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0-40(第30/44页)

赋?费用自担的嘛?自己去送?那不是要花很多钱?”

    江芸芸在纸上涂涂写写,咬着笔头:“你们每年若是风调雨顺,大概能有多少剩余的钱财。”

    “若有二两便能过个很好的年了。”老村长笑说着。

    江芸芸却笑不出来。

    “这个村子的粮食分好了。”秦岁东带人走了进来,“我们要去孤寡老人那边看看,再送几件衣物,芸哥儿可要一起去。”

    江芸芸点头:“我去看看。”

    一群人就在村长的带领下去找住在村子边缘的孤寡老人和小孩。

    那些老人大都衣衫褴褛,小孩大都是光着身子跑来跑去,见了人只是呆呆地看着。

    “这些都是最便宜的料子。”秦岁东说,“只是给他们应应急。”

    可即使是这样的衣服,那些人还是激动得要哭了起来。

    临走前,秦岁东对老村长连敲带打,这才上了马车准备去第二个地方。

    “我们真的可以免除赋税吗?”村长站在马车前,犹豫说道,“连着三年受灾了,村子里的地是越来越少了,我们的税赋越来越重。”

    江芸芸语塞。

    她今日来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想要避开讨人厌的藩王,却第一次如此直面惨烈的明朝百姓,那点关于自己的私心再此刻被压榨得一干二净。

    书上所学的一切,百姓苦,民生艰,在此刻成了最真切的画面,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直到上了马车才回过神来。

    “他们日子过得好苦啊。”她喃喃自语。

    黎循传累得抬不起手来,整个人靠在车壁上:“之前分米,他们一户人家都只来一个人,我问了才知道说是只有一件能穿出门的衣服。”

    不少读书人也跟着唉声叹气,读再多的书,远没有今日来的震撼。

    唐伯虎呆坐在原地,好一会儿也说道:“二两银子啊。”

    百姓只要二两银子就能过好日子,可昨日那块价值一百五十两的铎针,却是别人不愿意伸手去接的脏东西。

    马车内的读书人个个心事沉重。

    女眷马车上,周笙开始问秦岁东刚才不明白的问题,江渝也听得认真。

    “村长在村中一向威严,村民是散沙,需要领头的人。”

    “那几人明显是无赖,所以要多加警告,但是警告他们没用,所以让那些老人出面。”

    “你也不必太好脾气,该硬起来要硬起来。”

    另一辆马车里,江漾年纪小很快就睡了。

    江湛抱着小妹,摸着她的脑袋,半晌没说话。

    “姑娘可是累了。”妈妈问道,“还是饿了,吃点糕点压压肚子。”

    “没,都是熟门熟路的事情。”江湛沉默片刻,“只是觉得江芸也没别人说的这么差。”

    那些路泥泞肮脏,他却能面不改色走了过去。

    那些小孩的手指都是淤泥,他只是细心地给人擦了擦。

    妈妈顿了顿:“知人知面不知心,大姑娘心善,还是多看看才是。”

    江湛嗯了一声:“我知道。”

    之后一路上,随着进的村子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少,但沉默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几个村庄受灾很严重,一进门就挂着白布,也碰到村中情况格外混乱的,几个读书人倒是勇敢,把女眷牢牢护在身后。

    等手中的粮食全都发完了,天色也逐渐黑了下来,一行人身心疲惫地准备归程。

    “要下雨了。”江渝已经累得趴在周笙肩上昏昏欲睡,察觉到头顶落了雨,迷迷糊糊说道。

    “没事的,准备回家了。”周笙安慰着。

    那一边江漾已经睡得天昏地暗,被妈妈抱在怀里,江湛强忍着疲惫,不让人抱着,打算自己回马车。

    “今日回去还要劳烦你们写几句诗,几篇赋。”唐伯虎早已没了一开始神采奕奕,疲惫说道,“过几日我亲自来取。”

    一群人也累得没空说话了,纷纷拱手行礼,自个上了车就准备眯一会儿。

    江芸芸站在马车前,看着密密麻麻的水道,泥泞不堪的道路,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贫穷落后。

    头顶的乌云黑沉厚重,好像顷刻间就要压了过来,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最渺小的存在。

    她读过历史,知道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所以天灾人祸不断。

    然后呢?

    书上没告诉她,原来小冰河时期的封建社会是这样的。

    原来百姓活得这么苦,连活着都是奢望。

    “芸哥儿。”黎循传从车帘里升出脑袋,“怎么还不上马车?”

    江芸芸回神,爬上马车,黎循传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是不是累了?”他摸了摸江芸芸的额头,“还好没起烧,刚才有几户人家我看水都是浑浊的。”

    “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江芸芸拨开他的手,淡淡说道。

    “什么事情?”黎循传问。

    “你看这里的土地还算肥沃,一亩三石,要是农人勤奋可以到四石。”江芸芸拿出手里的笔记,一点点分析过去。

    这一辆马车里的读书人也都跟着围了过去。

    “这个算高的了。”叶相自己家里也是种田的,笃定说道。

    “若是可以再高一点呢。”江芸芸含含糊糊说道。

    叶相惊讶:“这要怎么高?”

    “比如稻种、比如工具,比如肥力,比如种田方式。”江芸芸谨慎开口,“若是改变其中一种,又或者是全部。”

    “我刚才说的占城稻就是一种只需要六十天就能收获的稻。”

    “这个我娘也打听过了,但是不好吃,种了根本没人要。”

    “但他量大。”何棐冷不丁说道,“种得快,风险就会低很多,就像这次,若是只需要六十天,那这波稻谷就已经收了,至少有口饭吃。”

    “对,不好吃而已,而且这些都是可以改良的,比如把这一片的占城稻里早熟的那一株和其他稻里最饱满的那一株,结合起来育种。”江芸芸也只是提出这个假设。

    叶相呆了呆:“还有这样的做法。”

    “有。”江芸芸笃定说道,“只是我也是看来的办法,具体的不太清楚。”

    “还有这个种田方式,扬州多水,为什么不能形成粮畜桑蚕渔这种循环,用以农养蓄,以畜来促农;再用桑养蚕,用蚕来养鱼,最后又鱼粪肥桑。”

    “好办法啊。”叶相最快回过神来,拍案而起,却差点砸了脑袋,“只是这个会不会对农人要求很高。”

    江芸芸皱眉:这些都是读书时书本上教的,具体如此,她现在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再比如肥力。”但她还是继续说道,“他们用的是最简单的动物粪便发酵,我记得还有其他办法的,这个要等我仔细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