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60-70(第9/14页)
,拖回两百斤陈谷子。
方竹靠在麻袋上,看着黑黝黝的大水牛有些艳羡,悄眯眯让郑青云跟车夫多聊一聊。
郑青云倒也听话,按着她说的,一口一个大哥跟人套近乎。
“大哥这牛可真壮实,废了不少心思吧?”
赶车的汉子哈哈一笑,有些自豪:“可不是,天天要一捆青草,还有麦麸、豆饼这些精料也没少过,隔三差五就带它去沟边吃草喝水。”
郑青云偏头看方竹一眼,见她听得两眼放光,无奈只能继续跟车夫取经。不仅问他怎么养牛,还问怎么驾车,最后车夫可能觉出不对,再不肯回答问题,车上才安静下来。
但方竹依然满意,回到家还讲给陈秀兰听,又嘱咐郑青云一定好好学着赶车。
中秋节这天,天气很好,夜里明月高悬,照亮整个院子。
晚食也十分丰盛,有新米蒸的大白饭,还有炒田螺、炸山螃蟹、肉末蒸蛋、肉片汤,当然月饼和桂花酿也必不可少。
饭桌被抬到院子中央,一家四口就着银白的月光,喝酒吃肉,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甜的咸的,荤的素的,各种菜色吃进肚里,正是对丰收最好的庆贺。
第67章 第 67 章
过完中秋, 两家人全身心投入到修路中,每天铆足了劲儿砍树挖地。
可惜的是,入秋后阴雨天气也多起来,三天两头下雨, 误了不少工。中途还要抽空烧肥、种小麦, 又耽搁几天。不过好在越往山下走, 坡越缓, 再不必费劲儿拐大弯。
如此紧赶慢赶的, 一直到九月下旬, 近一丈宽的土路终于通到山脚下水沟边。
舒爽的风自林间吹过,枯黄的树叶从枝头飘然落下,被流水载去远方。
几个人坐在地上,一致面向土黄的新路, 眼里尽是喜悦和激动。
秦德福好似更加黑瘦了些,此时笑得满脸褶子, “可算是开完了, 看着真顺眼,牛车跑上去定然稳稳的。”
郑青云接过方竹递到眼前的帕子,一抹额头上的汗珠,接话道:“还没完呢, 得再辛苦一阵, 搭个宽些的桥过沟才行。”
秦德福:“那有啥, 今天还早, 不如砍几根树来,早点儿把桥搭好了省心。”
坐在他旁边的秦大柱调侃:“我看您是等不及要坐牛车了吧?”
被儿子戳穿心思, 秦德福也不恼,哈哈大笑着反问:“咋的, 你不想坐?”
秦大柱伸出手,做出拉缰绳的动作:“嘿,我不仅想坐,还盼着自己驾车呢。”
说笑几句,待身上的热汗都干透之后,郑青云便跟秦大柱去到村长家。
搭桥用的木头需结实耐用,至少也要碗口粗,还必须是好木材,修路时砍的那些根本用不了。但公山上像这样的大树,是不允许随意砍伐的,得提前跟村长说明缘由,到时还要交钱。
严正行早料到这事儿,心里想着把路修好,往后其他村民上山捡柴寻山货也容易些,并没刁难他们。只问清大概要多少,并嘱咐不要逮着一处砍,尽量分散开。
征得同意后,几个汉子没多耽搁,拿起斧头就进山。后山的树长得高,水沟又不算宽,他们只砍下三根就作罢,截一截已经足够用。
好不容易把截好的木头抬下山,用麻绳缠绕固定,搭出一架简易木桥,他们才借了别家的牛车上去试。
虽有些颠簸,但桥身还是稳的,并没有颤抖,或是发出奇怪声响,众人都挺满意。
不过还不能闲下来。
牛牵回家,总得有地方住。两家是搭伙买,为了避免闹出矛盾,他们商量过后,决定一家养一个月,轮换着操心。如此一来,两边都要搭牛棚,这下修路砍的那些小树就派上用场。
牛体型大,牛棚也要宽敞才行。郑青云家后院儿养着兔子,再腾不出地方。最后一合计,干脆在房屋和矮林之间的空地搭建牛棚。
等所有准备都做好,又是几天过去。
买牛车是件值得高兴的喜事,大伙儿都想去瞧一瞧。但毕竟是出远门,家里也少不得人,最后只有郑青云、方竹、秦大柱和秦小芳,带着方桃来到县城。
牲口多的地方,气味杂,蚊虫多,也容易脏乱,因此牲口市建得比较偏,在北市外围,都快靠近郊野之处。
但是划出的地界儿也大,两边都搭着草棚子,不仅有骡子、驴子、水牛,马匹也是有的。
一行人踏进牲口市,那些个小贩吆喝得更加起劲儿,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好似要争出个输赢。
幸好郑青云和秦大柱都长得又高又壮,没人敢上前来硬拽,只站在棚子前,极力夸赞自家的牲口。
“小哥买牛还是骡子?我家的都康健着,可要瞧一瞧?”
“您看看这牲口养得多好,干活儿绝对好使,价钱也好商量。”
商贩们的说话声夹杂着各种牲口的叫声在耳旁响起,分外嘈杂,但也没人会觉得烦。
郑青云的视线在附近几个草棚里扫过,开口道:“反正不赶时间,多看几家再做决定。”
水牛价钱不低,而且买回去要用好几年,马虎不得,自然要好好挑一挑,另外几人对此都深表赞同。
将牲口市从头逛到尾,每家有牛的都进去看两眼,问下价钱。一番打探和比较之后,几人最终走进一打理得干干净净的草棚。
老板是个面容粗犷的中年大叔,见他们去而复返,面上十分自豪,大嗓门儿道:“怎么着?还是我家的牛长得好吧。要不是我还有一头,就把它留下自己养了。”
几人看向大叔身后的水牛——头顶一对弯角长而钝圆,脊背宽厚,四肢粗壮,一身皮毛乌黑油亮,铜铃般的大眼炯炯有神,一看就身强体健。
而且被这么多人围着看,甚至上手去摸,它最多也就喷个响鼻,没什么其他大的反应,想来性子也是比较温顺的。
老板怕他们又去别家,掰开水牛的嘴露出牙齿,继续说:“这牛才一岁多,买回去好生照看,能管好多年。而且已经训好了,听话着,拉车、犁地都能干。”
来之前郑青云不知跟其他养牛的人家取了多少经,知道老板所言不假,也没再磨蹭,直截了当地说:“八两我们就要了。”
老板最初喊价可是十两,一听这话自然不肯。
两人你来我往说几句,老板终于松了口:“九两,再低就不卖了。养这牛耗费我不少心思,八两真卖不起,大不了就多等等。”
几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价钱能接受。况且这头牛品相确实不错,是他们多家看过之后最满意的。
没人反驳,依然是郑青云出面跟老板商谈:“好,那就九两。”
老板又恢复笑模样,热情满满:“我这儿犁和车架子也是有的,你们要不要一并买回去?”
“都是怎么卖的?”
“看你们要什么样儿的,铁犁二两,石犁一两。车架子也分板车和带车厢的,便宜点五钱,贵的要八钱。”
郑青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