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160-170(第9/16页)

能去寻找他们仅知的活路。

    ————————

    攸长子缉,有攸风,早没。次子適嗣,无子,绝。——《三国志·荀攸传》

    昭昭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昭昭好!

    ——

    评论前一百小红包

    第166章

    洛阳城门日日都挤满了出逃的庶民,乌泱泱宛如一片厚重的黑云,天上则满是黄云,蝗虫嗡嗡振翅,合着满城的哭声。

    流民聚集,先前剿过一次匪的关中各地,又悄无声息冒出了成群结队的匪贼。

    崇德殿中,百官肃立。

    如今是刘协亲政,虽说这“亲政”二字,也不过是徒有其名。天下诸侯各自为政,天子能号令的,不过关中一隅。

    大司农朱儁声音低沉,将关中蝗灾情况一一禀告。

    刘协身材已经抽条,此刻却仍显得单薄。他手指紧攥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声音落在殿内:“朕记得去岁朕已下旨督促各地防范虫灾了?”

    刘协心中还残留着些许对当年从董卓手中救下他的陈昭的感激,去岁陈昭送来治蝗书之后,刘协也发下圣旨命令各地防范蝗虫了。

    为何蝗灾还如此厉害?

    太尉杨彪和朱儁对视一眼,双双无言。

    这世上哪里能有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陛下颁布圣旨,百官再督促一遍麾下小吏,此事也就过去了。

    至于到底有没有人把这当成要紧事做?养鸡鸭要花钱,让百姓去找蝗虫卵也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做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朝野上下没人真把小皇帝当回事。

    杨彪感受到身后派系官员投在他身上的催促视线,向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蝗虫乃是天灾,各地乱臣贼子作乱,上天才会降下蝗虫惩戒世人。天灾来无影去无踪,实乃防不胜防。”

    刘协从未见过蝗虫,更不知蝗灾如何形成,闻言迟疑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曾在宫中翻阅过历代诏书,依稀记得大汉数百年间,每逢蝗灾,皆以“天谴”论处。那时,往往由三公之一引咎辞职,再行祭祀,以求平息天怒。

    “太尉以为……当如何赈灾?”刘协声音极轻。

    杨彪沉默片刻道:“国库空虚,存粮无几。陛下可下诏令百姓节衣缩食,再以身作则,缩减宫中用度,熬过今岁,或可盼来年转机。”

    刘协听着这话觉得耳熟,好像去年旱灾之时他已经听过了一遍一样。

    “莫非国库连宫中的粮食都供应不了吗?”刘协愣了一下,下意识追问。

    他过得最苦的时候就是在董卓手下苟且活命的那段时日,可董卓虽然残暴,却也没穷到在衣食上短缺他。

    这话实在不像是什么英明君主能说出来的话。

    百官之中有人悄悄掀起眼皮瞥了刘协一眼,心中暗暗有了成算。

    下朝之后,议郎董昭匆匆回府,思索自己该找何出路。

    小皇帝不知道庶民饿惨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做过县令、又曾追随过袁绍的董昭却很清楚流民能干出什么事情。

    洛阳城再惨,也有富户和国库在此,流民也不全是傻子,定有人能想到高官富户家中和国库之中有粮。

    到时候流民凝聚成匪,冲击洛阳,洛阳未必能守住。

    “陈昭、曹操还是袁绍呢。”董昭在书房中踱步,步伐急躁。

    至于益州的刘璋和荆州的刘表,董昭想也没想过。汉家天子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汉室正统这个名声了,刘璋刘表都是汉室宗亲,自己就代表了正统,根本不需要天子。

    董昭一咬牙:“我与曹操有旧,还是投曹为妙!”

    袁术先排除,天下稍微有些本事的人都知道袁术无能。豫州本地的人才宁可去离乡去投北方各个诸侯都不愿意投靠近在咫尺的袁术,此人不堪便可见一斑。

    至于陈昭,陈昭坏就坏在太厉害了。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再去投奔,已无高官厚禄给他,何况那竖子反贼出身,反贼哪用得着天子名头……

    “且再等一等。”董昭眼中精光闪烁,按耐住了心思。

    天气越发炎热,渐渐地,洛阳城外的人影越聚越多,在官道旁结成乌泱泱的群落。他们试图冲击洛阳城门,只是几次都被挡了回来。

    洛阳城门紧闭,城头甲士林立,刀戟森然。

    吕布斜倚在箭垛旁,翘着二郎腿,百无聊赖地掏着耳朵,嘴里不住抱怨:“又要弟兄们卖命,又不给弟兄们吃饱饭,铁打的人也得吃饭吧……”

    张辽沉默不语,高顺去帮女公子了,就剩下他陪在吕将军身边。一来二去,张辽终于知道高顺为何那般沉默寡言了。

    实在是吕将军太能说了。他一个人就能把两个人的话说完,还霸道得很,只许自己抱怨,不许旁人劝解。”往日吃香喝辣的时候想不起咱们,如今有难了,倒知道来求人了?”吕布冷哼一声,指节捏得咔咔作响。

    他素来瞧不上朝中那些文官。卢植在世时,好歹还给他几分薄面。自那老儿一死,这帮自诩清贵的酸儒又故态复萌,只当他是个呼来喝去的马前卒。但凡有油水的好差事,从来轮不到他头上。

    吕布都琢磨着去投靠旁处了,谁知饿疯了的流民竟聚众为匪,接连冲击城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文官又让他来守城了。

    “也不知玲绮现在如何。”吕布嘟囔,“陈昭应当缺不着她吃穿。”

    吕布又开始念叨起了留下一封信就去投了他闺女的高顺——倒是没觉得高顺有错,他就一个闺女,跟随闺女还是跟随他都一样。

    “吕将军!吕将军!”巡视的太尉杨彪爬上城墙,见本该巡逻城墙的吕布正躲在阴凉下与裨将聊得唾沫横飞,老脸都吓白了。

    他跺着脚:“战况危急,吕将军怎么如此轻怠?”

    吕布瞥了眼城墙外那些瘦得跟麻杆似的流民,没好气道:“哪来的战况危急?”

    这老头还真以为打仗就是比哪边人多呢?就下面那些饿得皮包骨,一天都没被训练过的流民,人数再多上十倍也攻不破他镇守的洛阳城墙。

    在杨彪眼中却不是这个样子,他只看到吕布疏忽职守,流民越聚越多,心惊胆颤。

    洛阳城一旦被攻破,吕布赤兔一骑拍马就跑路了,他们这些人可跑不了。杨彪有心想要训斥吕布两声,又想起吕布那叛主不眨眼的战绩,心里一虚,又把训斥声咽了回去。

    “这可如何是好?”杨彪下了城墙之后长吁短叹,为天子安危忧心忡忡。

    董昭见时机已到,眼珠一转提议道:“今曹操在并州,兵强马壮,太尉何不请陛下下旨,宣其入朝,保护天子?”

    杨彪才猛然想起曹操来,他与曹操上一次相见,还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那时候的曹操,还是大汉忠臣。

    更早时候,那时自己任京兆尹,曹操初举孝廉入京,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郎官。算起来,曹操还是他看着长大的。比起出身边关,还有跟随董卓这个污点在身的吕布,显然曹操更能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