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凤谋金台》 150-160(第10/33页)

:“好。”

    冯知节起身,披上外袍,似是要往后院书房走。他走了几步,又顿了顿,回头瞥了一眼冯竹晋,眉眼间的怒气早淡了大半,只剩下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别总是低着头做人。你姓冯,是冯家的男丁。就算你当不了将,缺双腿,也不能窝成一团泥。”

    “儿子……谨记。”

    冯知节挥挥手,没再说话。

    待他身影远去,冯竹晋靠到椅背上,伸手拂去桌上散落的瓷片,掌心却已隐隐见血。

    七月的长安,暑气虽未褪尽,天光却已有几分晦黄。

    城南的官邸区新迁来一户熟悉又陌生的客人——梁念瑾。梁将军,曾为凉州都护府副将,近年领军守善于都护府,近月才奉召回朝。

    徐圭言来的时候,天色尚早。她穿一身青底绣兰的圆领袍,腰间缠着熟鹿皮制的官带,身后小厮抱着一方玉屏风,一箱凉州白绢,一小篮干黄杏,皆为旧地所产,虽不贵重,却颇有旧情意味。

    守门的家将看到她,怔了一下,眼神在她与手中礼盒之间转了一转,连忙进门通报。

    门未关,一刻钟后,梁念瑾亲自走出来。他今日一身便服,藏青色直裰,未佩剑,未冠帽,眉目间却有几分军中历练出的冷肃。

    他站在门廊下看她,神色一瞬似有惊讶。

    “徐长史?”梁念瑾语气虽平,眼中却藏着一抹警惕。

    徐圭言微微一笑,走上前两步,弯身行礼:“久别多年,得知梁将军回朝,特来拜访。带了一些边地旧物,不成敬意,还望莫怪。”

    她说得极得体,言辞柔和,动作规矩。

    但正是这种“太规矩”,让梁念瑾心头微紧。他看了一眼她身后下人手中的礼品,又看了看四周,才让出半步:“里面请。”

    屋内陈设极简,案上只有一架沙漏,一座铜香炉,炉内燃着一缕细香,药草味浓,提神却压不住燥气。

    两人落座,中间隔着一张乌木案。徐圭言坐得不卑不亢,姿态不显咄咄,却稳如老松。梁念瑾看着她,不禁出神。

    “这些年没见,您倒是……一点都没变。”他说着,勾了勾唇,神情倒不像刚才那样冷。

    “我倒觉得将军变了不少。”徐圭言回应,语气不咸不淡。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沉着,各怀心事。

    梁念瑾一笑,抬手招呼茶童上茶,略带调侃:“您大人有大量,当年在凉州的时候,是带着我们立的功。那时我太年轻了,许多事不知轻重,若有得罪,还望您不记。”

    这话里的意思太明显了——你我交情不深,如此上门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事?叙旧?我是不信的,我们之间,没有旧情需要叙。

    徐圭言微微一顿,眼角的笑意收了些。

    她喝了口茶,又看了他一眼,略一侧首,似是认真地审视,然后不再绕弯子,径直道:“边疆战乱时常有的事,现在善于都护府那边也是非常忙吧?你是那边的主将之一,如今回朝,不说旁的,边境百姓的日子……该如何过?”

    梁念瑾闻言,嘴角动了动,笑了一声:“哦,原来是问这个。”他放下茶盏,语调轻松了些,“您放心,大部队都在,契丹人不敢造次。善于那边,稳得很。”

    徐圭言听罢,淡淡一笑,低头轻啜一口茶,随后抬眼望他,笑意未达眼底:“梁将军,这话哄旁人还成,哄我可不行。军营中的事,我不说通晓,也算熟得很。您身边那支精锐是跟着您回来的吧?主心骨不在,士气先散了。战场打得是什么?打的是胆气,是气势。您以为留下的人能顶住?能保护好百姓?”

    梁念瑾眼神沉了下去,望着她,没有马上答话。他盯了她几秒,才道:“圣上让我回来,是有原因的。我这人听命行事,回不回都由陛下裁决。您是晋王府的长史,边地之事,恐怕……不归您管。若手伸得太长,既不好看,对您,也对晋王,不好。”

    他这话说得温吞,实则句句带刺。

    徐圭言的脸色也沉了几分,慢慢放下茶盏,目光稳稳地看着他:“官场的弯弯绕绕我不想说,你也别和我来这一套。我今日来,是关心边民百姓,不是干涉兵事。”

    梁念瑾也坐直了,语气渐冷:“既然如此,我也不说场面话。”

    他顿了顿,冷静地说道:“为了大多数人的安稳,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您想啊,有五个下等兵被抓了,您会出兵几千去救他们吗?出兵,死的就不止五个;不出,损失只是五个。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日日在权衡的事吗?”

    说到这,他忽然冷笑了一声,语气微讽:“您是许久没在战场上,忘了这个道理了吧?就算出了事,朝廷会赏银,会抚恤,有这些安抚金,对百姓而言更实在。”

    徐圭言盯着他的脸,眉心轻蹙,心中一动:几年不见,各有各的长进……

    她缓缓道:“我们讨论的不是五个人和五千人的事,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人,和一个州的人。”

    梁念瑾几乎是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九五至尊,是普通百姓能比的吗?”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同时沉默了。

    徐圭言的脸色变了又变。

    梁念瑾也不想继续做姿态了,反而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也冷了下来:“圣上不好战,后唐如今除了边疆,其他地方皆是国泰民安。无人敢说他不是明君。部分地区战乱,换来更多地方的太平——他们,是解决问题的最小成本。”

    徐圭言坐着,良久,长长呼出一口气。

    她没再说话。那一刻,她忽然明白,有些人是在风雪中磨出了锋刃,也磨掉了心。

    直到告辞时,梁念瑾送她出门,一路送到门外,门前两盏红灯被风吹得斜斜晃动,像将要熄灭。

    他站在台阶上,背着光,语气平静却透着某种警告:“徐长史,你我都是为圣上做事的。”

    “但现在,你……似乎搞错了对象。”

    “你这个‘长史’,是圣上给的。”

    他说到这儿,略顿,露出一点点笑意,那笑意里没有体谅,只有锋利:“做官,要时时牵挂百姓没错,但他们能给你的,也只是个‘好口碑’。”

    “可好口碑,能让你升官吗?能让你从阶下囚成为徐长史吗?”

    “我敬你曾上过战场,所以今日多说一句:你想想,后唐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这话说得徐圭言毛骨悚然,她看着他,好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她站在门前,看着他如同当年一样高大,却忽然觉得——他和自己,也许早已站在了不同的岸边。

    风起时,她袖摆微颤,一言未发,转身离开。

    身后梁府门缓缓闭合,厚重如山,将热意与冷意都一并隔绝。

    几日后,清晨微寒,池塘边薄雾未散,荷叶铺满整个池塘,野鸭在池中潜伏。

    李起年穿着月白常服,坐在水边竹椅上钓鱼。他姿态闲雅,手中钓竿不动如松,身后随侍的两个书童早已退至远处,不敢近前打扰。

    徐圭言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