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40-50(第16/17页)

道:“难道是李岛主?”

    蓬壶岛主李观海。

    解先生拉下了长眉,眼瞳之间,隐约有了几分凶狠气:“不是他。”

    他从前曾经与李观海交过手,是不是蓬壶的那一位,他还是能够认出来的……

    那着实是很好猜到。

    天下无妄境有五,而剑修占其三,且皆出自大雍。李观海人如其名,剑意浩瀚,变幻如海,并非这般煌煌盛大的景象。而倘若那日出现在滁水河畔的是厉观澜……

    解先生内腑间仍旧隐隐作痛,想到这个名字,目中流露出了一分恐惧与忌惮混杂的神色。

    元熙十九年建初佛会,此后二十年,厉观澜再不曾踏足建邺。倘若那日的当真是厉观澜,恐怕他根本没有机会活着离开。

    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那日将他打伤的人,已经缓缓浮出了水面。

    “……是东君。”

    第50章 雪菜罗汉笋 他原本是净居寺的僧人

    50.

    “是东君。”

    大雍入微境界的高手,在建邺以外的,也还有那么几位,坐镇一方。但眼下,他们的行踪也已经被查了出来。

    这段时日来,薛定襄忙着的就是这件事,四处查探了一番。

    他声音低沉而稳重,徐徐说来:“如今已经查明。冬至那日,杨青溪并不曾离开叙州,正在处理峒中事宜;五惭大师近日才返回建邺,当时在婺州一带,双林寺中曾见他出现;陈则渊还在琼山学府讲学,在崖州停留了七日……”

    永新三年的冬至,的确没有哪一位入微境,远赴建邺。

    既然如此,那么揣测他们或许用了一些秘术、强行提高了修为、突破无妄境,也无从说起。

    更何况……

    滁水河畔,那一日,那人出手救下的乃是当今陛下。这几可算得是一份滔天之功,单单凭此,也可以自裴昭这里讨来数不尽的赏赐。

    便是那人自身并不在意,可是他的亲朋、他的后人呢?一介偏远世家得京中扶持,从此一跃而起成为一方巨擘……这样的事情,从前也不是没有过。

    可至今仍然未有人出面,在裴昭这里认领这一份功劳。

    超然处世,随手施为,不为所动。

    只有大宗师了。

    唯有无妄境大宗师……

    而至于无妄境……

    裴昭微微沉吟,忽然问道:“定襄见过东君吗?”

    薛定襄摇头:“不曾。”

    若要说来,当今天下,五位无妄境大宗师,在世人面前、露面的最少的,也是东君。

    厉观澜为白帝城主,当年建初佛会曾一剑自天外来,往后周游四方,时不时听说些痕迹。李观海身在蓬壶,虽甚少踏足中州,但海外之人,无不是对他顶礼膜拜。僧仲虔为妙香佛国的住持,崇贤塔中,僧众常听闻他布道讲经。波罗觉慧尊为西蕃国师之位,常常插|手国事,更是在西蕃之中,有说一不二的超然地位。

    唯有东君……

    是惊鸿一瞥般的人物,唯一一次现世,乃是在大非川之上,折断了西蕃国师蓬勃旺盛的野心。

    若要说那一剑横空的气势,彷佛是白帝城一脉真传,与厉观澜一般无二。

    最为神秘的也是他。

    不知他姓名为何,不知他年岁几何,不知他出身何处,更不知他有何爱好,那是一个完完全全成谜的人。

    大概唯一为世人所知晓的,就是他深不可测的修为,与盛大辉煌的剑意。

    薛定襄禀告完一段落,忽然说道:“陛下,或许他其实也并非无妄境界,只不过也是使了特殊的功法,提高了自己的修为。”

    裴昭不想他竟然有此所说,却是摇了摇头。

    猜测旁的人乃是强行提升修为,或许会有几分可能,但是猜测东君……

    他声音淡淡:“厉观澜,不会说谎。”

    薛定襄一时也恍然,竟然是他忘了!

    剑为“朱明”,人为“东君”。

    永新元年,那是厉观澜亲口盖过章的。

    可如果当真是那一位,他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建邺呢?且至今……也不曾现身。

    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东君并没有恶意。

    建邺久未有无妄境至,而如今,东君行迹成迷,孤悬在外……

    当真是惊鸿般一现,疏忽间就全无了痕迹。

    东君。

    春风犹未到人间,东君珂佩响珊珊。[1]

    裴昭不期然想到,那般辉煌灿烂的剑意,大概也只有这个称号,才能够配得上。

    他其实先前就有所猜想,如今薛定襄将所有入微境界的武道高手行迹调查了一番,也不过是更加佐证他的猜测。

    他说:“备一份礼,着人送去白帝城。”

    只是,东君已是那般的境界,又不知他的性情喜好,想来寻常物事,也不能将他打动。

    他已经有“朱明”在手,那应是他随身的宝剑。如此,送神兵利器无用,送金银财宝又太俗。

    裴昭略略沉吟了一阵,终于道:“朕记得内库之中,彷佛还藏有一块天外玄铁,送到白帝城去罢。”

    此外……

    “教鹤邻进来。”

    张鹤邻侍立在旁,扶袖研墨,裴昭提笔,行云流水般落下。

    ——以此信为诺,可允一事……

    裴昭吩咐完了,终于垂手。

    两仪殿中,空旷无依,一时寂静。

    他缓缓走出去,乘坐辇车,车轮滑过了宫中的御道,终于在芙蓉池前停下。

    四处望见林翠葱茏,烟波浩渺。

    然而裴昭却并无意趣。

    跨过芙蓉池,朝更远处行去,说不得,两旁的宫室花木,就有一些萧索。

    在他即位之后,上皇的那些妃嫔姬妾们,自然悉数也跟去了大安宫,于是,偌大的后宫便空了下来。

    宫室既无人,自也未曾修缮,如此,渐渐荒凉下来。

    太平之下,亦有隐忧。百废俱兴,裴昭并不想将国库的钱财,耗费在无用的土木之上。

    古柏萧萧,清冷肃静,遥遥的见得一处院墙。

    上书正是三个大字:净居寺。

    元熙帝崇佛,在建康宫西北角,古寺旧址上重,修了这一座净居寺。上皇投其所好,大兴土木,在净居寺中又拔地而起了一座琉璃塔。

    初时说六年,后又算八年,再一说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工期遥遥的看不见尽头,耗费巨大,劳民无数。直到上皇退位的前一年,这座琉璃塔才真正修成。裴昭率兵踏入建康宫时,正见得这座琉璃塔上,佛灯高照,四壁九霄,煌煌如同白昼景象。

    裴昭不喜如此,后来停了琉璃塔的佛灯。于是这建康宫中,曾经叫人津津乐道的一景,便从此沉寂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