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第13/14页)

:“不知天幕何时能讲述唐朝,我想入朝改变这些灾祸。”

    李白:“我们同去!”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诸葛亮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一座丰碑,武侯祠更是寄托着百姓对一代贤相的追思和敬仰。】

    评论区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一个诸葛亮,足以让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千古文笔出师表,一腔忠义八阵图。”

    ……

    平行时空的观众也对此颇有感触,哪个皇帝不想要一个诸葛亮啊!

    司马炎:“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李世民:“诸葛亮冠代奇才!”

    虞世南:“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

    朱元璋:“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

    朱棣:“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

    康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

    【诸葛亮堪称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尽忠为国,虚心纳谏,廉洁奉公,严明法纪,又尽职尽责,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为实现国家统一,民富国安的远大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成为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第190章 三分天下

    【诸葛亮死后,朝政大权回到刘禅的手中,他按着诸葛亮的遗嘱,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总理国家政事。】

    刘备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阿斗自己掌握朝政,他能行吗?

    刘备问到:“先生,天幕说的是广都县长蒋公琰?”

    诸葛亮:“正是。”

    刘备:“吾听闻蒋公琰为广都县长,却整日沉醉不醒,不理政事,可有此事?”

    诸葛亮答道:“蒋公琰非百里之才,而是社稷之器。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

    刘备:“备可得好好看看,他到底有何才能,能被先生如此看好。”

    【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大造舟船,准备走水路再次北伐,但因为朝中群臣掣肘,始终无法成行。六年间,他驻兵汉中,积极防守,也让曹魏无计可施。】

    【蒋琬担任尚书令的十年间,蜀汉政局稳定,边境安稳,政通人和,经济复苏,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

    刘备有了不好的预感:“蒋公琰确实是社稷之器,只可惜他不是先生,北伐怕是要成为泡影了……”

    诸葛亮也心情沉重。

    【蒋琬去世后,费祎接任蒋琬成为大将军,尚书令,掌管国家大事。面对一心想要北伐的姜维,费祎却不同意,他认为诸葛丞相都做不到的事,他怎么可能做到。费祎只一心保境安民,寄希望于将来有人能代替自己完成北伐大业。】

    评论区

    “费祎对投降的人毫无防备,最后被投降的魏将刺杀而死。”

    诸葛亮怒其不争:“怎能轻言放弃!”

    刘备问道:“费祎是何人?”

    诸葛亮如数家珍道:“此人自幼丧父,跟着族父费伯仁生活,其姑祖正是刘璋之母。他尚且年轻,未曾入仕,却与许叔龙、董允齐名,甚有名望。”

    刘备看向自己麾下的掌军中郎将董和,“幼宰之子也是少年英杰,何时带来让我等见见。”

    董和谦逊道:“犬子董允不如费文伟远矣。”

    刘备笑道:“能留名青史的人物定然不凡,何不提前入仕。”

    诸葛亮记下,蒋琬、费祎等人都会得到重点培养。

    【费祎死后,姜维成为大将军,姜维一心北伐,不理朝政,时任侍中的陈衹兼任尚书令,总理国事。陈衹与姜维一文一武互为表里,两人都一心北伐,为了得到刘禅的支持,陈衹不惜与刘禅宠幸的宦官黄皓虚与委蛇,也让黄皓有了参与朝政的机会,为了后来蜀汉的亡国之祸埋下了祸根。】

    评论区

    “姜维北伐之心值得称赞,但他一心北伐,却不考虑当时的国力还能不能支撑。”

    “武将征战在外,最怕朝中有人有小人陷害。”

    “自古文臣武将一心就是最难的,也因此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才会被千古传唱。”

    “只有诸葛亮能够将将相掌于一手。”

    不等刘备发问,诸葛亮便说道:“天幕之前提过,姜维乃是陇右之人,如今怕是还在为魏国效力。”

    张飞急道:“姜维能成为大将军,定然武功卓绝,可不能让曹操抢了先,待某前去陇右将其抢来。”

    刘备忙劝阻道:“翼德不可鲁莽行事。”

    诸葛亮也道:“此人也能看到天幕,定会有自己的选择,主公只需静待便可。”

    天幕剧透姜维会成为大汉的大将军,曹魏还能毫无芥蒂的信任此人吗,只要他是个聪明人,就定会为自己谋一个未来。

    远在邺城的曹操立刻下令,召姜维入朝,只是等他的手令到达陇右就不知什么时候了。

    姜维如今的上司可不是什么深谋远虑的人。

    刘备对陈衹其人也很好奇。

    司徒许靖道:“陈衹自幼孤苦,在臣家中长大,如今尚且年幼。”这是他家兄长的外孙,可惜……

    刘备对此人也算有了一定了解,在心中给他打了个大大的叉,虽有能力,但却谄媚主上,勾结宦官,没有一点文臣的气节。

    【陈衹死后,再没有人能够限制黄皓的权利,他阿谀谄媚,哄骗刘禅,干预朝事,操弄权柄,陷害姜维,离间蜀汉君臣。姜维只能避难沓中,不敢再回成都……】

    评论区

    “董允活着的时候,能够劝谏刘禅,斥责黄皓,董允死后,再没有人敢管黄皓了。”

    “董允怎么就没有杀了黄皓呢。”

    刘备气道:“大将军被一阉人辖制,满朝文武却不能出言相助,这还是吾的大汉吗?”

    刘备将刘禅提溜出来,“宠幸宦官,不理朝政,你是想做汉灵帝!若是如此,不如吾现在就废了你!”

    群臣忙劝阻,主公的子嗣都年岁尚幼,废了刘禅又能立谁呢?

    天幕根本没有提到几位公子,他们怕是没有任何建树。

    建兴年间。

    董允命人将黄皓带上来,请刘禅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