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 30-40(第15/20页)
但董鄂氏强烈反对顺治这个决定,甚至以死相逼,‘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
同时,孝庄太后也不同意,所以顺治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个人觉得,顺治第二次废后,其原因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董鄂妃,有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他不愿看到蒙古势力在后宫一家独大,也有可能是出于与母亲作对的心思,凡是孝庄为他选择的妻子,他都不喜欢。】
天幕之语涉及朝政与太后之后,顺治反而平静下来,他现在急也无用,只能默默从天幕中的话推测如何让它停下来。
他看到许许多多对他充满揣测的话语——
“孝庄和顺治的关系不好吗?他们不是相依为命的母子吗?”
“从后宫来看,孝庄姓博尔济吉特,她肯定想让科尔沁出身的妃嫔把握皇帝后宫,从前朝来看,孝庄重视满蒙臣子,顺治则重视汉臣,站在顺治的角度,就是母亲既与自己政治理念不合,又想掌控他的感情生活,朝臣还更听母亲的话,关系好才怪。”
“也可能有多尔衮的原因吧,毕竟在多尔衮死之前,孝庄都没有尊号,直到多尔衮死了,顺治才给孝庄上了尊号,尊为昭圣太后。”
“顺治真的太幼稚了,他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他妈的努力,他怎么可能坐上皇位?”
“说不定顺治根本不想做皇帝呢,不过我总觉得他对董鄂妃的宠爱,夹杂着与孝庄作对的想法,他一系列的宠爱行为,完全是把董鄂妃架在火上烤啊!”
看到这里,顺治慢慢握紧拳头。
几位大臣想打破诡异的氛围,索尼道:“孝庄二字,看似谥号,观天幕之言,似乎通晓本朝日后之事,陛下不妨继续看下去,许是还能提到些尚未发生的后来之事,若有一两句涉及军政,于大清而言,是福非祸。”
蒲安也看到“架在火上烤”的那条评论,她颇为赞同。
【董鄂妃一生受尽宠爱,但在我看来,她最幸运的事,不是被顺治宠冠后宫,而是比顺治早亡。
观她一生,在进宫的第二年就生下孩子,顺治立刻大赦天下,并宣告此乃朕之第一子。
然而那时,他已经有三个儿子了,除却夭折的长子,次子福全、三子康熙帝玄烨可都好端端活着呢。
顺治将这个孩子视为第一子,甚至大有立为太子的想法,足见爱屋及乌,子以母贵。
这种操作多么眼熟,皇太极在海兰珠生下孩子后,也是这么干的。
或许因为触景生情,又或许因为没有科尔沁部落的妃嫔生下皇子,担忧满蒙日后关系,孝庄很快就病了,在南苑养病。
董鄂妃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天寒地冻的,就去南苑侍疾,据记载,董鄂妃是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可谓朝夕侍奉,她很想得到婆婆的认可。
等孝庄病好后,董鄂妃回到宫中,她所生的皇四子,于顺治十五年正月,百日而殇。
值得讨论的是,就在这一年正月,顺治要废了他第二任皇后,以太后病中不闻不问,是为不孝的名义。
孩子的夭折对董鄂妃的打击非常大,她开始缠绵病榻,在顺治十七年病逝。
她的离去让顺治悲痛不已,顺治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谥号选了十个字,远超一般规格,史称孝献皇后,他令朝中二三品的高官给孝献皇后抬棺,在丧期,停用朱笔改用蓝笔批阅奏折,长达四个月,一般皇帝或太后驾崩,用蓝批也只需二十七天。
顺治给了孝献皇后死后哀荣,但无论多么悲恸,董鄂氏也无法醒过来了。】
顺治蓦然瞪大眼睛,一下子站了起来,侍候的宫人们吓了一跳,栽烛般跪倒一大片。
评论区的讨论很热闹,有讨论顺治的——
“我觉得‘朕之第一子’也许是实指,清初还保留着后金的一夫多妻多妾制,顺治当时除了皇后和有名分的董鄂氏,其余妃嫔都是没有册封的庶妃,在后金制度里,董鄂氏相当于大福晋之一,她生的孩子就是顺治的第一个嫡子,所以才被顺治看作第一子吧。”
有讨论孝庄的——
“让才生完孩子的儿媳侍疾,这怎么看起来这么像宫斗?顺治废后确定不是报复吗?你找我媳妇麻烦,我就找你侄女麻烦,母子斗法,让董鄂妃难做啊。”
还有讨论董鄂氏的——
“一边是皇帝明目张胆、不顾后果的宠爱,一边是太后、朝臣不待见,其他嫔妃的虎视眈眈,董鄂氏面临的压力真的大,说不定她儿子就是被人害死的,这种压力和打击,难怪她年纪轻轻就走了。”
索尼见天子脸色苍白,假装看不见天上对皇家婆媳、母子关系的讨论,连忙劝解道:“还请陛下保重龙体,如今知晓皇贵妃日后之事,也好早做打算,陛下不如传太医日日为皇贵妃请脉,再以好药滋补,想来不会应天幕所言。”
他的话很快就说不下去了。
【董鄂妃去世后不到一年,顺治就去世了。】
一众大臣都跪了下来,讷讷不敢言。
索尼把脑袋磕在地上,心中暗骂,他是想让天幕多说说后来之事,但不是这样的事情啊!
【关于顺治逝世,目前流传两种说法。
一种是官方史书记载,顺治因为得了天花病逝,尸骨被火化了,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其实没有死,只是因董鄂妃与儿子皆亡,心灰意冷,于五台山出家为僧了。
第一种说法有官方支持,且在一些顺治时期生活的人的书中,有顺治亲口承认自己得了痘症的记载,在《清史通鉴》中,有朝廷命令全国不许点灯、泼水、炒豆的谕令。
痘症就是天花的意思,谕令则是古代人出天花后需要遵守的习俗。
第二种说法更广为流传些,经过诸多影视剧加工,大家也从历史的犄角旮旯寻找证——
比如顺治倾心佛法,时常召见得道高僧,与他们一起讨论佛理,还请高僧玉林琇为他取法号‘行痴’,多次表达自己想出家的想法;
比如康熙幼年时期,孝庄常常带他前往五台山,据说就是为了探望他已出家的父亲;
又比如据传康熙写过一首诗,‘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这首诗的含义很明确了,而且这首诗曾被记载于《御制诗》里,后来被删除。
目前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拥趸,在此我不做真假讨论,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她播放了一段视频,是各个影视剧中,顺治出家的合集。
顺治看到扮演自己的伶人披头散发,一会表示尘缘已了,一会表示对这个人世已经没有期许,他的神情越发僵硬。
索尼埋进地底的头,一下子扬起来了,不止他,满殿大臣都注视着皇帝,他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陛下确实好佛法且礼重僧人,不会日后真的出家了吧?
他仔细观察皇帝脸色,试图寻找他的想法,可惜一无所获。
索尼又看向天幕,现在天幕里不断出现的留言表示,他们在吵架。
正方坚定以正史为准,反方则支持顺治出家说,双方互相举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