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40-50(第16/19页)
音还是又俏又脆:“打算?千里迢迢地把你从青阳观上叫了回来,这算是打算吗?”
纪含笑蹙眉,直言道:“你可想过自污?”
“先前是我思虑不周,不知皇帝会忌惮你和姜钺到如此地步,如今他被囚禁,你被又被婚事压身,不如以退为进,再图来日。”
姜姮无力地垂着头,半撑在胳膊上。
“若他成了婚,你会去代地吃酒吗?你说,又有哪家千金,愿意嫁到代地吃苦去?不过,嫁给他也不亏……毕竟,他是这般出众的儿郎。”
姜姮喃喃自语,说了许多。
纪含笑斥了一声:“姜姮!”
姜姮抬起一双含雾的眸子,半是茫然半是怅惘。
纪含笑怒其这番哀怨模样,面上却淡淡,只道:“你不要是非不分。眼下孰轻孰重,你应该清楚。”
姜姮也蹙眉,做出不解状:“你不在意他吗?”
“我为何在意他?”纪含笑冷漠道。
姜恒慢慢笑了:“无妨的,有人会在意他的,他不能娶妻的。”
纪含笑垂眼:“让他孤独终老?”
姜姮睁大了眼:“不然呢?”
纪含笑盯了姜姮许久,竟是分不清真与假。
或许姜姮的确是,早已走火入魔,在日复一日的思念中,成了半个偏执的疯子。
或许她装模作样,只为了忽悠那些,会信以为真的傻子。
谁知道呢?
纪含笑收回了视线。
却看见了,不知何时开始,就出现在姜姮手腕内测上的一滴清晰墨渍。
第49章 姜濬自欺欺人
年味快散尽时,长乐宫再次传出了纪太后病重的消息。
大概此次,这位权倾朝野一时的老人是真的病入膏肓且无力回天了,整理半生所得,又拣了些往日物件送到各宫之中,其中送到崇德殿的,正是皇帝启蒙时所用字帖。
看见儿时物件,皇帝也想起了纪太后往日的好来,终于在一个傍晚,叩响了长乐宫的宫门,是为亲自侍奉汤药。
这对半路母子,相互扶持过,也反目成仇过,又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冷战,到了这一死一老的关头,终于放下了心结。
似乎和好如初。
就在这关头,民间起了传言,说是纪太后还未入宫前,曾在宫外育有一女。
此深宫秘闻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更有人说道,纪太后此女正是昭华公主身旁女官。
随后不久,姜姮出面,证实了传言为真。
又为纪含笑请旨,希望这对有缘无分的母女二人能在生前重逢,不留遗憾。
皇帝自然应允,亲自接见了这位流落在民间的“姊妹”,又封其为青阳侯。
一时之间天下人皆知,曾经那个庞然大物纪家被帝王之怒一把火烧去后,如这野草,春风吹又生了。
又是一个寻常午后,青阳侯乘坐四驾安车,进入了长乐宫。
由柔妃为首的后宫妃嫔恰好从殿内出来。
皇帝纯孝,她们身为皇帝的嫔妃,自然也要侍奉在纪太后身前。
见到一个高挑身影从马车内走出,又由这长乐宫中的为首女官苏婆婆亲自领入殿中,有年轻的嫔妃按捺不住好奇心,小心打量,还未看清那藏在帷帽下的面庞,却听柔妃温柔提醒:“莫要失礼。”
无论青阳侯过去如何,如今的她,都贵为女侯。
接着,由柔妃领着,诸嫔妃遥遥行礼。
另一旁,这素衣女子进入了殿内,摘去了帷帽,露出一张艳丽的面庞。
来者正是姜姮。
苏婆婆略诧异:“小殿下……”
“苏婆婆。”姜姮微笑。
苏婆婆一怔,叹息。
姜姮从宫人手中,接过一碗黑黢黢的药,自顾自地走入殿内。
殿中很静,和殿外一样的静。
经过炉鼎,绕开屏风,走入内室。
没有东珠串成的帘子,没有鲛纱所制的帷幔,只有安静半躺在榻上的老妇人。
衰老的,暮气沉沉的,面上、手上皆有深深皱纹。
乍一看,仿佛只是寻常商人家的老妇。
“老娘娘别来无恙?”姜姮笑问。
“昭华。”老妇人缓慢睁眼。
那一双凤眸中,有一刹光芒闪过,隐约又是昔日风采。
“您不意外?”姜姮施施然坐在了榻边,搅着碗中的药,“我为了来见您,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你来何事?”纪太后声中透着明显的虚弱,她垂着眼,满是老态。
姜姮舀了一勺药,送到她嘴边,声音平静,“老娘娘,您好歹养我一场,如今您病重了,我该来瞧瞧你,敬敬孝心的。”
纪太后不言,姜姮也不在意,又絮絮叨叨讲了许多,提到了往日,也说到了今朝。
最后,她提到了婚事:“老娘娘,您该帮帮我的,您如今是老了,没了争锋的心,可别忘了,殷氏一族是踩着纪家上位的,若不是殷氏临时反水,说不定您到如今,还是垂帘听政的大娘娘,而不是蜷缩在长乐宫里头,当个活死人。”
“外祖母、大舅舅、小舅舅……还有我阿娘。”
姜姮慢条斯理地提到这些往日的亲人,又真诚问,“老娘娘,您想过他们吗?”
纪太后还是没有开口,神色淡漠,仿佛过去的杀伐果断已被岁月侵蚀,只剩下了一颗衰老的心脏,早已看破红尘,无欲无求。
或许是因为姜姮的视线太过灼人,她还是开了口,却道,“成王败寇,愿赌服输。”
简单的八个字,就概括了那长达数十年的明争暗斗。
还有为之而生,因之而死的千人、万人。
但姜姮知道,纪太后当真是如此想的。
她曾经,就是如此教导姜姮的,那时,她还如日中天着。
姜姮面
不改色,继续一勺一勺喂着药:“人人都说,你弄权是为母族,但我知道不是。您想的,只有您自己。您向来瞧不上其他人,我是知道的。”
纪太后无声,不知是认可,还是反驳。
“您这心肠太冷,有时,真叫我害怕,我想阿娘也是怕的。但是她比我勇敢许多,所以才忤逆了您。”姜姮感慨似的提到了曾经的纪皇后。
那碗药喝到了尽头,她似乎也没了耐心,终于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旁人您能不在意,那小叔叔呢?他可是您的亲儿子。”
她抬眼,直勾勾地盯着纪太后。
“那小叔叔呢?他是您亲儿子,您总该想着他一点。他什么都没做错,没有道理在代国那样偏僻之地,消磨一生。”
“我求您,想想他。”
“为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