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第9/14页)

就是对外发动战争,转移矛盾。”

    “李严性情孤傲,又自视甚高,与同僚关系都不好,但他治理地方还是有能力的。”

    “李严劝诸葛亮称王,被诸葛亮驳斥,他们的关系从此貌合神离。”

    “诸葛亮早就知道李严心术不正,但是为了蜀汉的安危,还是相忍为国,包容李严的各种毛病,甚至满足他的要求,抬高他的地位。”

    “相比国家安危,李严更看重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李严自己运粮不济,反过来责怪诸葛亮不应该北伐,这是什么神奇的逻辑!”

    “李严一直盼着诸葛亮复用他,诸葛亮死后,李严觉得再也不会有人起用他了,很快就郁郁而终。”

    “人缘差成这样,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诸葛亮总结陈词:“此人心性不济,不顾大局,不堪重用!”

    第187章 三分天下

    【第四次北伐后,诸葛亮用了三年时间劝农讲武,恢复蜀汉民生,并提前运送粮草,储存在斜口谷。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发兵前,他特意与孙权通信联合东吴一起攻魏。】

    【孙权响应诸葛亮的号召,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发起第五次合肥之战。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曹叡亲率大军来援,孙权立刻撤退,不敢与其争锋。而孙权的失败,也让诸葛亮失去了牵制魏军的砝码。】

    孙权:……

    【诸葛亮兵出斜谷,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驻军。司马懿认为“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于是,他依旧用上次的策略,坚守不出,用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与其比拼国力,想要耗死对方。】

    【诸葛亮早已吸取前几次失败的教训,为解决粮草问题,在渭水附近屯田,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守下去。若是按照前几次北伐的进程,真不知是谁耗死谁!】

    刘备气道:“司马老贼只会这一招吗,天幕还说他侵略如火,兵贵神速,我看分明是不敢出战,胆小如鼠。”

    诸葛亮:“坚守不出,这是最简单的计策,却是大汉最难破解的谋略。”

    刘备也叹息道:“大汉比起魏国国力相差太多了……”

    【诸葛亮派孟琰驻兵武功水之东,恰逢河流涨水,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立刻出兵,诸葛亮也一面派兵架桥,一面隔着河水向司马懿射箭。眼看着桥就要架好了,司马懿还没有攻破孟琰大营,只能先行撤退。】

    【诸葛亮想要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攻打郭淮驻守的阳遂,却被郭淮识破。】

    【两军对峙长达百日,诸葛亮多次派兵挑战,司马懿始终坚守不出。诸葛亮甚至送给司马懿一身女人的衣服,想以此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依旧不为所动……】

    评论区

    “太能苟了!”

    “不愧是用寿命熬死所有对手的司马仲达,心态就是好!”

    【诸葛亮为何这般急于决战——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

    【司马懿也探查到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多,断定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便打定主意,不肯出战。】

    【这年的八月,诸葛亮果然病倒了,病来如山倒,他的病情日益恶化,他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开始安排自己死后的部署。】

    【他命杨仪、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魏延自认自己是诸葛亮之下第一人,却没想到得了个断后的任务,他对此极为不忿,与杨仪火拼,烧毁栈道,最后魏延不敌,军士离心,被马岱斩杀。】

    评论区

    “魏延功勋卓著,屡建奇功,刘备曾越过张飞立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在五次北伐中,他也战功赫赫,但他过于自负,一直认为自己的计谋是对的,时常感叹在诸葛亮麾下不得所用。”

    “他虽然勇猛过人,却性格高傲,性情恶劣,同僚都避其锋芒,只有长史杨仪与他势同水火,若不是诸葛亮和费祎的调节,他们早就是生死之敌了。”

    “杨仪和魏延都上奏说对方谋反,要刘禅给个说法,刘禅拿不定主意,就去问董允蒋琬,董允蒋琬都支持杨仪,魏延死后,三族被灭。”

    “这两个人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国事,将三军将士弃之不顾,魏延固然有错,杨仪也不顾大局,擅杀大将。”

    ……

    诸葛亮叹了口气:“蜀汉人才本来就青黄不接,还给魏延安了个谋逆的罪名,真是自毁长城。”

    刘备却道:“先生一去,无人能够节制魏延,若是按着魏延的打法,太过冒险,蜀汉说不定亡得更快。”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按照诸葛亮的遗嘱,杨仪、姜维秘不发丧,整顿兵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见蜀汉退兵,认为诸葛亮已经去世,便率军追击,姜维整军而战,军容严整,不容侵犯。司马懿以为这又是诸葛亮的一个圈套,顿时被吓住,飞马退走,再也不敢进攻。因此,蜀军从容退走。】

    【这件事被当地百姓口耳相传,成为后世知名的“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的典故。】

    评论区

    “司马懿一直都以为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如自己,但当他看到蜀军留下的营寨后,才真心叹服: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被诸葛亮诱入陷阱,损兵折将,后退六十里,再次面对诸葛亮,司马懿有些PTSD了。”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若是诸葛亮能多活二十年,与司马懿一样长寿,蜀军定能击败魏军,夺取关中。”

    ……

    【回到成都后,后主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后世以“武侯”尊称。诸葛亮被葬在定军山,他留下遗嘱,依山修陵,墓穴仅能容纳棺木,穿着日常衣物,不设陪葬,只种植了800棵桑树。】

    【这里是他奋战了八年的汉中,从这里沿着汉水顺流而下便是他曾经隐居的隆中,自二十七年前,离开隆中,他便再未回过那里……】

    评论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是历史上最遗憾的事之一。”

    “直到现在,武侯墓前还有汉代的柏树二十二株,桂树两株守护着诸葛亮,将近两千年。”

    【诸葛亮在人生的最后七年,连续发起五次北伐战争,他想要为蜀汉寻求一条出路,但除了第一次获得三郡又很快丢掉之外,其余四次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

    【几百年后,大唐的诗仙李白发出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想来诸葛亮对此深有体会。】

    【五次北伐,诸葛亮功败垂成,但他不懈抗争的精神,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核,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险不断前进!】

    评论区

    “有人说是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汉。”

    “事实上,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兵力损失都是很小的,诸葛亮总是有完全把握才会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