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110-120(第5/15页)

而止。

    诸葛亮脸颊通红,整理衣服,恭恭敬敬见礼:“亮拜见使君。”

    陈昭见到诸葛亮这幅小小年纪就满面严肃的大人模样,笑嘻嘻伸出手插到诸葛亮胳膊下,轻轻一提。

    骤然又升空的诸葛亮不敢置信望着陈昭,声音破碎:“使君?”

    他心中那尊完美无缺的主公神像,瞬间裂出了一道巨大裂痕。

    这是他所知的那位威严、正直、不苟言笑、运筹帷幄的昭侯吗?

    “亮儿,记住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陈昭哈哈大笑,把诸葛亮放下了,还顺手捏了把他的小脸。

    诸葛亮依然是那副偶像破碎的模样,跟在陈昭身后魂不守舍。

    “我早就好奇了,你为何会觉得我严肃不近人情呢?”陈昭领在前面,有一搭没一搭聊天。

    诸葛亮失魂落魄:“乃是郭主簿所言。”

    “奉孝之言你也敢全信?”陈昭短促一笑,“他骗你玩呢。”

    诸葛亮更加失魂落魄。

    偷摸走到曹府所在街上,陈昭发现已经有不少人装作“路过”在此来回游荡看热闹了。

    陈昭轻啧一声,带着吕玲绮和诸葛亮径直寻了个不容易被看到的墙壁夹角,蹲下细听。

    “哎呀,这个祢衡的嘴巴比诸葛亮还坏!”吕玲绮听了两句就忍不住惊叹。

    “祢衡先前没骂过你?”陈昭惊讶。

    吕玲绮咧嘴一笑,露出两颗森白虎牙:“他要是敢骂我,我就把他牙都敲掉。”

    在这事上,吕玲绮深得吕布真传。

    听了一会祢衡骂人,陈昭看够了热闹,心满意足带着二人回府。半路上吕玲绮就先走一步往军营去了,留下一个低头自闭的诸葛亮。

    “亮儿为何不说话?”陈昭思索,她记得自己刚才看到诸葛亮门牙长出来了啊,难道是另一颗门牙又掉了?

    诸葛亮头埋得很低,闷声闷气:“亮不似祢衡一般……嘴坏。”

    诸葛亮试图在看好的未来主公面前争辩几句。

    “啊,我的嘴巴也很坏。”陈昭挑眉,“看来亮儿与我生来就有君臣缘分。”

    第114章 第114章

    诸葛亮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陈昭。

    他脑中骤然冒出一个不那么合时宜的念头。或许当年留侯张良在留县遇到高祖皇帝,就是如今一般吧。

    一句话便能确定这就是他要追随终生的主公。”牙尖嘴利是多好的优点。”陈昭语气诚恳,”会稽太守王朗就时常公开抨击我,实在令人不悦。听闻此人心胸狭隘,最忌他人指摘。若能有人将他骂死,我军便可兵不血刃拿下会稽,打开南进长江的通道。”

    此时的王朗虽仅为会稽太守,却已令人不胜其烦。先前陈昭见其治下百姓没有好路可走,特派昭明军进入会稽助百姓修葺道路,不料王朗竟撰文痛斥,言辞极尽刻薄。

    陈昭自觉委屈——身为一郡之守,王朗自己不体恤百姓,旁人代为施以援手,他非但不领情,反而恶语相向。自己的百姓自己不爱护,别人来爱民如子,百姓就要变成别人之子,此乃天经地义。

    诸葛亮顿觉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上压下了一座小山,他握握拳头,“亮一定勤加练习。”

    兵不血刃的把人骂死很难,但他肯定会努力完成主公所托!

    “亮儿也不必有压力。”陈昭见诸葛亮还真把这事当成正事来对待了,不禁哂笑,“此事有祢衡足矣,亮儿如今正事还是好好学习。”

    到了府中,陈昭把诸葛亮送回书房,看到案上摆着的功课,心痒想在诸葛亮面前摆一摆老师的名头。

    趁着诸葛亮年纪小,她还能用肚中墨水哄一哄他,再过些年,只怕就要轮到她背《出师表》(成功版)了。

    见陈昭要拿起他的功课,诸葛亮脸色一白,下意识想要伸手阻止,想起了这是主公后又生生把抬起的手压了回去。他在心中期盼主公只是看一看前两页,不要往下翻。

    只是诸葛亮低估了他的倒霉。

    在他眼前,几张画满机关的图纸打着旋从一摞纸中落了下来,轻飘飘散落在地。

    完蛋了。

    主公好心让他入府读书,还找大儒教他,他却不专心读书,反而上课开小差,还天马行空地试图改造弓弩。

    诸葛亮控制不住掐紧了手心,他喉头微微滚动,目光紧紧追随着陈昭的一举一动,心提到了半空。

    陈昭俯身把几张从书册中掉出的图纸捡起来,饶有兴致看了许久,看到疑惑之处直接坐下来,拿起诸葛亮案上毛笔沾墨演算。

    白纸上的墨迹迅速蔓延,那些陌生的符号如天书般令人费解。更让诸葛亮心惊的是,自家主公手中的笔尖所过之处,他精心设计的机关被一一改动。诸葛亮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当他的视线顺着那些改动游走时,瞳孔骤然收缩。主公的解法竟比他苦思半月所得更为精妙!特别是那处困扰他多日的箭频难题,陈昭只是稍作调整,诸葛亮脑中便如惊雷炸响——这分明就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正解!

    “你想要让弩箭连发,思路没错,不过还有这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陈昭把诸葛亮招过来,语气更加柔和。

    险些忘了,诸葛亮不仅有丞相之才,还能造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这妥妥是她缺的工科人才啊!

    “你所构思的连弩,有几个缺点十分显著。一则,准头低,只能扫射不能直射,箭矢十中一二;二则射程低,原本射一支箭的力度如今要用来射五支箭,只怕连八十步都射不出去;三则机关复杂,在沙尘和雨雾天气容易坏,自然还有最要紧的一点就是造价高昂。”陈昭圈出了图纸上几处机关。

    诸葛亮咬着笔头,鼻尖都皱了起来:“军中弩车比亮改造的连弩强上数倍。”

    他参考了昭明军中的武备,尝试自己倒推改良汉弩,可还是差距很大。

    诸葛亮迅速看了一眼陈昭认真解释的神情,耳根有些红,心中流出丝丝难言的欢喜。

    昭侯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把他的“改良”当成小儿玩闹,而是很认真考虑在军中应用。

    诸葛亮没有因为陈昭冷酷指出缺点便觉得受打击,反倒感受到了陈昭的重视——昭侯本可以随意应付他,却将州中政务放在一旁,和他一个正换牙的小儿商讨弓弩改良。

    “你可以试试在弩臂刻一条导向槽,再给箭羽刷一层漆。”陈昭指着图纸道,“导向槽可以大大提高射箭精度,还能配套锥形铁箭;箭羽刷漆就不容易受潮,也能提高精度。”

    诸葛亮思索,提出质疑:“再造锥形铁箭会花费极大。”

    东汉用的箭头是柳叶形状,薄薄一片,可以节省用铁。若要改箭头,则配套的箭枝、箭羽都要改,相当于之前的箭矢全部不能用了。

    “这正是我们的优势。”陈昭抚掌,面上丝毫不觉浪费箭矢心疼。

    “若有一策,敌军趁着起雾来偷袭军营,为了防止被偷袭,我军必定要以弓箭拒之,可对?”陈昭询问面前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