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60-70(第8/14页)

“我们先趁早去把东西卖了,过会儿再找个铺子坐下慢慢吃?”

    “嗯, 今天想吃什么?”

    方竹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想了想回道:“馄饨吧,好久没吃过了。就去之前那家,他那儿的馄饨馅料足,味道也好。”

    好似想到馄饨的鲜香,她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郑青云垂眸看着,面色不自觉柔和下来,笑着应了声好。

    “豆角子三文钱两斤,便宜卖了!”

    一进菜市,响亮的叫卖声接二连三响起。

    小两口穿过人群,找到自己的摊位,铺好草席,把所有东西摆上去。

    方竹手下动作不停,耳朵却悄悄竖起,把周边摊位的价钱了解得一清二楚。

    她拨弄一把豆角子,将其捋得整整齐齐,低声跟郑青云埋怨:“菜价更低了,而且我看买账的人也不多。”

    也不怪方竹这样失望。豆角、茄子之类的青菜普遍都只要两三文钱一斤,有些人甚至只卖一文,可比刚出来那会儿便宜得多。

    “毕竟一连吃几个月,估计都腻味了,管它多少钱,能卖出去就行。”

    方竹也就嘴上跟郑青云抱怨一下,吆喝的时候依然卖力。

    大清早,正是绝大部分人买菜的时候。不过一会儿就有妇人在摊子前蹲下,却不是看青菜和山货,而是从竹篮里摸起一枚鸡蛋在耳边上下摇晃。

    方竹一看就知她的顾虑,赶紧在旁边解释:“鸡蛋都是这几天攒的,新鲜着,肯定没坏的,嫂子放心挑。”

    妇人捏着鸡蛋,在两个竹篮间来回扫着,“几天能攒这么多?”

    方竹笑了笑:“哪儿能骗您,家里养着三四十只母鸡,可不就只要几天。您要是不放心,一个个摇着听也不费事儿。”

    “怎么卖的?”

    “都是市价,一文钱一个。”

    妇人没再说话,真就蹲在地上,挑那大个的一一在耳边摇晃过后,才放进菜篮子里。

    花钱的东西,怕买到坏的,实属正常。方竹也没催促,安静看着,在心里默默记下数量。眼见妇人拿了二十个才停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妇人也挺满意,她常年买鸡蛋,早总结出判断好坏的经验,很少失误。而且这些蛋外壳干干净净,没沾鸡屎和泥巴,看着就让人舒心。

    爽快地付过钱,妇人正欲起身,眼尖地注意到草席上单独放着的五枚鸡蛋,多嘴问了句:“那些是怎么回事儿?”

    方竹顺着她的视线望去,语带惋惜:“路上磕了下,外壳有些裂,但里面还是好好的,没流出来。您要不嫌弃,拿两个去吃。”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妇人一边说着,却是已经把手伸出去。

    方竹直接拿起两枚蛋,小心放在她手心里。反正都已经磕坏,也不一定会有人愿意花钱,况且妇人买的多,方竹并没有太心疼。

    妇人拿过鸡蛋一看,果然只在上面发现浅浅的裂痕,乐得合不拢嘴,夸赞方竹两句,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两个鸡蛋打散后掺点儿别的,都足够炒一盘菜了,还是白得的,自然欢喜。

    方竹道声慢走,目送妇人走远,半道似是遇见熟人,聊了几句后,妇人突然伸手指向这边,然后那人就朝这个方向走来。

    方竹和郑青云对视一眼,都没忍住笑起来。

    鸡蛋果然最受欢迎,来人都是十几、二十多个一起买,没过多久八十多个鸡蛋就卖完。磕裂的都当作添头送给人家,最后也得了八十一文。

    豆角子等蔬菜因为喊价便宜,零零散散的,倒也全卖出去。

    最后就只剩下一些板栗和山核桃,很久都没人来问。

    郑青云又吆喝几声,一转头见方竹在摸肚子,开口道:“时候不早了,不如先去吃饭。等会儿到糕点铺子问问他们收不收。”

    只砸了几个核桃吃过,方竹早就饥肠辘辘,没坚持继续在这儿等,点头应下,帮着把摊子收拾干净。

    两人直奔馄饨铺子。

    这当儿该上工的都去上工,铺子里没早上来时那么拥挤,空出几张桌子。

    老板娘坐在长桌前,左手拿面皮,右手用筷子蘸肉馅,一抹一捏,皮薄面片大的小馄饨就做好。动作之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两碗馄饨!”郑青云找张干净的桌子坐下,朗声喊着。

    “哎!您稍等,马上就好!”站在大铁锅前的老板应声,从竹匾上抓一把小馄饨,往锅里一丢,又撒进几根青菜叶子,捞几下,就盛到碗里。

    老板亲自把馄饨端上桌,笑呵呵说:“两位慢用,小心烫。”

    小馄饨皮薄,煮熟之后变得透亮,隐隐能看见里面的肉馅儿。最上面还飘着层虾皮和葱花,香气扑鼻。

    实在饿得慌,根本等不到放凉些。方竹取过调羹,舀起一个小馄饨吹一吹,就往嘴里送。肉馅儿剁得很细,紧致弹牙,味道也调得刚刚好。

    郑青云见她吃得欢,在一旁提醒:“不着急,又不赶时间,慢慢吃就是。我去买几个馒头,你要不要?”

    “不用,我吃这碗就够了。”

    包子铺离这儿不远,郑青云没多久就端着竹盘回来,里面是三个热气腾腾的苞米馒头。在这边铺子吃饭的都习惯这样,东家点一份,西家买一碗,凑到一块吃,完事再把碗碟送回各家。

    馄饨刚出锅,汤水热着,郑青云却好似不怕,一口接一口,三两下就把馄饨捞着吃完。又拿起馒头,撕成小块蘸汤吃。

    方竹抽空看他一眼,总觉得那馒头很美味的样子,也掰了小半就着汤吃。

    吃饱喝足,两人在店里坐了一会儿,才把十六个铜板放在桌上后离开。

    秋日的风凉爽宜人,迎面吹来,消散吃饭时热出的满头大汗。

    明日就是中秋,按着习俗,要吃月饼。这东西麻烦,她们都不会做,只能去糕点铺子买。

    月饼花样还挺多,各种口味的都有。只是应个景,两人也没挑太多,让掌柜帮忙把五仁、豆馅、莲蓉、枣泥的各拣出两个,用油纸包好。

    他们买的月饼不大,但一个也要八文钱,郑青云数出六十四枚铜板递给掌柜,等他接了,才开口问:“不知您这店里收不收板栗和山核桃。”

    掌柜拨算盘的动作一顿,抬眼看向他:“收是收,不过得先看看货。”

    郑青云连忙把背篓取下来,偏给他看。

    掌柜从柜台后走出来,伸手抓了一把,捻着胡须道:“能行,但是价钱不高,板栗两文钱,山核桃三文。”

    跟市价差不多,郑青云没跟他磨价,直接让掌柜过秤。

    “六子,把杆秤拿来!”

    被叫作六子的年轻小伙很快去后院拎了秤和箩筐过来,跟掌柜挑挑拣拣一番,将剩下的山货称重。

    板栗十二斤六两,山核桃三斤八两,掌柜最后给结了三十七文。

    走出糕点铺子,他们又去买了几两桂花酿、两斤精肉,并一些香烛纸钱。接着去城门口以十文钱租上一辆牛车,载着他们去到粮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