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凤谋金台》 100-110(第13/21页)
与诸位共读书、讲政/事、习礼仪。”她话音温和却有力量,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徐侍讲好。”
徐圭言起身,走到案桌便。
但愿这里能还她一片清净。
第107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VIP】
御花园梅枝乍放,殿前金瓦映出天光。
李鸾徽一身赤色常服,披着薄斗篷,手中持着一份账册,往皇后寝宫走去。
他脚步平稳,神色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冷漠。
宫人们远远看见圣上步入坤宁宫,都匍匐在地,不敢作声。
皇后宇文婉贞正在与几位嬷嬷商议七月祈谷祭的礼程,见圣上临驾,忙即起身迎接,眉眼间却有几分疑惑。
李鸾徽并未给她们多余的眼神,“免礼。”
“陛下今日未着朝服,怎么亲自来此?”
李鸾徽没有回答,旁人伺候着脱了袍子,他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顺手将账本轻轻放到矮几上,道:“这账,是御史台呈来的。”
宇文婉贞走上来,拿起账本伸手翻了几页,越看眉头越紧,低声问道:“这是……通天佛的银两去处?”
李鸾徽淡淡道:“通天佛的账,连着后宫诸位妃嫔、贵人宫中用度。这些年,赏赐频繁,有人银库未开,偏能奢靡无度,账目对不上——朕若今日不算这笔账,后日这天家风纪、社稷礼数,怕也要跟着塌了。”
皇后微怔,片刻后她急忙放下账本跪下说,“是臣妾没管理好后宫,都是臣妾的错”。
李鸾徽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口点心,“把她们都叫来。”
不到一个时辰,内监遍传口谕,后宫妃嫔皆召入昭阳殿。
殿中烛影明灭,气氛肃穆。
贵妃柳氏仍不知事由,盛妆而来,衣裾曳地,宝钗叮咚。她一进门便觉空气压抑,四下宫嫔皆低头不语。
她行了礼后便站到了一旁。
李鸾徽坐于主位,神色平静,人来齐了后,他才开口:“通天佛一案,查得七七八八,账中银两有大半流入内宫,用途不明,究竟是哪一宫用了多少,今日都要给朕一个说法。”
他说完,看向贵妃,“贵妃,你可知?”
贵妃神色微变,却仍强作镇定:“陛下,后宫用度皆是皇后和内务府共同打理,妾身如何知晓其详?”
“你不知?”李鸾徽冷笑一声,随手摊开账册,“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上元节前夕,贵妃宫中连赐八十套锦衣,十二柄镶玉团扇,三十匹蜀锦,全由工部拨银,按年例却并无此项。你当朕不识账目?!”
贵妃慌了,跪倒在地,“陛下明察,臣妾冤枉……”
宇文婉贞急忙起身为其说情,“圣上,后宫的吃穿用度,皆由内务府、户部拨银,从未听说过走工部一说,怕是……”
“你是觉得朝廷的人不会查案子?这轮得到你评判?”李鸾徽发问,“这么多锦衣,这么多团扇,你几只手?几个身子穿!?”
宇文婉贞也跪了下来。
“贵妃柳氏……你父亲可是工部侍郎,工部尚书袁修远自缢狱中,这件事里,你父亲又参与了多少?你敢说你不知道?”
陛下胜怒,众嫔妃纷纷跪下。
“圣上,臣妾错了,臣妾再也不敢了……”
这事发生的太快,后宫嫔妃之中无一人知晓李鸾徽会因为这件事大发雷霆。
“现在南方灾害,北方叛乱,西北难以掌控,正是用银子的时候,你们在后宫里花销这么大,还敢担把主意打在通天佛上,谁给你们的胆子!?”
李鸾徽拍着桌子大声呵斥,“臣子我得放着,后宫要还算计着朕的银子?”
众人一言不发,动都不敢动一下。
过了许久,
李鸾徽不才沉沉道出一句:“废除贵妃之位,移往静思轩,终身不得参与内宫礼事。”
众妃失声惊呼,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柳贵妃如遭雷击,瘫倒于地。
紧接着,李鸾徽将目光落在宇文婉贞身上,“后宫掌内政者,不理账,不理制;专宠者肆意妄为,邀宠邀赏。你们一个个,究竟是来给朕开枝散叶的,还是来败坏国法的?”
无人敢言语。
皇后跪着,“臣妾有失教管之责,请陛下责罚。”
李鸾徽盯了她片刻,“你倒还懂得担当。但此事非你一人之责——从今往后,内务府账目每月交由礼部覆核,节度宫中赏赐,朕亲自批定。”
宇文婉贞低头应是。
朝廷上,前朝祖制宇文家族岌岌可危,后宫她的权力被夺,宇文婉贞怕得全身发抖。
等夜已深,风吹得宫灯摇曳,墨蓝色。
宫廷内鸦雀无声。
此时,一道影子闪过,身召至昭阳殿,领了一道密旨。
待至拂晓,他披着狐裘悄然出宫,直奔柳氏府邸。
柳大人得了消息,
他这些年仰仗女儿宠幸,已升至工部侍郎,一旦女儿失势,他自身也难保。袁修远的死,本就让他心惊胆战。
女儿失势,更是一记警钟。
他立刻召集族中子弟商议,长房与三房争执不休,或言应当入宫请罪,或言要遣人进京疏通。
柳敬之当夜便连夜写信求见牛和德,试图找回一点朝中助力;而柳家一名嫡女,原定与御史台李文韬侄子定亲,如今也面临退亲风波。
牛和德得了消息,手中茶盏一颤,神色凝重。他派人打听消息源头,结果查到,正是徐圭言将账册递交至御史台,又经李文韬之手入了圣上案头。
他坐于厅中,目光阴沉:“这事……明日常川会议再议吧。”
常川会议如期召开。
今日的议题,是关于改制的进度推进。
三省六部负责人都已到期。
依然是在常川殿内,三省六部的重臣列坐东西。主位之上,是龙袍加身的圣上李鸾徽。
“此次会议,不讲虚的,只讲实事。”圣上环视一圈,目光在牛和德身上停了一瞬,“牛卿,三省六部的配合如何?”
牛和德起身一揖,道:“回禀圣上,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诸司已皆知圣意。自中枢而下,已开始着手整顿旧制。科举制度、品阶升迁、田赋改革之事,已有章程初步拟定。”
稍顿片刻,目光微抬,“臣斗胆言一句,此改制若能继续推行,或许五年内可见成效,十年可改一朝之风。”
李鸾徽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然而话音未落,兵部尚书冯知节却沉声道:“圣上,此事虽好,然边疆已有动荡之相。”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你详细说说。”李鸾徽眉头微挑。
冯知节翻开手中军报,沉声道:“凉州、西域数地,近日屡有异动。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