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第12/29页)

远不如他!”

    武则天:“狄公乃国之元老,在后世的地位定然不弱于娄卿。”

    天幕接下来果然是对狄仁杰的介绍——

    “如果说娄师德是君子之风,独善其身的典范,那么狄仁杰便是兼济天下,胸怀百姓的名相!”

    李治惊喜道:“本朝还有这般人物!”

    “狄仁杰祖上是北魏的羌族部落豪强,后定居太原,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明经及第,在地方为官多年,被阎立本赏识,称为沧海遗珠。”

    “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担任大理寺卿,一年之内判决大量案件,涉案一万七千多人,无一人诉冤。”

    “不愧是东方的福尔摩斯。”

    武则天不满道:“为何不称其为西方的狄仁杰!”

    “公元686年,狄仁杰在宁州为官,他妥善的处理了当地的民族关系,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地人为他立碑树传,传颂他的德政。”

    “可惜后来,他的第三子狄景晖贪婪残暴,被百姓痛恨,牵连狄仁杰的生祠也被砸毁了……”

    狄仁杰:……

    “688年,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因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叛乱,宰相张光辅带兵平叛,却纵容大军劫掠百姓,狄仁杰严辞斥责了张光辅的行为,被张光辅一状告到了御前。”

    “狄公言词之犀利可不是后世小说家编撰的,他对张光辅的斥责依旧掷地有声:您率三十万大军平定叛乱,却不能约束士卒,反而纵容他们对百姓施暴。越王李贞祸乱河南,现在死了一个李贞,却又出现了一万个李贞。我如能请来尚方斩马剑,必要斩杀你这罪人!”

    “有一种看《神探狄仁杰》的既视感。”

    “电视剧里狄公怒斥王孝杰的片段,堪称经典!”

    “你以为你是皇帝的爱将,我就不敢处罚你,你以为就凭你手下这几千威卫部队,我就不敢杀了你……是谁给你的权力,在城中制造混乱,又是谁给你的权力,随便处死朝中大将……别说夺去你的大将军之印,就是杀了你也在便宜之内!”

    王孝杰大呼冤枉:某哪里得罪狄公了……

    狄仁杰也满心疑惑:我为何要斥责王将军!

    “历史上的王孝杰是武周朝著名的大将军,打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以军功官拜左卫大将军。后来,王孝杰惜败于吐蕃大将论钦陵,被罢官。次年,他再次率军与契丹交战,因为后续部队未战先逃,寡不敌众,坠落山崖而死!”

    “不是电视剧里被人耍的团团转的铁憨憨……”

    “电视剧里的王孝杰暴躁、狂妄,却也忠诚、勇敢、耿直、敢于认错。”

    “历史上的他战死在了与突厥之战中,电视剧里的他死里逃生回到了幽州,却又被人陷害,一人背负了所有的罪名……”

    “公元691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宰相,四个月后,他便被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

    “当时的律法规定,如果自行承认谋反就可以减免死刑,狄仁杰当场认罪:大周革命,万物维新,我是李唐的旧臣,甘愿以谋反的罪名被杀。来俊臣得到了供状,当即放松了警惕,狄仁杰趁机将自己的冤屈塞到棉衣里送回家中,向武则天喊冤,为自己争取了一条活路。”

    武则天:“狄公就不担心,朕听信来俊臣一面之词,定了你的谋反之罪!”

    狄仁杰:“陛下圣明,酷吏是陛下手中的刀,持刀之人不会被刀所伤,臣相信陛下!”

    “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河北大乱。狄仁杰被重新启用,孙万荣听闻狄仁杰到任,不战而退,狄仁杰用自己的名望兵不血刃平定了一场叛乱!”

    “次年,狄仁杰再度拜相,他劝阻了武则天的远征计划,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内政之上。”

    “狄仁杰一生刚正不阿,知人善任,为朝廷举荐了许多德才兼备的良臣,政绩斐然,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还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美誉!”

    “狄仁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两次举荐张柬之,称其有宰相之才。招抚宽恕契丹降将李楷固、骆务整,两位大将为武周扫平了契丹余党,功勋卓著。开元名相姚崇也是狄仁杰举荐入朝,成为三朝宰辅!”

    “狄仁杰不畏权势,直言敢谏,是武周朝一代名相!”

    “武则天对狄仁杰也极为信任,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其为国老。狄仁杰病逝后,武则天废朝三日,为他加谥号文惠。唐朝之后的皇帝也纷纷为狄仁杰加封,并配享太庙!”

    “他既是李唐的忠臣,也是武周的忠臣,所有人都认为李唐能够恢复国祚,狄仁杰居功至伟。”

    李治:能成为两朝忠臣,还得到后世的肯定,此人大才啊!

    狄仁杰:“臣不过是心存百姓,以天下为念罢了。”

    武则天:“狄公没有私心,不在乎百年后的毁誉,才能无欲则刚!”

    第309章 则天武皇!

    李世民:“如此人才居然不在本朝,真是可惜啊!”

    李治立刻下令,召狄仁杰回朝,任大理寺卿,提前开启他的宰辅生涯。

    赵匡胤也感叹道:“武则天虽刑罚枉滥,却最终没有杀狄仁杰。她能统治国家安享太平,就是因为如此心胸啊!”

    刘备对诸葛亮揶揄道:“后世之人对狄仁杰的喜爱,堪比先生啊。”

    诸葛亮道:“亮是因为《三国演义》才被后人熟知,狄仁杰也有专属于他的故事。”

    评论区

    “武承嗣、武三思想要谋求太子之位,便对武则天吹风:自古以来没有用外姓人做继承人的。”

    “武则天一度想要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劝谏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陛下难道要将皇位传于外姓吗?更何况,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近,从没有听说过侄子将姑姑配享宗庙的!”

    李渊:怎么只说二郎,朕呢?

    武则天刚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便被天幕叫破,颇有些不自在,她不免有些迁怒于狄仁杰:“这是朕的家事。”

    狄仁杰当即劝谏道:“王者以四海为家,整个天下的事都是陛下的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臣忝居宰相,怎么能不管呢?”

    “狄仁杰一句话断了武三思的通天之路,他还以母子之情感化皇帝,让武则天下定决心,召回庐陵王李显,重新立为太子,再也不提立武氏为嗣的念头了……”

    武则天心里也明白:李唐毕竟还是众望所归的天下之主。

    【武则天不拘一格用人才,武周年间,以上官婉儿为首的一批女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异军突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论区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为废后事件被抄家灭门,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被没入掖庭,成为宫女。”

    “虽落入泥淖,上官婉儿却在母亲的教导下,熟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慧异常!”

    “上官婉儿因为文采出众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