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0-40(第31/44页)

    总归会有人知道的,一点小小的启发,那些农人一定比自己更清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工具改进不如直接请工作多年的老汉,他们最有发言权,我刚才就看有几户人家的犁具和大家的都有点不一样。”

    马车内一片寂静。

    “芸哥儿这是不打算读书了吗?”有人讪讪问道。

    江芸芸摇头:“不是,我相信只有读了书才能更好帮他们,知识不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改变其他人的命运。”

    “我是想在我力所能及地范围内,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

    “人总该有些尊严。”

    “好!”唐伯虎被她说的热血沸腾,搭理鼓掌,“你需要什么,我帮你们。”

    “不不,先不急,你们先帮我把这次义举的事情写一下。”江芸芸冷静下来,“这个我先琢磨一下,到时候你们若是喜欢,就帮我宣扬一下。”

    “好!”众人连连赞同,一个个脸上都露出笑来。

    大家都是年轻气盛的读书人,见了今日百姓苦状,也都心有戚戚,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身无长处也非父母官,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你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就来找我们。”

    “行。”江芸芸趴在矮几上,涂涂写写。

    她想,她既然来到这里,也该做些什么。

    —— ——

    京城,李东阳收到老师的信,读了一半就气得拍案而起。

    “这些人真是过分,还敢使这种下作手段,我师弟年纪又小,又这么可爱,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人欺负他!”

    李兆先正巧从外面回来,不解问道:“爹在生气什么?”

    “你的小师叔被人欺负了,这些藩王,扬州上下,科道监察官一个个如此不作为,真是可恨。”李东阳狠狠说道,把手中的信递了出去,“我老师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操心这些事情,扬州官场腐败!我要上折子。”

    李兆先把那封信看完,随后也不高兴说道:“欺负小孩算什么,我这就去找人写诗骂他们,还有那个知府,好好的官不做非要做那条狗。”

    李东阳已经开始研墨准备写折子。

    脑子里已经闪过十七八句给人穿小鞋的话。

    “还有你小师叔把那笔钱拿去赈灾了,多好的人,自己穷的响叮当的,还能惦记老百姓,你去外面多夸夸他。”他开口提醒着。

    “好嘞。”李兆先挑眉,“那我今日是奉命出去玩?”

    “要是没给我宣传好,我就狠狠揍你。”李东阳笑说着。

    “虽说十岁当神童算晚的,像爹这么厉害的,那都是五六岁时就是神童了。”李兆先不忘夸一下自己老爹,话锋一转,“但谁叫他情况特殊呢,扬州的风水都没养到他,让陛下险先错失一个神童,还好我们祖师爷足够眼尖,一眼就看到我们小师叔的不凡之处!果然是我爹的老师!”

    李东阳睨了他一眼,冷笑一声:“现在就想挨打是不是。”

    李兆先哎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跑了。

    李东阳摊开折子,下笔如有神。

    ——敢欺负我师弟是吧。

    ——等死吧!

    第三十七章

    藩王的存在已经成了文武百官心中不可言说的毒瘤。

    按照太祖所想, 这些藩王是国家的藩屏,他曾把‘惩宋、元孤立,乃依古封建制,择名城大都, 豫王诸子, 待其壮, 遣就藩服, 用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为祖训写入律法中。

    洪武三年, 太祖将十个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为藩王, 为此他昭告天下:‘朕荷天地百神之佑,祖宗之灵,当群雄鼎沸之秋, 奋起淮右, 赖将帅宣力, 创业江左, ……朕惟帝王之子, 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其诸子当封以上爵,分茅胙土, 以藩屏国家。’

    永乐年间的推恩法开始逐渐限制藩王,永宣之后,藩王限制越来越多, 但这样并没有约束藩王,反而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肆意妄为, 烧杀掠夺, 无恶不作, 成了百信苦不堪言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陛下对待皇室宗亲,更是以‘亲亲’和‘尊尊’为原则,那便是千错万错都不会是我们皇家人的错。

    藩王每每上折讨要封地,他皆一一允诺,便是有人作奸犯科也是既往不咎。

    代王朱成鍊曾有个庶长子朱聪沫,经常打死人,被成化帝贬为庶人,前年老代王发丧,陛下重新把庶人朱聪沫召回,谁知这人竟在老王爷大丧期间饮酒作乐,凡是有人劝诫皆被他打死,手上沾了无数人命,事情闹得很大,陛下也不过是贬为庶民,迁居看管。

    若非朱聪沫是在丧期如此行事,只怕连这个处罚都得不到。

    这件事情在朝堂颇为震动。

    这位陛下自幼仁厚,深受儒家教育,每每遇到亲王犯事,大都是轻轻放下,不肯追究,这些不痛不痒的追究,让藩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越发肆无忌惮。

    李东阳的折子自然不会触及陛下霉头,反而从扬州几位官吏说起。

    “太皇太后的寿诞将至,你昨日说的扬州虎丘花市贸易繁荣,有能工巧匠能令百花齐放,可是真的?”今日侍读结束后,弘治帝和气地问着先生李东阳。

    他长了一张温柔文气的脸,因体弱多病,整个人消瘦修长,一笑起来反而像一个读书人。

    李东阳笑着点头:“也是听友人说起,说是扬州通判操办母亲八十寿宴时,请了不少虎丘名匠,宴会上竟引得百花盛开,老太太高兴极了,微臣想着太皇太后年岁已长,若是陛下能引得百花盛开,太皇太后一定开心。”

    如今的太皇太后乃是宪宗成化帝生母,这位太皇太后抚养过陛下,关系亲密,只前年六十大寿时,次子河南汝宁府的崇王朱见泽上折想要进京为母亲祝寿。然而礼部却表示汝宁府如今正地方灾伤中,崇王应慎守封疆不能随意出封地,陛下便顺势驳回这道折子,因这事,太皇太后心中不快,每逢寿诞便要念叨几分。

    时间久了,陛下也有点害怕太皇太后,此刻因为马上要来的寿诞愁眉苦脸,正不知送些什么来。

    李东阳作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对此事早有所耳闻,这才上了这道折子。

    “这个好。”弘治皇帝点头,“太皇太后最喜欢花花草草,这次一定会喜欢的,朕这就下旨。”

    李东阳夸了陛下仁心,就不再说话。

    “此事如何需要惊动内阁,奴才这边直接让扬州通判把人送上来,也免得虎丘那边兴师动众。”陛下身边的钱能眼珠子一转,殷勤笑说着。

    朱佑樘有些犹豫。

    直接叫虎丘的官员把人送上来,那是为太皇太后祝寿,百官挑不出毛病。

    但若是叫扬州通判把人送上来,那可是通判自己送礼,越过上面一级级长官。

    钱能笑说着:“那扬州通判能为太皇太后寿诞尽心,是他的福气,这几年扬州天灾不断,您若是此刻下旨去扬州,也显得您是惦记扬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