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60-70(第4/20页)

    爹爹哭嚎着,歇斯底里。

    柜子里,姜姮紧紧抱着阿蛮,不再懵懂无知。

    只是那时,她不知,阿蛮如此年幼,为何却成了他人眼中钉?

    原来,为了坐稳皇帝的宝座,什么妻,什么儿,都不过心一横,嚎一声,从此江山万里,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况一个女儿呢?

    姜姮起了身,帐子外已是空无一人,幸而留了匹白马,是让她自投罗网。

    姜姮沉默着翻身上马,手上留着厚厚新茧。

    她望向林子深处,不见万里江山。

    第62章 鸣镝爹爹

    从落林深处逃出,有高山流水,旷野园林,猎苑自前朝起,不断扩建、修缮,到今日一朝,规模已有两城之巨。

    至于被侵占的农田,捣毁的民屋,自然无人问询。

    姜叙——这位在位数十年,平定四海,功绩显赫的大周皇帝,正狼狈逃窜着,身侧不过十余人。

    这一支卫队原有百人,此次出宫为了掩人耳目,只择了其中最精锐的十二人陪同。

    平日养在深宫,无论是

    任务或训练,都由皇帝单独派发,不与前朝后宫接连,不经三公九卿之手,故鲜为人知,这是皇帝留给自己最后的保命符。

    方才,他命令这只影队埋伏在外,却未曾想到,姜姮会亲自下手。

    这些年的大权在握,已让皇帝忘记了危险的滋味,也失去了对死亡的警觉。

    回想起那一抹血色,他眸子愈发深沉,心头思绪复杂。

    弑母杀兄的事,他也曾做过,可当自己往日捧在手心的娇儿,也将刀头指向他时,他的的确确感到了恐惧。

    父囚子,子杀父,子子孙孙争夺不休。

    九重天上的王母给了王族姜氏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财富,让他们凌驾在万世百姓之上,与此同时,也为他们施加了诅咒——大周的每一位皇帝都是死于非命,都亡在至亲之人的手中。

    皇帝曾坚信,他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位天子。

    他的生母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小宫人,但他依旧成为了皇帝,依旧战胜了纪氏那个庞然大物。

    他相信,自己能掌控好一切,带着大周走向千秋万代。

    他也的确做到了,收复失地,开辟疆域,回收军权,限制相权,为了避免子壮父惧的事再次发生,默许长子与嫡子斗得两败俱伤。

    可他从未想过,姜姮会有亲自动手的决心。

    那一瞬间的恐惧,像是微不足道的疼在某一日激变为了疾病,让这位皇帝真切感知到自身的衰老。

    “传朕的旨意,废太子姜钺不忠不孝,赐鸠酒。”

    皇帝冷静吩咐。

    废太子姜钺远在长安城内,若要赐死,也需回到长安城后。

    为首的一人犹豫一瞬,还是道:“陛下身边……”

    “无妨。”皇帝果决,垂眼又道,“若遇到昭华,格杀勿论。”

    见皇帝如此,这些早被驯服的,只知忠心的卫兵也不再质疑,立刻调整队形,由三人径直出猎苑回到长安城,剩下九人继续护卫。

    小巧而精美的行宫,参差错落的帐子……都在眼前了。

    里头驻扎着绝大多数的卫兵,有着有勇有谋的将军……大部分人都不知谋逆的目的,只是懵懂无知地跟随着长官,事实上,在他们心中,皇帝依旧是天子,是普天之下最威严正确的存在。

    只要这真实的权威现身,一时的动乱会不攻自破。

    皇帝凝视前方,下意识勒马,一息之间,有万箭齐发而来,仿佛倾盆大雨哗然而下。

    皇帝勉强挥剑去挡,扫过一眼,急急找着可以藏身的树干,再侧身时,已有几名英勇护驾的勇士倒在了不远处,身前身后插满了羽箭,像报废的靶子。

    皇帝半眯着眼,环视四周,心中了然。

    营地行宫之内,已被“叛军”彻底占领。

    只不知,这是哪支叛军。

    “离开。”皇帝下令,借着箭势渐弱的空隙,立刻调转马身,快速驾马驶去。

    剩下几人跟随。

    远离行宫,停留在一处草坝上,皇帝身边只剩下了三人。

    迟迟未有追兵出现,三人将皇帝围住,暂歇此地。

    皇帝面容平静,只眼底留着一抹云淡风轻的狠意。

    似笑非笑:“未曾想过,朕之儿女中,卧虎藏龙者甚多,而真正不失狠辣心肠和铁血手腕的,是昭华一人。”

    自然无人敢冒然应声。

    眼下局势渐渐明晰。

    皇帝做出判断,楚王确已谋逆。

    方才下令放箭者,必然是楚王。

    他的这位大皇子,说得好听是性子仁慈,说得直白,便是有几分优柔寡断,他能在被逼到极致时,一不做二不休坐实了谋逆的名号,将父皇箭杀至宫外,却不敢将事做绝,再派人追杀。

    不知,正因此掉落了姜姮的圈套。

    这个女儿,这位长姐,算准了父皇的猜疑之心,摸清了皇弟的柔肠和野心,抛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谋逆做幌子,留二人互相猜忌,斗得两败俱伤。

    姜姮就是要让楚王与皇帝,再也做不成父子。

    只能成一对仇人。

    还是不够成熟。

    皇帝嘴角微扬,有对长女手段的赞许,也有作为过来人的感慨。

    在他看来,姜姮最后一举——以身涉险,亲自动手——实在多余,她该更有耐心一点,置身事外最好,煽风点火其次,就如他当年利用纪家上位,清清白白,名正言顺,之后再倒纪便轻而易举。

    事应循序渐进。

    皇帝可惜,再无可能去教导这个资质出众的女儿了。

    经此一事后,姜姮或死或囚终身。

    皇帝想清楚了一切,冷静地观察身侧的三人。

    为今之计,需有一人去长安城外通风报信,城外三营驻扎着大周真正的将士,他们上过战场,杀过敌人,不认皇亲国戚,只认虎符。

    那虎符,一半在营中练兵的大将军身上,还有一半在皇帝身上。

    将士们一至,这群乱臣贼子必死无疑。

    可从猎苑到城外三营,路途甚远,且往来势必要遇上叛军。

    必须有一位真正有勇有谋,且不畏生死之士挺身而出。

    那三人深受皇恩,早已立下誓言,要为皇帝死而后已,此刻皆站出来,愿意接下此令。

    皇帝看着这三张陌生的面庞,一言不发。

    日落西山,夜色渐起,恰有一人驾马而来。

    皇帝缓缓起身,直视着他,思索了许久,想起了那个名字:“辛砚,朕记得你。”

    辛家军曾是皇帝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他挥拿此刀,为自己创下了名垂青史的雄主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