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60-70(第21/22页)

笑着说:“阿芹。”

    “阿芹娘子。”林洪又是一番见礼,“请娘子放心,只要有我在,砍柴、挑水之类的粗活都让我来,保管保护娘子一路平平安安到山西。”

    阿芹见林洪这细胳膊细腿的书生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林洪又道:“既然已是同行人,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娘子可不可以帮忙讲讲柳氏饭馆的东家,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柳氏饭馆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写一本书,内容就是关于宋朝的膳工和美食们。”

    林洪笑道。

    阿芹看了眼他护在怀里的本子,像是比他的命还重要一样,就知道他所言不虚。

    “那取了名字吗?”

    “还没有,我不太会取名字。”林洪摇摇头,但又笑开了,“但目前有一个暂定的名字,叫做《山家清供》。”

    林洪看向远方,眼里满是期盼:“如果我能将这本书写成,可以第一时间给你看。”

    阿芹噗嗤一下笑开了,心想一本书有什么好看的?

    但她觉得这个郎君傻的可爱。

    于是点点头:“好。”但又补充,“但要把我的东家写的好一点。”

    林洪笑道:“不用我写,她已经够好了。希望百年之后,她能与樊楼一块儿青史留名。”

    第70章 他国使臣膳工斗法,拿出看……

    终于进入深冬时节,汴京城更冷了。

    傅霁景的伤好没好全,现下只能勉强动动手,还不能提重物,所以依旧在家中修养。

    不过傅家上下都看得出来,傅霁景虽然人在家中,但总惦念着柳金枝。

    王氏便与傅钗华一同劝傅呈,挑个良辰吉日与柳金枝把日子定下算了,选媳自要看人品,比什么高门第都靠得住。

    “你们说的,我自然也考虑到了,只是再过不久就是年关,年关后又有各类

    凶日,挑不到好日子,不如缓到开春。”

    傅呈道。

    傅钗华却道:“爹何必舍近求远?我瞧七日之后就是好日子,怎么不定在这时候呢?”

    傅呈道:“七日后虽是好日子,我却不得闲。”

    王氏问:“怎的?”

    “你们忘了,那金国来的使臣月前就出发来朝了,前几日飞来信鸽,说不出意外,七日之后就到汴京。届时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场,我不在,父亲也不在,如何提亲?”

    金国使臣来,官家要开宫廷御宴待客的消息,像插着翅膀一样,在整个汴京城飞了个遍。

    凡是有点消息来源的酒楼都收到了这则消息。

    再有能量的,已经开始和负责御膳的主管攀交情,想要拿下这个巧宗儿了。

    比如樊楼、西湖苑、清风馆……

    几大实力强劲的酒楼你争我夺,柳金枝自然也有心参与,于是也向御膳房那边的总管递了帖子。

    不过她对自己并不抱很大期望。

    毕竟有樊楼在前头压着,御膳房那边再傻也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事实并不如柳金枝所料,这回使臣来朝,并不从民间选膳工,一切由御膳房直接承办,所以,大家递的帖子都作废。

    虽然失望,但也能接受。

    七日后,金国使臣进京面圣。

    按照惯例,金銮大殿之上作陪的官员职位甚高。

    除却傅老爷子与傅呈外,还有当朝宰相谢晚、参政、枢密使、三司使、御史中丞等。

    金国使臣站在大殿之中,一行二十余人,对着官家行礼参拜。

    “叩见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官家面相很是慈祥,白净的面皮上挂着笑,只有偶尔从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才能看出他并非平庸、软弱之人。

    “使臣们一路颠簸,甚是辛苦,朕已经令人去备下宴席。我宋朝以美食闻名,必然能叫使臣不虚此行。”

    金国使臣闻言,再次行礼,笑道:“多谢官家,我主和官家想到了一处。”

    言罢,他抬抬手,下一刻,三个身形高大的男人从队伍里走了出来,单独跪地向官家行礼。

    “这几位就是我们金朝皇宫里数一数二的膳工,叫扎尔、契丹和摸鱼儿。我主也想请官家尝尝金朝美食,所以特意遣了他们跟我过来。”

    话音落下,三人齐齐叩头行礼。

    官家挑眉。

    他且先不去管金主派这三名膳工过来,是不是真的出于好心。

    只要他大宋的膳工们能压得住这人,这场御宴就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

    于是官家偏过头,给丞相谢晚使了个眼色。

    谢晚点点头,从堂上悄悄退了下去,然后转头直奔御膳房。

    其实不是金国这边另外自带了三名膳工,谢晚本不必去御膳房一趟。

    但谁叫他知道御膳房的德性,那些个膳工都是掉在钱眼里的人物。

    除了给官家的吃食不敢克扣,剩下如后妃、皇子、公主们的膳食,自然就成了他们捞油水的好地方。

    他们这些在宫里头办公,吃食堂的官员们是最惨的。

    伙食被克扣的最狠,吃的最差,可因为是在宫里吃的,一切算是官家赏的,因此嘴里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想要加餐,吃些好的,就得给御膳房这群膳工送银子。

    谢晚一路当上宰相并不容易,自然也吃过这亏,但今日特殊,他万万不敢让御膳房在金国使臣面前丢脸。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谢晚嘱咐身边的小太监,道:“去找赵王爷,他手上有令牌,此时能出皇宫,叫他去外头有名的酒楼里找几位膳工过来。”

    小太监点点头,一扭身赶忙去了。

    公元1054年,宋仁宗就曾在招待契丹的时候,临时从民间拉了几个得力膳工烹煮膳食。

    他如今这样做,也是仿照古例。

    谢晚呼出一口气,心想:官家应当不会问罪。

    但这主意却像是给了赵王爷一闷棍,他怔愣了半晌,皱起眉头,道:“谢晚这家伙,话说的轻巧,都到这个档口了,让本王去哪儿拉膳工去?”

    小太监也挠头,道:“王爷,奴才也不知道,但丞相这样吩咐,必然是有用意的。还请王爷想想办法,官家和诸位使臣还在里头等着呢。”

    赵王爷嘶了声,若有所思,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在门口守着,本王去去就来。”

    事情紧急,好在他前些日子办过一场厨艺比赛。

    几位膳工也算好找,把那前三名找过来不就好了?

    于是,一刻钟之后。

    樊楼、柳氏饭馆和清风馆的人全被拉来了。

    三人都不明所以。

    但柳金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