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激流[刑侦]》 140-146(第6/11页)
孤独而寂静的节奏。
屋里的两个人就那样贴在一起,一点一点从风雨里缓缓挪回人间。
第144章 执剑 “这起案件,应当启动公开审判程……
一周后, 望海市公安局十楼会议室。
墙上的钟敲了一下。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检察、公安、舆情、网安、宣传口以及司法厅派下来的观察员,是应泊主动提议把他们叫来的。所有人面前摊着厚厚一叠卷宗,还有刚打印出来的红头文件。
应泊坐在最前头, 神情冷静, 双手交握, 眼神没有落在任何人脸上。他穿着那套春秋制服, 白衬衣领口扣到最上,领带紧绷到毫无褶皱。整个人像一块刚从熔炉里掏出来的钢铁, 被打磨得光洁无痕,但骨子里还透着烫手的热。
“……我的建议是, ”他开口, 语气平稳却有种不容置疑的钝重, “这起案件, 应当启动公开审判程序, 并由我担任公诉人,全程对外直播。”
一秒沉默。
然后, 会议室里炸开了。
“现场直播?!”政法委副书记眉头一跳,第一个发出声音, “你确定不是开玩笑?现在‘殉道者’这个词刚刚从热搜掉下去, 社会情绪还没冷却。你要在这种时候, 把一场血腥舆情案放到公众面前?!”
“是的。”应泊看向他, 语气依旧冷静,“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觉得,这种事能在暗处处理掉。”
“你是想给他们洗白?还是立碑?”宣传部代表语气尖锐,显然已经在私信里被民愤淹了好几轮,“你知道外面有多少人现在同情‘殉道者’吗?你知道那些年轻人把他剪进视频、做成动画、写歌写诗吗?你一直播, 这司机是不是成了烈士?倒真成了我们压迫他们了,你想引发第二波模仿案吗?!”
“他不是烈士。”应泊低声打断他,“他是杀人犯。张继川是医生,他没做错任何事,他只是想救人。”
“可你也明白,网络上已经在说司机是被蛊惑的,是工具人。”公安那边的副局长低头翻卷宗,“你要是公开这起案子,不只他一个人会站在被告席,公众会逼着你把‘殉道者’整个议题展开,那是你准备让全体网民参与一次……全民审判吗?”
“不是全民审判。”应泊看向他,“是一次全民看见——给法治一个还能发声的机会。”
这句话一出口,会议室短暂沉寂。
司法厅观察员放下手中的水杯,抬头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要把这个案子当成一次政治信号?”
“不可以吗?”应泊反问:“难道我们以往处理这些事的时候,不是这样吗?”
桌上某人咳了一声,避开目光。
“你要知道,”公安口的技术支援小组低声提醒,“这司机叫贺金龙,曾经是工厂工人,在本地有固定住所,父母尚在,案件会牵动一个完整的下沉阶层。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单一的恐袭,而是一个叙事体制的博弈——”
“正因为如此。”应泊打断他,“才不能再躲起来,由我们自己审我们自己。”
他站了起来,抽出面前那份厚厚的案卷。他声音不大,每一个字却都像水珠落进油锅:
“贺金龙的货车是故意开进隧道,他曾在殉道者相关话题中多次发言,事故当天凌晨他在车内时间达四小时,爆炸产生的浓度溶剂明确超过合法运输限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我要让所有说‘他只是被蛊惑’的人看看,这就是谋杀。我不在乎弹幕如何说、视频如何剪辑、那些帖子如何脑补,我只忠于我的职责,一个国家公诉人的职责。”
“哪怕没有人信。”他轻声说。
望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临时竖起了一面巨大的公告板,红色印章鲜明,公告用加粗体写道:“本院将就被告人贺金龙涉嫌危害公共安全一案,依法举行公开庭审。”
下方备注:允许公众旁听,庭审全程进行网络直播。
此信息一出,网络舆论顿时沸腾。一部分人认为此举是在故意“制造舆论示范”,另一部分则讽刺说“终于肯让老百姓看看法律长什么样了”。评论区里“正义”“殉道者”“张继川”几个关键词迅速重新挤入热搜榜单。
而此刻,在法院内部的一间会议室中,应泊面前摊着审查报告和公诉意见,神情冷淡至极。
他前方,是由政法委、网信办、宣传系统以及市中院代表共同组建的临时协调组。他们曾试图干预这次直播的细节,包括“是否需要全程开放画面”、“是否删减法医报告”、“是否控制评论区节奏”,甚至建议应泊不要亲自出镜。
但最终都被应泊一一驳回。
“这不是综艺。”他说,“也不是报告会。庭审是人民看的,不是你们审核的。”
最终的结论是直播保留,旁听不设限制,仅需实名登记,镜头完整覆盖,弹幕延迟过滤。
庭审程序经由市中院上报省高院批准,正式通过层层审批。主审法官确定为望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一位行事一向严谨不苟、风评极高的中年法官。
为被告人贺金龙提供辩护的,是市律师协会公开指派的专业辩护律师,手续与资质完全合规,卷宗早已移交完毕。
与此同时,望海市公安局方面根据应泊提议,秘密配合了一项特殊部署:三十名基层民警伪装成普通旁听群众,以观众、媒体、学生、自媒体等身份渗透进旁听席。
他们不承担直接□□职责,但必须在必要节点发声、干预舆论倾向、转移突发注意力,防止任何可能的“殉道者模仿者”在直播中实施行动。
每人佩戴微型通讯设备,与庭外公安指挥系统实时联动,路从辜留在外面负责指挥
这项“风向引导计划”在市政法系统内部有诸多争议,却因为应泊的坚持和检察长默认而迅速付诸执行。
准备工作接近尾声之时,应泊走出会议室,在走廊尽头碰见了一个他没预料到的人。
“我要出庭。”徐蔚然站在白墙下,眼神坚定,“我是你助理,我也是公诉人。”
“你没必要卷进来。”应泊皱眉,“我另有人选。”
“你也没必要一个人背着。”她将一叠材料塞到他怀里,“我不是因为想报复——我只是想完成我们没完成的事情。”
应泊静了几秒,终究没有拒绝,只叹了一声,交代一句:“坐在我身边,别发言。记住,这是正式庭审,跟以往一样。”
“是。”徐蔚然点头。
这一夜,法院外架起铁栏,网络直播页面设定完成,舆情监测系统联动上线,公安布控图发放至各单位。
法庭的空气沉沉地压着。
望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灯光又一次亮起。审判席上三名法官和四名人民陪审员端坐其后,中间那位是刑事审判庭庭长,神情严峻、眼神如炬。被告席上,贺金龙低头不语,神情木然,律师静静坐在辩护人席,摊开案卷。
法警肃立,直播镜头无声运转,评论区一开始热闹无比,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围观,有人期待轰动场面,有人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