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第26/29页)



    “杨国忠又不是傻子,难道真能相信什么梦中怀孕,但他既然承认了这个孩子,说明他不敢得罪奸夫。所以,这个人舍李隆基其谁!”

    “真是好一个忍辱负重,投其所好的宠臣啊!”

    ……

    武则天:“朕倒要看看你能做多少突破下限之事!”

    李隆基:(*/ω\*)

    【天宝十载,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为将,攻打南诏,结果大败而回。杨国忠为了贪图军功,向朝廷上奏谎称大胜。】

    评论区

    “后世史家极其厌恶杨国忠的恶行,便将唐军的损失夸大了一半,为杨国忠反向扬名!”

    “战报可以撒谎,但战争还要继续打下去,杨国忠强行征召两京河南的士兵前往南诏。但唐朝的精锐大军都在西北,两京本就没有武备,临时征召的将士都是未经训练的平民。”

    “他们没有任何准备便走上战场,尚未开战便有无数人死在南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

    李世民眼眶泛红,都快要哭了:“不愧是诗圣啊,写的真好!这场战争本不该输,将相无能却要百姓来承受恶果。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给百姓带来了莫大的灾难,当时的皇帝,满朝文武都看不见吗!”

    长孙皇后:“难道杨广不知道三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吗,他们放纵欲望,只顾自己享受,哪里会在乎百姓的死活!”

    群臣:还是皇后娘娘犀利,居然将李隆基与杨广相提并论……

    “天宝十三载,杨国忠派遣李宓率领唐军从北方进攻,安南都护府从东南面进攻,两面夹击南诏。南诏却不慌不忙的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唐军长途跋涉,粮草不济,在加上瘴气瘟疫,水土不服……此战,唐军全军覆没!”

    “杨国忠再次掩盖败绩,伪造捷报上奏朝廷。”

    “于是,杨国忠也再次被后世史学家们背刺,把李宓写成了死在南诏,唐军的损失夸大为十多万。”

    “两次征讨南诏皆以南诏胜利告终,南诏背叛唐朝,投靠吐蕃,趁机占据剑南道部分州郡,逐渐发展壮大!”

    “窥一斑而见全豹,天宝年间的对外战争多是徒耗国力,毫无斩获的!”

    魏征:“为害天下,恶贯满盈!”

    身为大将的李靖更好奇南诏这个敌人:“南诏在何处,实力如何?”

    李绩看着舆图推测道:“天幕说南诏临近吐蕃与剑南道,应该是在益州与安南之间。”

    李世民也参与其中:“朕听闻这里都是一些小部落,如今还算安分,没想到后来居然建国了。”还打败了唐军!

    长孙无忌:“陛下,请派遣使者暗中查探此地风土,为将来做准备。”

    李世民:“准奏!”

    【杨国忠上位全靠裙带关系,朝臣对前后两个奸臣的态度也大相径庭。安禄山对李林甫恭敬谨慎,言听计从,却根本不将杨国忠放在眼里。】

    【为了争宠,杨国忠多次在李隆基耳边进谗言,说安禄山要谋反。李隆基却自认为自己的政治手段非常高超,将所有人操控于股掌之间,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谋反。】

    【不过这次杨国忠却蒙对了——】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叛唐朝,拉开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序幕。】

    【这场内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使原本安宁的社会遭到空前浩劫。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兵祸连结,藩镇割据,人口丧失,国力锐减,曾经的大唐自此陷入了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恶性循环……】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因愤怒而浑身颤抖,“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国将不国,这还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唐吗?

    第319章 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叛唐朝,拉开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序幕。】

    【这场内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使原本安宁的社会遭到空前浩劫。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兵祸连结,藩镇割据,人口丧失,国力锐减,曾经的大唐自此陷入了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恶性循环……】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因愤怒而浑身颤抖,“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国将不国,这还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唐吗?

    【唐朝经过太宗的“贞观之治”,高宗的“永徽之治”,武皇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国富民强、四夷宾服的天下中心!】

    【任何王朝随着时间的发展都会有各种社会矛盾累积,唐朝原本也应该重复历史上其他大一统王朝的命运,到达高峰后,逐渐走向衰落……】

    【但因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肆意妄为,唐朝没有经过衰落期,直接跌入谷底!】

    李世民:“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这居然都是一个人做出来的!

    【很难想象开元年间的百姓会有怎样的经历,他们出生在承平安乐的大唐盛世,近百年未见战火,他们的父祖对他们提及隋末乱世,如同是在讲述另一个世界的历史……】

    【谁都想不到他们距离战乱如此之近,更想不到被他们称为圣明天子的李隆基,又一手将他们推入深渊!】

    开元年间的百姓沉默了,他们好不容易能够吃上几顿饱饭,难道这便是最后的安宁吗!

    天宝年间的百姓早已有了不祥的预感,从那些不断被征召却始终未能归来的军户,那些逐渐增加的赋税,那些暴涨的粮价……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杜甫从自己的诗文中能看到未来的悲惨经历,而他好歹还有其他谋生手段,那些普通百姓又该如何生存下去!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多重原因累加的结果。】

    【随着封建王朝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为根本的王朝总会落入土地兼并的窠臼,唐朝经过高宗与武皇两朝,不断的打压世家大族,提拔庶族寒门,尽力维持社会公平。但到了玄宗朝,还是出现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土地都集中在贵族手中,普通百姓失去田地,成为流民,唐朝开国之初制定的均田制彻底崩溃,依附于均田制而生的府兵制、租庸调制也随即崩溃……】

    李世民:“百姓逃亡,便没有了兵源。”

    房玄龄:“到了改易国策的时候了。”

    【唐玄宗时期,士兵逃跑现象极为严重,军队战斗力地下,无法与强悍的突厥军队抗衡。开元十一年,在宰相张说的建议下,李隆基以募兵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