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42. 武皇(正文完结) 春泥(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42. 武皇(正文完结) 春泥(正文完结)……(第1/4页)

    天授十年,武媚娘在明堂举行大享之礼,太子李显为亚献,皇孙李重润为终献。

    正月,武媚娘册封皇嗣李旦为相王,并册封诸孙为郡王,未册封过的孙女为郡主。

    李显的一子四女,在此之前唯有李重润和李裹儿没有爵位。李重润是被高宗皇帝册封的皇太孙,李显被废帝位,他随后也被废黜皇太孙之位,成为庶人。

    李裹儿则因为年纪太小,出生之时,李显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更遑论爵位?李裹儿被册封为安乐郡主。

    诏书连发几道,除了李氏诸王,武媚娘还册封了武氏诸位侄孙(女)。阿夙被封为临汾郡王。

    李裹儿如今十五岁了,母亲韦滢滢本以美貌选为王妃,而李裹儿仿佛挑着父母的优点长,容貌灼灼,满室生辉,让人移不开眼睛。

    “这是我家的芝兰。”武媚娘显然对这个性格类似自己的孙女很满意。在第一届学堂学生全部结业后,经常召李裹儿进宫。

    李裹儿自然极为乐意,能在圣上身边听其教导,她将受益无穷。她不愿意做徒有封号的郡主或者公主,而是想做实权的公主。

    就如楚王一样。

    或许,再进一步,也尚未可知。但现在重要的是,保住阿耶的太子之位,助阿耶登上皇位,成为皇帝。

    武婧儿端详起李裹儿,精神昂扬奋发,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容颜如画,赞道:“确实如此,但我家的阿夙也不错嘛。”

    李裹儿笑道:“阿夙姐姐很好。自从学堂结业后,我很少在宫中见阿夙姐姐,阿夙姐姐最近在干什么?”

    武婧儿笑道:“她进了金吾卫当中郎将,最近一直在军营,也很少回家。”

    “啊!”李裹儿惊呼出声道:“阿夙姐姐去了军营?”武婧儿点点头,阿夙初入金吾卫,有人见她年幼,有人见她为女性,面上看在她父亲祖母的份上捧着她,背后却言语轻蔑。

    军营是讲究实力的地方,阿夙弓马娴熟,十八般武器皆会用,擅长刀法和枪法,力气又大,于是在军营中开始了挑战的生涯。

    打败军营中所有人还不停手,阿夙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都要挑一个或几个人挑战,磨练武艺。

    阿夙自幼在军营长大,回到了军营仿佛就在家中一样,混得如鱼得水。

    她的归宿是广袤的天地,而不是高深的宫墙。她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而不是养在笼中的金丝雀。

    武媚娘自从立了皇太子,朝臣们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地。这些人中有心向李唐的,有担忧天下的,有投机取巧的……

    就连前几年一直争夺太子之位的武家诸人也慢慢消停下来,开始考虑以后的事情。

    武家和武周命运相连,天然就是武周政权的维护者。只要有武家人掌握实权一天,武周就不至于落个湮没无闻的结局。

    武媚娘开始为以后布局,她想让新生的政权是李武联合执政。于是,一道赐婚的圣旨落到了李显的宫殿里。李显如今又立为太子,从王府搬到了宫中居住。

    李显的二女永泰郡主赐婚武三思长子武崇训。

    接到圣旨后,武三思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有仆人过来禀告说,魏王不好了,请他赶紧过去。

    武承嗣自认为对武周劳苦功高,对圣上忠心耿耿,且又是武家的长子嫡孙,储君之位,他有一争之力。

    可惜,时也,运也,命也。

    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后,武承嗣认了命,但他的身体也急转直下,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觉察到寿数将近,武承嗣命人叫来了堂弟武三思、武攸宁、武懿宗、武攸暨等武家几位实权的人物。

    几人围在武承嗣的病榻前,只见他面色枯黄,无一丝血色,双颊凹陷。武承嗣断断续续道:“我不行了……武家……以后要交给你们了,你们兄弟要团结对外,不可起分歧……”

    武三思道:“我们都答应,阿兄,你会没事的,延基才娶了郡主,你还要等着当祖父呢。”

    武承嗣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语气急促:“我不成了,以后武家要交给你们了。攸暨,你要善待公主,我们家的未来都在公主和两位小郡主的身上。”

    武三思和武攸暨上前,握住武承嗣的手,道:“我知道。我知道。”

    武承嗣笑了下,道:“请公主和郡主进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武三思抹了眼泪,出去请太平公主和长宁郡主。

    次日晚上,武承嗣病卒,临终上书,请立其子武延基为魏王。

    武媚娘心中五味陈杂,武承嗣的去世提醒了她,她也是一位暮色苍苍的老人,也在一步步临近死亡。

    武媚娘令皇太子李显前往吊唁(音宴),追赠武承嗣太尉、并赐予谥号“宣”。

    武承嗣去世后,身体一向康健的武媚娘病了,病情来势汹汹。武婧儿等人担忧坏了。

    武媚娘一直为生命的流逝而担忧,但真到了生病的时候,她反而冷静下来,一方面戒严宫中,另一方面让皇太子过来侍疾,又调来武攸宁阿夙等心腹家人守卫宫廷,然后将军国大事暂时委托武婧儿为首的宰臣。

    武婧儿早两三年就不处理日常公务了,日常的政务交给了房如雪,而她只把握着大局,以修养身体为主。

    她今年虚岁已经八十,虽然牙齿坚固,头发没秃,思维清晰,但依然感到了精力和体力的下降。

    此时狄仁杰上书以圣上身体不豫为理由,请求太子监国。武媚娘生气地将奏表扔到地下,道:“这狄怀英忒可恶,朕真是病了,而不是快死了。”

    李显昨夜守了武媚娘,今日武媚娘醒来就让他去偏殿休息。

    武婧儿让侍立在武媚娘身边的上官婉儿捡起奏章,对武媚娘说道:“我听说狄公现在也病了。他年纪也大了,病中难免思虑过甚。他一大臣所想,能及得上圣上考虑长远?”

    武媚娘神色稍解,道:“对了,他病了,派太医看过没有?”

    武婧儿道:“前些日子他儿子狄光嗣拿帖子请太医,我让苏太医、王太医和刘太医都去看了,回来说狄公上了年纪,以后要好生将养。”

    武媚娘闻言,道:“罢了,他许是病中老糊涂了。”说完,武媚娘让人赐下药材,又派太医过去问诊。

    狄仁杰算是武媚娘一手提拔,宠信有加,狄仁杰也没有辜负圣上的期望,为政一方都留下好名声。对于圣上也十分恭敬,只是临老了却在继承人上和武媚娘有了分歧。

    半个月后,武媚娘病愈,又精神奕奕地出现在朝堂上。

    “朕感觉自己现在就是一只年迈的老虎,老虎尚且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是年迈的老虎?”武媚娘私下里对武婧儿说道,神色带着一丝隐忧。

    武婧儿闻言,沉默良久道:“陛下,咱们到了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我的事情交接给房如雪,陛下的呢?”

    武媚娘默然,沉思半响,道:“究竟还是到了这一步吗?”

    武婧儿也感到一丝黯然,她们姊妹努力几十年,依然感到现在的女官基础十分脆弱。

    是呀,几十年的努力怎么能比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