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小王妃: 7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道姑小王妃》 75-80(第5/10页)

的秘密。

    于是那个西北游医,没能活着走出皇宫。

    这一年,帝后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依旧未果。

    也是这一年,赵太后给即将及冠的景王定下了一门婚事。

    郑皇后至今不敢回想那段时间,文宣帝的沉郁可怖。

    就像一场即将吞噬一切的暴雨山洪,叫她胆战心惊——

    她甚至都想放弃尊严,同意他隐晦提出的“借种”之法。

    好在上天垂怜,在物色司马氏族人之际,皇帝从古籍中寻到道家丹方滋阴补阳之法,又请来蓬丘子炼丹。

    也不知是丹药起了效用,还是上苍终于眷顾他们一回,皇后有孕,且一举得男。

    至此,如释重负。

    皇子诞生那日,夫妻俩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相拥而泣。

    “朕不会选秀。”

    文宣帝沉哑的嗓音拉回郑皇后缥缈的思绪,他揽着妻子的肩,看着她戚戚含泪的眼眸:“朕说过,此生唯你一人,绝不负你。”

    皇子诞生那日,他不顾血污闯进产室,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那时郑皇后看着丈夫清俊担忧的脸庞,心想便是冲着这句话,她即刻死了也愿意。

    她是那样的爱他。

    他又是那样依赖她。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是要相守一辈子的。

    “陛下知道的,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

    郑皇后握着文宣帝的手,泪眸婆娑:“只要能止住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只要你和钰儿能好好的,选秀而已,我能忍的。”

    文宣帝却是拧着眉,抬手抚过她眼角的泪:“朕忍不了。”

    郑皇后:“可是外头那些流言,还有臣子们的谏言……”

    “不必管他们。”

    文宣帝道:“朕登基多年,难道还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当务之急,是查清到底是在幕后搞鬼。”

    文宣帝脑中几乎第一时间冒出那道如玉如竹的颀长身影——

    先帝之子,唯他与司马璟二人。

    若谣言传开,皇帝有疾,皇子血脉存疑,年轻力健、声名日盛的景王无疑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何况,从前便有先帝器重景王,欲立景王为太子的传言。

    司马璟。

    阿璟。

    朕的好弟弟,会是你么。

    第78章

    二月二十五, 原是云冉定下的春宴日子。

    但因贡院那日的突变,整个长安的风向陡然大变。

    尤其菜市口接连砍了好些造谣生事者,进谏皇帝选秀的文官们仍被晾在太极殿外, 风吹日晒,陆续抬走了三四个,朝野内外也笼着一层阴霾般,压抑森冷。

    这个时候, 谁家还敢大摆宴席,笙歌笑语?嫌命长不成。

    何况出了这事之后,景王府的位置就变得微妙起来。

    莫说云冉一心低调,赶忙称病取消宴会,闭门不出,就算她真的硬着头皮设宴,怕是也没几家敢在这个节点过来沾边。

    大好春日, 阳光明媚。

    云冉抱着福豆儿,懒洋洋逛着精心布置过的王府后花园。

    只见青砖铺就的小径旁,竹编的围栏青翠齐整,不远处的梨花和杏花开得正盛, 白色和淡粉色的花朵挤挤挨挨, 蝶飞莺啼,生机盎然。

    池边垂柳垂下绿丝绦, 风一吹便拂过水面, 搅碎满池粼粼波光。几只白鹅伸长脖颈, 慢悠悠划过水面,留下串串涟漪。池中那十几条新买的锦鲤金红交错,一条条被喂得浑圆肥美,悠哉游曳。

    “真是可惜了……”

    云冉在池边的大石头坐下, 望着这春意融融、花红柳绿的漂亮园子,说不遗憾是假的。

    毕竟为了这场宴会,她去年就开始计划,开春筹备至今,委实耗费了不少心力。

    没想到王府布置的漂漂亮亮,约好了玉京楼的主厨,就连门口那两头石狮子都洗刷得干干净净,临到开宴,却因为贡院门口那个不知从哪蹦出来的疯子给毁了。

    一想到这阵子朝野内外的动向,云冉心里就跟荡秋千似的,忽上忽下,起伏不定。

    对司马璟的思念也日益强烈。

    早知道留在长安要面对这些破事,她当初就算挂在他身上耍无赖,也要与他一起去江南。

    起码眼不见,心不烦。

    现下好了,她待在府中不方便出门,旁人在外头也不方便进来,真是闷死个人。

    带着小黄狗在花园溜达了几圈,云冉兴致寥寥回了湛露堂。

    本想念念经,静静心,可越念越心乱。

    她想着那就看看话本,换换脑子,可看了好半晌,还是第一页。

    最后她干脆撂开话本,研墨提笔,给司马璟写起信。

    这封二月下旬寄出去的信,三月底才到达司马璟的手中。

    彼时,司马璟才忙完扬州府的盐利税务,即将前往临安府,百忙之中挤出一天,特地去了趟扬州城外的水月观——

    这座打从和王妃成婚以来,日常挂在她嘴边的小道观。

    “殿下,前头那个便是了。”

    随行之人除了便衣出行的常春、耿东和六名侍卫,还有扬州刺史戴隆的长子。

    得知景王要来水月观,戴家大郎毛遂自荐,殷勤作陪,“自打朝廷的旌表下来,我爹格外重视,当天就派人来修路,又在路边设了歇脚儿的凉亭,方便百姓们上山烧香。殿下您看这路,从前坑坑洼洼,狭窄得很,一到下雨天,那更是泥泞不堪,压根就没走,哪像现在——”

    戴家大郎边介绍着自家老爹的“政绩”,边用力踩了踩石板铺就的新路:“您瞧,多严实!走起来也省力!”

    司马璟低头瞥过脚下的石板路,又环顾四周的巍峨青山、茵茵绿树,眼前好似浮现自家王妃背着个竹篓,走在这崎岖山林间的场景。

    她说过:“我年纪小,师父师姐怕我走丢,大多时候不让我下山。但每个月初和月中,我都能随师姐们下山采办,有时是到村子里,有时是到镇上,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城里!”

    “城里虽然远,坐着驴车去早出晚归得一整天,但是城里最热闹了!东关街的左手边还有一家许记包子铺,他家豆腐鸡蛋包可香了!每回我去城里,一定会求着师姐给我买两个解解馋。”

    “其实我觉得我能一口气吃下五个,但五个太贵了,师姐肯定不答应,我也不好意思开口,有两个吃就很幸福了。殿下若是到了扬州,一定要尝尝那家豆腐包子,替我吃五个吧!”

    他照她说的,到扬州的第一日,就命常春去买了包子,以及包子铺的秘方。

    其实那包子的味道,不过尔尔。

    但对日子清贫的小道姑而言,已是难得的美味。

    就如眼前这座哪怕重新翻修,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