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220-230(第8/33页)
奘很认真地道:“殿下有慧根,有毅力,甚至天生慧眼,能勘破虚妄,指点迷雾。殿下若修佛,即使不出家,也一定能回归果位。”
李玄霸又捧起茶,猛喝了一口缓缓。
除了被长孙老师吓唬之外,这是他第一次在试图吓人的时候被别人吓到。
难道玄奘躲了这么久突然不躲了,除了想找个权贵给他盖章出国旅游之外,还存了劝说自己修佛的心思?
这确实是玄奘最大的目的之一。
玄奘心中生出了未来“唯识宗”的种子,而在他眼中最适合成为“唯识宗”大德的人是谁?
李大德,就是你(指)!
李玄霸深呼吸,平复心情。
好家伙,观音劝李世民修佛,变成唐僧劝李世民他弟修佛了。
《西游记》是艺术创作,艺术来源于现实,这难道就是未来《西游记》故事背后被再创作的现实?
挥手,再见。
李玄霸压住满心的吐槽,道:“我不修佛。我质疑天下一切神佛。”
玄奘没有纠缠。
他心中存着对权贵的敬畏,不会纠缠如今天底下权势最甚的晋王殿下。而且他坚信李玄霸就是“大德”,所以有些事无须言语,以后自会明了。
至于质疑神佛,开创道统的起点不就是质疑神佛,才能成为神佛?他不质疑如今接触的道统,怎会想去天竺取真经?
所以无所谓。
李玄霸话锋一转:“我质疑天下一切神佛,我也相信天下一切神佛。”
玄奘放下合十的双手,眼神疑惑。
李玄霸看着玄奘什么都写在脸上的坦荡模样,再次感慨,这个和尚真是完美符合后世再创作的“唐三葬”人设。或许他要等到西行而归的时候,才会变得圆滑吧。
可惜此时僧道都自称“贫道”。唐僧还是要自称“贫僧”才够《西游记》那个味。
“如今李唐虽尊老子为祖,但也不会因此压制佛儒。”李玄霸道,“乱世之中佛道儒中浑水摸鱼的人都很多,正本清源对真正的修行者也是好事。神佛本就不求世俗富贵,求世俗富贵的只是俗人。以后百姓要信什么教,你们自己辩一辩。我寻你,只是因为你将来会是开宗立派的真正’大德‘。”
玄奘问道:“贫道早就听闻殿下有谶纬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李玄霸坐等。
玄奘安静地坐着。
李玄霸等了一会儿,眨眼。这就完了?他怎么不接着问?
玄奘仍旧很安静。
李玄霸自己憋不住了,问道:“你不问问你的未来?”
玄奘道:“修行者知行合一。贫道要么是西行成功,回大唐自创道统;要么就是死在了西行的路上,没什么好问。”
这下轮到李玄霸沉默。
半晌,他叹气:“确实是知行合一。”
接下来,李玄霸收起了穿越者的傲慢,诚心向这位年轻的大师请教佛学知识。
他对宗教知识只是在当网店合伙人时,为了逗顾客开心而自学的一知半解。即使玄奘现在还不到二十,在玄奘面前也太过浅显。
只是汉家佛教流派都是从唐代起逐渐形成,现在佛教还处于本土化的前期阶段,禅宗、净土宗等后世流行的流派都是唐人建立,所以李玄霸的一些佛教理论,对玄奘也有启发作用。
宗教也是哲学。
佛教重视辩论和逻辑,在佛兴地辩论失败,可不是认输即可,连改换门庭都是小事,正式的辩论输了可是会砍脑袋的。中原佛教没有这个恶劣的环境,但继承了佛教的传统后,也很重视言语。
一个冷知识,从南北朝到元朝,朝廷主持了好几次佛道辩论,都是佛教大获全胜。
还有一个冷知识,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教把黄老尊为祖师爷,这和李唐把老子尊为祖宗是一个意思。
道教在南北朝之前的典籍不是教人怎么造反(划掉)匡扶社稷,就是如何炼丹。很会辩论的那个是诸子百家中的道家。被佛教揍了之后,道教才重视逻辑辩论,典籍修补。
后世网络文学中常用的“老子化胡”典故,就是西晋道教徒王浮与僧人帛远屡辩屡输,写出《老子化胡经》,宣称老子要是佛,想要和佛教徒和解。
佛教徒说和解可以,老子能当佛,但老子是佛祖的弟子。
《老子化胡经》被后来的道教徒随着与佛教徒骂战升级一路增补,第十卷《老子化胡经玄歌》已经是北魏作品。
佛教徒借力打力,顺着《老子化胡经》承认老子在佛教的神位,说老子是奉佛祖之意转生东方传教,反倒借着道教送的这股东风在道教自留屈站稳脚跟。《弘明集》中有详细描述。
李玄霸和玄奘说起佛道之争时,玄奘眼中满是轻蔑,一副道教徒是手下败将的神气劲,看得李玄霸内心憋笑。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玄奘西行的时候一路走一路辩论,让西方的大和尚们脑袋滚滚了。这大师是真的很傲啊。
不过当李玄霸和玄奘说起儒佛之争的时候,玄奘就闭嘴不语,只附和了。
李玄霸憋笑憋得更加辛苦。
道教在与佛教的辩论中输得一败涂地后,儒家本来是不管这两个小虾米之间的事,但佛教在西方是宗教治国,现在也想插手朝堂。
儒家满头问号。
我儒家弟子从诸子百家杀出,圣学无所不包开放包容,你们佛教的哲学思想很有意思,我允许你们融入圣学,你们还不足,想要喧宾夺主?!
于是儒家弟子撸起袖子下场,佛教信心十足参与辩论。
儒家弟子:“你们佛教弟子出家是不遵循孝道!”
佛教徒刚巴拉巴拉掏出一大堆辩论。
儒家弟子:“陛下!佛教徒说要让全天下百姓都不尊孝道!”
皇帝:“嗯?”
佛教徒:“我不是!我没有!”
儒家弟子:“你们说’求宗不顺化‘,沙门高于王权,是’不忠‘!”
佛教徒引经据典论证沙门弟子超脱世俗巴拉巴拉。
儒家弟子:“陛下!佛教徒说他们地位比你高!”
皇帝:“嗯?!”
佛教徒:“啊不是,等等!”
于是佛教经过东晋南北朝、中唐至北宋两次儒佛大辩论,以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三武灭佛”,在宋元之际彻底王化,变成了只知道吃斋念佛的慈祥僧尼。
儒家圣学中融入佛教哲学,发展出理学、心学等全新流派。
皆大欢喜(双手合十)。
虽然现在才发展到第一阶段,但玄奘不是外来的和尚,是本土的和尚,他心里太清楚儒家代表皇权,代表整个东方世俗文化,代表披着儒家皮说断绝了其实一直都存在的诸子百家。
盘外招,根本没法斗!
李玄霸与玄奘聊到日落西沉,才让颜真将玄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