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阿怜[快穿]: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美人阿怜[快穿]》 100-110(第9/24页)

与他相处的记忆片片拼凑,结合书稿中的文字,她逐渐把记忆里他的形象填补圆满。

    他的爱一直是克制的,隐匿在暗处的。

    他不忍打扰她,见不得她受苦,想保护她,却被命运捉弄,次次事与愿违,还曾惹她厌恶疏远。

    就这样硬生生熬过五年,即使接她回秦,也克制着没有半分的僭越。

    要不是她主动配合元博他们,他难道真打算默不作声地一直等下去吗?

    眼眶一酸,绵长的隐痛自胸口荡开,阿怜呆滞地落泪。

    嬴昭不知何时惊醒了,看见这处的微光,他衣裳都没穿好就急匆匆跑了过来。

    他半披着外裳,露出肌肉分明的胸膛,扶着书架似乎要站不稳了。

    “阿怜——”他踉跄几步跪在她面前,而后膝行捉住她的手,泪水滴滴砸在她手腕,“别走,别离开我,是我错了!”

    他生怕这些充斥着爱意与私欲的文字惹她厌烦。

    也怕她怪他,早知道梦境非梦,却不告诉她。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阿怜的提问令嬴昭的心凉了半截。

    他神色黯然,老实答道,“第一晚醒来后”

    原来那么早就知道了。

    怪不得他第二日就去了宗祠。

    嬴昭还在断续念着,“别怪我,别讨厌我,别离开我”

    阿怜忽然倾身上前托住他的下巴,他便停止落泪,专注而忐忑地看她。

    像一只等待审判的小狗。

    “不怪你”,阿怜看着他湿漉漉的眼睛放柔了声线。

    她突然想明白了,若不是心动,当初又怎么会答应元博他们的要求。

    就算她不答应,也能好好地在秦宫内安度晚年。

    若她插手,反而可能惹得一身腥,引发君王的厌恶。

    她其实是不愿意把他的初次让给其他女子,乃至于今后的每一次都不愿让出去。

    她忽与他紧紧相拥,在他耳边道,“抱我去榻上吧。”

    “什么?”嬴昭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点头,“哦……”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双方都清醒的时候做这事,却比往常的任何一次都更加激烈。

    嬴昭全身都是汗,身上扭动的腰肢已主宰了他的生死,他只能仰着脖颈闷哼,连配合她的节奏都做不到。

    “我爱你”,终点时,他在她的耳边低喃。

    阿怜转头亲了亲他的耳朵,惹他轻轻一颤。

    这夜呈殿的门再没打开过。

    守在外边的禹礼听着歇下来的动静,不知想到什么,笑得一脸荡漾,却不敢出声惊扰,憋得脸都红了,好半会才收敛。

    交班时他好心交代年轻的侍中,“明天你机灵点,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

    侍中不明所以地应诺,第二天才知道禹礼话中的意思。

    先王夫人和秦王昭,他们居然!

    第105章 战国文夫人(二十)“孤真心敬重、爱……

    近日,以元博为首的秦王心腹迎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令他们头痛了四年多的王储一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坏消息则同源于此,怀有身孕之人是武王夫人怜妫,现秦王昭的庶母。

    这两个消息是秦王昭在廷议结束后留他们饮茶时亲口告诉他们的。

    元博大惊失色,当场把茶水喷了满地。

    秦王昭自登基以来便勤勉于政,与他们这些心腹之臣待在一起时只谈论国家大事,他竟然从未察觉这位年轻的君王对他父王的夫人抱有绮念。

    就算王上一直增派人手去寻找她,那也是有武王嘱托在先,并不让人起疑。

    可细细想来,似乎王上所有出格的行为都与那位夫人有关。

    譬如登基后留公子珵于宫内,又如不顾危险随使臣亲自入齐。

    嬴昭扫视殿内,缓缓开口,“孤要封她为王后”

    此话一出,鸦雀无声的大殿才有了少许反应。

    “这……可是,怜夫人乃先王夫人”

    “对啊,这实在不合礼数”

    “就算现在无人敢置喙,也会被后世所不齿”

    “后世的评判孤不在乎,”嬴昭的声线沉稳有力,压过了他们的低声议论,“自登基以来,孤专心政事,诸位爱卿亦合力相助,壮我大秦。”

    “孤真心敬重、爱慕怜妫,后位只为她一人而设,子嗣亦只能她一人所出。”

    “孤私德有亏,于政事却问心无愧。诸位因孤一纸求贤令来秦,孤感激不尽,亦给诸位施展拳脚,实现理想抱负的天地。大秦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少不了诸位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封王后一事孤心意已决,若有爱卿因此愤而离秦,孤自会备斗金车马相送,愿爱卿寻得明主,施展抱负,千百年后,你我史书相会。”

    座下心腹之臣面面相觑。

    确实如秦王昭所言,他们来历各异,只为一个共同的理想相聚于此。

    而这位君王不仅任用贤才,本身还十分通透智慧,凡是利好秦国的策略,就算是出自不起眼的小卒之口他也会虚心求教。

    他们的才能在秦国几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秦国能有如今的样貌,少不了他们,却更少不了这位励精图治的君王。

    唯一被他们诟病的子嗣问题如今也得到了解决,只不过解决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那么光彩罢了。

    在这个争做天下共主的时代,君王的后宫之事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既然君王都说了不在乎后世之名,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用为此操心了。

    元博率先跪地拢袖道,“臣蒙君恩,生为君臣,死为君魂!”

    而后一众心腹皆下跪臣服,齐声高唱,“生为君臣,死为君魂!”

    ……

    齐刷刷的经书朗诵声中,着墨蓝外裳,戴夫子头冠的巫阖从两层高的学宫走出。

    “师兄!”来人背着个简易的包袱,神采飞扬,满是斗志。

    这是他即将下山入世的小师弟裕文。

    巫阖点头应他,眉眼平和清冷,活似超脱世外的仙人。

    “山外诸侯割据,群雄并起,你想好要去哪里了吗?”

    裕文雀跃道,“想好了,我要去秦国!”

    巫阖一愣,背在身后的手有些颤抖。

    “为什么?”

    “秦国新王十六岁就颁布了求贤令,登基后大刀阔斧改革变法,还分封兄弟,悉心照料无母幼弟,是难得的贤明之君”

    巫阖睫毛微颤,从怀中拿出一小方封绳麻袋递去,裕文打开一看,差点被里头的金光晃花了眼。

    “送你的盘缠,”巫阖的眼里浮上一丝暖色,“不过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