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第13/29页)
了武则天的赏识,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女官。为武则天草拟诏书,参议政事,军国谋略,生杀大权多有涉猎,被称为:巾帼宰相!”
“后世史书因其女子身份,对其私生活多加揣测,骂声一片。但在当时,与她同时代的文人对其评价极高。”
“就连开元年间的宰相张悦也为其诗文作序,且不吝溢美之词。”
“武周时期的女官还只是皇帝身边的秘书,并没有进入前朝。”
“若是武皇愿意用女子为官,她们会成为皇帝天然的拥护者,可能也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反攻倒算了。”
“事实证明,女子的才能丝毫不弱于男子,上官婉儿便以一界女流之身引领一代文风,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
“若是她去参加科举,必能高中!”
武则天心头剧震,她改革科举,提拔庶族,就是为了集中权利,加强皇权。可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庶族子弟进入仕途后,依旧是男权统治的拥护者,并不会对自己有所助益。
但若是允许女子参加科举,便是世家大族的女子也只能依附自己,她们才是她真正的盟友!
武则天暗暗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必要促成此事!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从高宗永徽年间的380万户,增长到615万户,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这也是一个较高的增长数字。】
【武则天在武功方面的成就也毫不弱于文治——】
【唐高宗统治晚期,周边四夷多有反叛,大唐军队四处灭火,维持着一个脆弱的平衡。在西域,唐与吐蕃烽火不断,对安西四镇展开争夺。】
【公元689年,吐蕃再次占据安西四镇,692年,武则天派遣大将王孝杰率军西征,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史称安西之战!】
【在满朝文武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对安西四镇增兵三万,保证了西域地区此后的安宁,结束了唐朝与吐蕃对西域的反复争夺,直到唐玄宗时期再没有战乱发生。】
【693年,西突厥联合吐蕃入侵武周,后突厥、室韦也趁火打劫。大将李多祚击败室韦,王孝杰攻破吐蕃、西突厥……】
评论区
“后突厥默啜可汗自请为太后(武则天)之子,并率部为大唐征讨契丹!”
“还因为平定契丹有功,成为大唐的功臣。”
“当然,突厥畏威而不怀德,数年后,默啜可汗便再次反叛,狄仁杰率兵征讨,平定了河北之地。”
“默啜时不时伸出试探的小脚脚,都被武周利落的砍断。最后,默啜与中原皇室联姻,后突厥之乱才算是彻底平定了下来。”
……
【公元696年,王孝杰与吐蕃大将论钦陵大战于素罗汗山,王孝杰战败,吐蕃提议瓜分突厥之地,罢免安西四镇驻军作为议和的条件,被武则天拒绝!】
【武则天采用郭元振的计策,离间吐蕃君臣关系。699年,吐蕃内乱,大将论钦陵被杀,他的部下举兵投降武周!】
【吐蕃失去了最有能力的大将,实力一落千丈!】
【同年,因为营州(今辽宁)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人起兵反周,占据营州,进逼河北。武则天先后派遣数位大将征讨,都失败而归,这场叛乱历时十三个月才被平定。】
评论区
“王孝杰和狄仁杰都是因为营州之乱被重新启用。”
“电视剧里面的那场战争就是以此为背景的,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主帅,苏宏晖为副,率军十八万讨伐契丹。”
“两军在东硖石谷狭路相逢,因为地形狭窄,大军无法展开,王孝杰亲率精锐为前锋,杀穿敌军,冲出峡谷。但后军统帅苏宏晖却畏惧敌军,临阵脱逃。”
“王孝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最后坠崖身亡。”
“怪不得在《神探狄仁杰》里,苏宏晖也是个大反派呢。”
……
【700年,吐蕃再次侵犯凉州,被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击败,唐休璟六战六捷,大败吐蕃,扬中原王朝之声威!】
【701年,吐蕃联合后突厥侵犯凉州,武则天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率领五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吐蕃人久闻郭元振的威名,心生惧意不战而退!】
评论区
“郭元振任凉州都督期间,凉州连年丰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军队囤积的粮食可以用十年。就连吐蕃、突厥听闻他的政绩,也不敢犯边。”
“郭元振认为周边四夷胆敢侵犯中原,定是因为凉州疲弱,才让他们肆无忌惮。便调动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两百万,势要彻底打败吐蕃。他兵分十路追击吐蕃军队,一直到达吐蕃赞普的牙帐,赞普屈膝请和,献上无数牛马金银,请求唐朝退兵。”
“吐蕃投降后,后突厥更加畏惧,把劫掠的中原人都还了回来。”
“之后吐蕃再次入侵,却屡战屡败,被唐军按在地上摩擦!”
“自此,藩镇肃清,令行禁止,道不拾遗,百姓为其建生祠,立碑树传,四夷无不敬畏仰慕!”
武则天赞道:“郭元振镇守边疆多年,虽无显赫军功,却以建设、安抚见长,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为玉帛,这大概就是兵书上所说的: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可惜,这样一位有才之士,却被唐玄宗流放,最后抑郁而死。”
武则天眼神如刀:“唐玄宗……”
【694年,四夷首领在波斯国王阿罗憾的号召下,用百万亿的铜铁铸造了一个天枢——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以铭记武则天的文治武功!】
李治心下一惊:“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枢就是北辰,四夷便是繁星。”
李世民心里冒着酸气:“天可汗只是一个名号,怎么就没有人为朕树个天枢呢。”
魏征立刻劝谏:“陛下,此举劳民伤财,乃亡国之兆也。”
李世民:“这可是四夷首领出钱出力,又不需要国库破费。”
魏征:……
【天枢,取天下中枢之意,象征着世界的中心!】
【天枢高45.87米,直径3.6米,底座周长50米,重两百万斤,柱身八面,蟠龙、麒麟、狮子盘旋其上,顶端是四龙捧火珠,腾云承露盘……】
评论区
“龙是帝王的象征。”
“麒麟拜火,是袄教的教义:圣王出,天下平!”
“狮子在波斯、埃及、希腊、罗马等地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柱身八面,来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传承。”
“如此奇观,才能配得上华夷共主的地位!”
……
便是秦皇汉武也无不为此心向往之!
【亲历盛会的李峤写下了一首诗:辙迹光西崦,勋名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