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30-40(第26/27页)
短短一瞬,心头急转过数个念头,她忽的扑通跪下,深深叩拜:
“民女听闻,家父家母过身后,殿下对江家多有照拂。民女不胜感激。”
长公主含着笑,摇了摇头:“我也没做什么,有些人才着急。”
却也没有叫她起身,是静待她再言的意思。
江清澜便道:“殿下方才所说的,是朝廷的大事,民女不懂。”
“只是,民女知道,如今寰宇清明、恩加四海,是官家的功劳。他是做大事的人,有他韬略,也有他的不得已。”
“而民女的父亲是读书人,有他的风骨,也有他要坚守的东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
“现在这个结果,是父亲自己选择的。”
“至于民女——”
“父亲既然在舍生取义之前,将我托付于人,而不是给我一根白绫,便是要我好好活着。”
“我做女儿的,不能辜负了他的筹谋。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与那家人分了手,也要活出我自己的赤诚与精彩。”
“官家、父亲与我,都没错,各尽自己的本分而已。”
其实,江清澜所说的,是黑格尔的经典悲剧伦理:两种片面伦理的交锋。
大概就是说,从你的角度看,你是对的;从我的角度看,也是对的。但悲剧就是这样发生了。
上辈子,她可没少啃这些西方文学理论。没想到,今天还能用上。
时有鸟雀呼晴,日曛窥檐语[3],啾啾唧唧,越发显得室内静谧。
长公主默了半晌,把她那些“立心立命”“格尽本分”的话琢磨了一阵,才道:“你如此年轻,竟然如此通透。”
无怪乎,他心比天高,却铁了心要娶你。
只是,她后一句是在心里说的,除了她自己,没人听到。
……
入秋以来,雨水充沛,只是夏日的倾盆暴雨,便变作了绵绵细雨。
黄昏时分,细雨霏霏时,江清澜登上马车,从安国长公主府离开了。
长公主看着窗外的漫天雨丝,问素琴:“你看江娘子如何?”
素琴恭敬道:“奴婢初识江娘子,只觉得她这人挺和气的。别的,奴婢说不上来。”
长公主难得话多:“你是没见过她那父亲,简直一个腐儒,说话、做事都是板板正正的。官家不过略施惩戒,他就要死谏。”
她摇摇头:“他竟然能生出江娘子这样的女儿来。”
“真是个好孩子。想得通透不说,眼睛里有光,还有爱,这种人多难得啊。”
她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江娘子,令她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谢老夫人。
——
长公主府半日游,并未使江清澜的生活有甚变化。如今,她太忙了。
天气转凉,夏日这些卤菜、凉菜变得不合时宜,应当换作温补的炖汤。灶边不那么热,炒菜也可以安排上了。
对于早食,为了简省,江清澜仍然决心卖粥。只是,要把之前的鱼糜青菜粥换一换。
俗话说,秋天要吃“三白”、喝“三粥”。
对于“三白”,不同地方有不同说法。但换来换去,左不过是山药、雪梨、莲藕、白萝卜、百合,这些白色的秋日时令菜。
“三粥”,则是它们做成的粥。
“三白三粥”有润肺、养胃、增强免疫力之效,适合秋日进补。
江清澜先定了山药雪梨红枣粥、莲藕排骨粥两种。
一主甜、一主咸,一是清甜水果粥,一是肉粥,食客也好选择。
晚间的卤菜、凉拌菜都是夏日适宜的,统统撤了。
代替者是清淡滋补汤类,如:白胡椒猪肚炖老鸡、老鸭汤、鱼头豆腐煲,等等。
再配些清炒时蔬,如:菠菜、秋葵、莲藕。
碰到食材恰适时,上个当日特别推荐菜,譬如:清蒸/红烧/香焗大闸蟹、松茸火腿油焖大米饭、孜然焦炙羊肉、柴火鸡耙豇豆……
岂不美哉?
秋天,真是吃货的季节啊!
饮子也要调整。
冰是不需要再买了,把夏日抹茶风改为秋日糖水风,做些红枣牛乳西米露、奶香芋泥红豆汤之类的。
再打出美容、养颜、润肺、益身的广告语。
张月娘的手艺,加江清澜的现代营销思维,不愁没有销路。
江、张二人细细商议后,把卤猪蹄儿的那些竹牌子撤了,挂上了新的菜品、饮子名。
起先在江家的时候,团团被江渊管得严,许早就开蒙识了字。是以,当初,江清澜写冰爽柠檬水的横幅时,她极力思索,还能辨识。
但江清澜的教育理念,与江渊完全不同。她认为,团团还小,先过好愉快的童年最重要,在她识字一事上就松懈了些。
这几个月,团团又成了个半文盲。
但她见新换了菜单,又忍不住卖弄,就得意洋洋地念了起来:
“大——甲——虫——”
“老——鸟——汤——”
大闸蟹。老鸭汤。
江清澜与张月娘两个,俱是精通文墨的,听罢,忍不住相视一笑。
见团团兴致高昂,她们也不忍心打击她。
偏此时,虎子挎着书包,从青萍书院下学回来了。
闻言,他站在门边笑得直打跌:“大甲虫!老鸟汤!哈哈哈哈!江团团,你真是天上地下的头一个知识人!”
团团哪里不知道他在嘲笑,瞬间气得满脸通红。
但想了想,她也哈哈大笑,手刮着脸蛋儿道:
“我姐姐把你娘唤蕙姐姐,那你该叫她什么?又该叫我什么?好外甥,还不快叫声小姨来听听!”
实则,他们几个没分辈分,姐姐、哥哥、妹妹的乱喊一气的。只有这种时候,团团爱用此事来嘲笑虎子。
虎子立刻反唇相讥:“呸!江团,胖头鱼,呆呆笨笨。待会儿我就去河里捞来,下油锅炸了!”
团团本来就有点儿二皮脸,这些日子,她跟虎子打嘴仗,直把这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闻言,她不但不动怒,反而贱兮兮地道:“好哇好哇,我们一块儿摸鱼去!”
狗撵兔子一般,追着虎子就去了。
江清澜知道虎子谨慎,不会带团团去摸鱼,微笑看着两个小孩子打闹,只觉有趣。
哪里知道,便在她们犯悠闲的时候,有人火急火燎,心都要蹦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1]陶渊明《闲情赋》。
[2]张载《横渠语录》。
[3]周邦彦《苏幕遮》: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好凉,不知道啥时候才有千收。[求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