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弯腰》 90-100(第20/22页)
无。
奉颐这句话让他沉默了很久。
座椅停止了小幅度晃动,他静凝着某处,许久后才低声吐出一句:“不想拉你下水。”
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不尽的酸楚那瞬间覆上心头,弄得奉颐鼻子有些堵塞。
她低眸,点了点头。
到这里好像也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她起身离开,手刚握上门把手,常师新忽然叫了一声她的名字——
“我当年将你送给赵怀钧,你怪过我吗?”
奉颐顿在那里,没有说话。
连她自己都承认那个时候跟着赵怀钧,就是最好的选择。而赵怀钧也确实护住了她,叫她比起许多人来,少受了太多苦。
然而常师新却像是默认了她是怪他的,自嘲道:
“可是奉颐,我却很感谢你……那时候,只有你信任我,找到了我。”
从她推开大门找到他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知道这个姑娘是个靠得住的伙伴。
她像低谷时的伯乐,更像并肩作战的知己。
她是他第一个亲手全权捧出来的人,所以哪怕后来有再多的新人,他对她也永远不一样。
这是常师新第一次对她说这样的话。
而过去的十一年里,他们从来都恶言相向,争锋相对。
奉颐很想说点什么,但唇瓣翕动过后,发现这就是个无法开解的死局。
“赵怀钧不会放过你的。”
她背对着他,轻声说:“我帮不了你。但我劝你,莫要自掘坟墓。”
话音落尽,她径直开门离去。
见她终于出来,宁蒗连忙挥别粟粟,跟着她进了电梯。直到上车,驶离瑞也嘉上的大楼,宁蒗也不敢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脸色难看得很,眼圈也红红的,要哭不哭地撑着。
宁蒗从没见过这样的奉颐,惴惴不安地对着前座司机道:“咱先回木息阙吧。”
“我不想回去。”
她害怕触景生情,怕此刻的自己承受不住这样加磅的悲恸。
奉颐强忍着心上的涩,望着外面的柏油马路,说:“郊外清净,去郊外逛逛吧。”
京郊密度小,加上临近年关,似乎比市区更寒冷几分。
这个季节的北京没下雪时,树枝瞧上去干枯又伶仃。好在今日天空挺蓝,灰扑扑的柳条枝在湛蓝天空下也被衬得养眼许多。
她没给固定地址,司机便只能无厘头地全凭心意地绕着开。
奉颐脑袋倚在车窗上,不知想些什么,眼眸凝着窗外景色有些呆滞。
当车开过某片结冰的河面时,她却神色一晃,面上闪过一缕光彩,脱口道:“停车!”
车在马路边急急停下。
奉颐戴着冷帽,裹好围巾走下车。
仔细远眺而去,才发现这片荒野不知何时已杂草丛生到没过人的脖颈。
想想上一次来这里,还是许多年前,大家都无人问津的时候。
她和程云筝、常师新三个人在这里放了一场烟花,庆祝自己未来即将步步高升的人生。
她说希望下一次大家再坐到这里,是所想已事成。
可如今真的成了吗?
要做影帝的,傲骨尽挫灰心失意,被逼躲去海外;
想流芳百世的,误入歧途,刀刃悬在脖颈上,再也回不了头;
只有她,稍有半分人样,却也浑浑噩噩一片茫然。
好好的三个人,仿佛从那一刻开始作鸟兽散。
十年后再看,是故地重游,也是刻舟求剑。
脚下石子路不稳,奉颐走着走着,忽然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是旁边的宁蒗轻呼一声,紧紧抓住了她。
两人的掌心交握,一晃神,仿佛看见那年婵丹官府,初见常师新时。
“你好,奉颐。”
“常师新。幸会。”
那时双手友好交握,殊不知命运在刹那间会合,撑起他们今后十几年的拼搏与沉浮。
眼前倏而再次重燃起满天的烟花,绚烂盛大,仿佛比那年在这里放过的那一场,更壮观更漂亮。
凛冽的大风迎面扑来,刮得帽下发丝微扬。
她搂着宁蒗的肩膀,对着那片天空,忽然轻声哽咽道:“蒗蒗,我想程云筝了……”
钱、权,这两个东西,如同双刃剑,把少年心气活生生磋磨。
“早知道成名代价这么大,就不入这行了。”
成长的疼,抽筋剥骨。
她真的很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阳光明媚的课后,回到那个十八岁的扬州城,找到那个在奶茶店兼职的女孩子,告诉她:西烛,其实长大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好。
很累、很累、很累……
成年人的世界充斥大量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的人出现三两年,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人横跨过生命,以痛苦逼会你疯狂成长。
而他们在时间线里走走停停,终究只是陪伴了其中一段路程。
奉颐轻轻抹去眼角的泪。
所以,人生这条路,终究是要靠自己一个人咬牙走下去的,谁来陪都不行。
你说这些年她过得不好吗?
其实挺好的。事业节节攀升,名气打进国际。
但要说过得好吗?
她总觉得这一路来的每一步,都踩在刀刃上。
100☆、
第100章
◎赵大情种◎
这一年的三月,奉颐工作室开始招新人,她本人也正式开始参与到电影监制与投资出品等幕后工作里。
在此之前,她将上海那两处房产全部抵押出去用以周转资金。
监制的工作并不好做,几乎参与监督管理整个电影制作环节,前期筹备时的团队组建、预算制定,到后期剪辑发行协调,每个环节都需要她亲自把控。
这是她去年同几位圈内友人在聚餐谈项目时,故意给自己揽来的活儿。
当时只想转型,监制这个位置正好,全面发展把控,顺一次流程就能大概摸清那些细节与门道。
现在倒觉得,人忙一些好,能避免胡思乱想。
她小心翼翼,对自己第一部监制的作品百般把控打磨。这一事几乎占据了她大半生活重心,脑袋时时刻刻处于高压运转状态。以前不觉得这些事多复杂,是自己亲手上阵了,才知道有多琐碎麻烦。
就是偶尔忙里偷闲时,会无意晃个神。
那时候想的都是:瑞泰这么大的企业,决策稍有偏航,便容易因小失大,亏损上亿。
他压力恐怕比她更大。那时候他都靠什么缓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