弄。

    李重润和李裹儿受益颇多。经过一个月的教导,两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见一双儿女如此受圣上喜爱,李显和韦滢滢十分激动。圣上漠视他们不要紧,只要看得上他们的孩子,这天下终究还是他们一家的。

    “滢滢,裹儿和重润一起学习,你说将来……”生在皇家之中的李显见状生出一股不妙来。

    李重润和李裹儿都是她的亲生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韦滢滢没有忘了另一位皇位有力的竞争者。

    “圣上喜欢裹儿,你还不乐意?别想那么多,身在皇家,哪个不想大权在握?”韦滢滢对李显说道:“圣上和楚王这一对也不是搭档得挺好?”

    “重润没有兄弟帮衬,裹儿乐意帮忙,还帮错了不成?”韦滢滢没好气地看了一眼李显,叹道:“先顾着眼前,等你……”

    李显自然明白韦滢滢的意思,她阿娘性格强悍,说废太子就废太子,说废皇帝就废皇帝,更别说他现在还只是太子。

    “哦。”李显应了一声,想起阿娘和姨娘风雨几十年,未尝红过一次脸,吵个一次架,心中也期待起重润能和裹儿一样和睦。

    紫微宫中,李重润陪武婧儿一起散步。

    “你可曾听过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吗?”武婧儿看着前方盛开的牡丹花说道。

    李重润点头道:“孙儿听说过。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中原被胡族占领,琅琊王氏兄弟联合南北士族,抵御外族,安国家社稷。琅琊王氏对东晋建立有大功,王敦王导兄弟,一人在外掌握兵权,一人在内掌控中枢,权势煊赫。孙儿以为这也许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

    武婧儿点头道:“你说的有礼。其实整个东晋一朝不仅是王与马共天下,还是王与庾,王与桓,王与谢共天下。整个东晋一朝皇权不振,士族子弟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你觉得士族子弟才能如何?”

    李重润若有所思:“良莠不齐。”

    武婧儿点头道:“东晋之后是南朝,士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退,政治上再也达不到掌控皇权的地步,但他们依然在朝廷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上嘛……”

    武婧儿转头看向李重润道:“你看看今日的武周就知道如何了。天子之姓不如五姓七家尊贵。宁要五姓七家女,不要天子之女。若没有太宗、高宗和圣上持续不断地改革努力,说不定这皇权将要被世家架空。”

    李重润一震,继续听姨祖母说太宗、高宗和圣上如何和世家斗智斗勇,广开纳贤之门,一步步削弱世家在朝廷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