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30-40(第16/20页)
正方:“如果顺治假死出家,正史要做掩饰,那么肯定要编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不是寥寥几句‘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而且他去世前还召见了大臣,写下遗诏,怎么可能出家?”
反方:“话语越多漏洞越多,所以只用简短几句话编造他已死亡,再者说天花是烈性传染病,得了天花的大都会虚脱无力,哪还有精神处理政务、召见大臣?”
正反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总而言之,顺治出家是清朝迷案之一。
纵观顺治一朝,他重视汉学,仿效明制,缓和民族矛盾鼓励垦荒,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围绕在顺治身上最大的讨论点,就是他与孝献皇后的爱情故事。
许多史料都证明他是一个深情的皇帝,但我总忍不住去想董鄂氏她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样的。
被帝王钟爱,宠冠后宫,怎么看都是玛丽苏小说,但生活不是小说,生活有很多无奈。
董鄂氏接受帝王宠爱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在不喜欢她的婆婆与还未完全掌握权力的丈夫之间生活,或者说,生存,无奈的是,她没有权力决定自己要不要来自帝王的爱情。
董鄂氏最幸运的事,就是她在皇帝之前去世,如果顺治驾崩后她还活着,一个无子的前宠妃,很有可能被嫉恨针对,说不定她会被勒令殉葬。
史书对董鄂氏的记载,要么是她宠冠后宫的‘成绩’,要么是她贤良淑德、恭敬孝顺的品行,她好像一个泥胎,没有任何自己的情绪。
顺治的两任皇后也是如此,沦为皇帝与太后斗争的筏子,回家的静妃或许还能与家人一起度过后半生。
不能回家的孝惠章太后,只能被困在在紫禁城里,在垂垂老矣时,抚养康熙第五子,只有孙儿带给她些许亲情,面对四面红墙与金瓦,透过方方正正的天,她或许一辈子也忘不掉草原上无边无垠的蓝天。
从来后宫之争中,不会有胜者,但凡胜者,必定会失去。】
评论区的观众纷纷鼓掌——
“同意up说的,宫斗之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只有权力坐庄家,董鄂妃遇到顺治和孝庄,真是倒了大霉。”
“幸好咱们生活在现代,封建社会让人变鬼,社会主义社会让鬼变人。”
“咱们现在为了生活,其实也在竞争,只不过咱们有说拒绝的权力,不会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说法。”
蒲安直到读完关于顺治的稿子,还是没有看到一位昵称有异的粉丝评论,她不由担心起来,难道直播间失灵了?
正如此是想时,突然看到评论区来了一个新粉丝,带着熟悉的命名风格——
觉罗家的三麻子:“朕之御诗为感悟佛法所做,与皇阿玛何干?出家之说,简直荒谬。”
觉罗家的三麻子:“等等,此名为何意?何为麻子……尔等大胆!朕要诛你九族!”
蒲安:……妈呀,这位皇帝脾气好火爆,三麻子?排行第三、得过天花的康熙吗?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游幸塞外,京城传来皇十八子胤祄病重的消息,以太子胤礽不善,对兄弟不友,肆意殴打大臣,穷奢极欲,且窥探帝踪为由,正式废太子,剪除太子党羽。
从塞外回京这日,他于午门召见诸王公大臣,宣布废太子。
康熙冷眼旁观,随着“废太子”三字出口,原本寂静的午门更加落针可闻,几个儿子看上去都战战兢兢,但他知道,他们心里绝不没有如表现出的恐惧。
康熙冷眼旁观夺嫡之时,忽然天降天幕,紧接着,他听到天幕中的女子说了一长串对皇考不敬之语,甚至还说皇考假死出家。
随着天幕轻快的女声,方才午门紧绷的弦,突然就松了。
作者有话说:
会在这几章补上之前缺更一天的字数,这几天更新时间不定,谢谢大家体谅,【鞠躬】
第39章 给清朝皇帝看清宫剧(二)
蒲安假装没有看见康熙的留言, 说实话,她也很好奇康熙的容貌,不过清朝的皇帝们好像很害羞,目前为止, 没有一个皇帝和直播间视频联系。
康熙发现天幕中人没有丝毫畏惧, 她不紧不慢地和人聊着皇考的风闻,毫无尊敬之意地直呼天家姓名, 然后话头一转——
【皇太极与顺治, 可以说是清朝深情皇帝的天花板了, 但他们的后代子孙对爱情好像没有太过向往, 雍正和乾隆还有一些关于爱妃的历史传闻, 但康熙只有宠妃, 没有爱人。
有传言说赫舍里皇后与康熙少年夫妻,是康熙的真爱, 所以康熙对他第一个嫡子才宠爱非常。
我不知道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的爱意有多少, 不过康熙对他们的儿子的父爱,在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这位独得父皇恩宠的幸运太子,就是爱新觉罗胤礽。
虽然他历经两立两废, 但在康熙认识到儿子已经是自己皇位的竞争者前,他对胤礽的关爱只多不少。】
康熙与群臣的瞳孔一缩,若他们没有猜错,雍正、乾隆, 就是本朝皇帝之后的继位者,众人正在猜测谁是未来天子时, 便听到太子两立两废的惊天消息。
感情这种让人心脏大起大落的事, 他们还要再经历一次?
相较于大臣们的腹诽, 皇子们的内心想法更复杂,不过一个个都是内秀的,任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面上不显露一丝痕迹。
康熙显得更平静无波,但他瞬间便思考出为何还会复太子之位,无外乎三种可能,第一,父子情分;第二,太子倒台后,其他儿子们觉得有机可乘,闹起风波;第三,朝臣执意反对,迫使他不得不为了明君形象,恢复太子之位,毕竟汉臣最看重储君稳不稳定。
【太子胤礽自出生,母亲便难产去世了,他被康熙接到乾清宫照顾,是康熙唯一一个亲手抚养长大的儿子,在两岁时被立为太子,从此开启了四十多年的储君生涯。
在胤礽年幼时,他与康熙称得上父慈子孝,当胤礽出天花时,一国之君的康熙亲自照顾病中的儿子,给太子选择居住宫殿时,特意选了距离乾清宫最近的毓庆宫。
出于想让太子少受汉臣影响,以及不舍太子在外读书的原因考虑,胤礽五岁时,朝臣请太子出阁读书,康熙没有允准,而是亲自教导太子学习满洲文化,直到太子十岁。
康熙亲自上手教导太子,那是教导吗?那是鸡娃!
他以自己小时候读书读一百二十遍为标准,严格要求胤礽,一个儿童,要将四书五经每本读上一百二十遍不止,随便抽查,倒背如流。
等太子十岁这年,终于要出阁读书时,康熙不放心,亲自给他挑选老师,皆是当代著名大儒,上课的内容也全部出自康熙之手,康熙还时不时会在太子上课时前来观看,宛如一名班主任。
皇太子的课表是这样的: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他就要开始复习昨天学习过的知识,凌晨五点,老师才开始给他授课,七点时,老师或康熙会抽查背诵或功课,九点开始,太子要练习大字,每个字写一百遍,等到十一点,终于可以吃午饭,然后休息一会。
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