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30-140(第4/17页)

 在新建的城池之中,两边的屋舍高大,很是壮美。

    然而,最吸引人目光的却是这新建市坊的商贾兴盛景象。

    只见这一条街道热闹非凡,往来的商贩们就像一群活力四射的表演者。

    他们有的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自家货物的优点;有的则笑容满面,热情地向过往行人展示着商品。

    而百姓们呢,在这热闹的街道中穿插往来,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或在摊位前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物品,整个街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座新城是杨秋命人精心修建的,主道路极其宽阔,按照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设计,中间的道路直接宽达一百米,数十辆马车并排而行都绰绰有余。

    出于对往昔的怀念,杨秋还特意让人修建了绿化道。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那些鲜花尽情绽放,看着别有一番美丽。

    当初,下面的官吏曾向杨秋提议,是否要另建一座都城。

    杨秋当时直接拒绝了,毕竟,未来不可能建都在马邑县,现在若按照都城规划来建设,实在是不合适。

    然而,马邑县暂时又是官吏汇集的中心,于是她果断决定直接在外城不断扩建。

    刚好,原来的马邑县城池狭小,扩建极其简单完全不需要拆迁,如今外面的占地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城池。

    至于未来的都城选址,昭国上层官吏们彼此心照不宣,那必定是长安。

    所以,杨秋也并未在昭国大兴土木,只是按照正常的规划继续扩建马邑县。

    蔡邕坐在马车之上,透过车窗望着这座鲜花盛开的城市,看着往来商贸的兴盛之景。

    看着周边百姓与小贩们脸上洋溢着的欢快神情,蔡邕的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

    如今,汉廷那边一片混乱,似乎唯有昭国这片土地还能寻得一时的宁静。

    战乱带来的后果实在是太过惨烈了,它像一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安宁与幸福。

    长安那边,因为战火的蔓延,商贾们胆战心惊,都不敢轻易做生意了。

    曾经繁华的大街小巷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再也看不到昔日那热闹繁华的景象。

    不仅如此,长安城内到处都有重兵把守,由于西凉骑兵剽悍粗鲁,他们在大街小巷中横冲直撞,时常有百姓被他们欺辱的惨状。

    迁都长安之举,并未使这片土地获得安宁。

    断绝了与关东那边的赋税往来之后,想要让长安这边的官吏们自给自足,使朝廷正常运转,让官吏和兵卒们按时领到俸禄,已然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董卓手段强硬,长安城内依旧物价飞涨。

    董卓曾愤怒地杀掉了一批商人,可后来换成了西凉军自己的人掌管商贾后勤,这群人贪婪无比,依旧囤货居奇,哄抬物价,根本无法使物价回归正常。

    再加上董卓又命朝廷铸造小钱,并强行用这些小钱给官吏兵卒发放军饷俸禄,导致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小钱。

    百姓们见状,无奈把货物囤积在家中,连东西都不愿再卖了。

    这导致,西凉军直接带着军队在周边烧杀抢掠,天下已然乱得不成样子。

    蔡邕看着这一切,只觉得这大汉王朝仿佛已经陷入了疯狂的深渊。

    他仿佛看到百姓们在苦难中挣扎,那痛苦的神情让他心如刀绞。

    再这样下去,百姓们将被逼得走投无路。

    当然,董卓对蔡邕颇为赏识,还给他升了官,可是蔡邕的内心无法安宁。

    原本,蔡邕并未想过要来昭国,在他心中,自己始终是大汉之臣。

    然而,蔡邕结识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此人名叫王粲。

    这少年年仅十四岁,却有着超越年龄的聪慧。

    蔡邕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新星,他认定这少年前途无量,甚至觉得他的才华必将超过自己,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书籍文章都赠予对方。

    二人结成忘年之交,每日谈天说地,仿佛是认识多年的朋友,而蔡邕对王粲的欣赏之情也与日俱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蔡邕渐渐开始担忧起来。

    王粲身材瘦弱,时常头痛咳嗽,时不时都在喝药,那痛苦的模样实在让人心疼。

    蔡邕舍不得这样一位才华非凡的少年过早离世。

    他想起当初卫仲道在昭国看病的情景,知晓昭国的医工医术要比汉廷这边高超一些。

    于是,他便苦口婆心地劝说王粲来昭国检查身体。

    王粲自幼身体孱弱,再加上其貌不扬,长到如今这般年纪,身材依旧瘦小,他的心中难免有些自卑。

    所以,当蔡邕说昭国有可能治好他的病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毫不犹豫地决定来此一趟。

    然而,王粲在昭国并无亲友,蔡邕自然放心不下对方独自前来。

    于是,他决定亲自护送王粲前往。

    作为汉朝的官吏,蔡邕要出远门,董卓知晓后并未有何意见,毕竟此时两边关系还不错。

    但李儒却另有想法。

    他此时已与贾诩私下结成了联盟,而且杨秋那边也说过,未来要把蔡邕这老头子送到昭国去,保住他的性命。

    眼看时间不多了,李儒便打算干脆这次将蔡邕等人一并送走。

    于是,他让护送典籍藏书的人顺便护送蔡邕一行人离去。

    在这过程中,蔡邕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人,这人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华佗。

    华佗原本是单独出行,他心中怀着对医术的执着追求。

    随着这几年商队贸易的往来,昭国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越来越多地传到了中原地区。

    华佗听闻昭国医工医术高超,能救治许多疑难杂症,心中不禁涌起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这位挚爱医术的人而言,他决定亲自去昭国一探究竟。

    在路途之中,华佗与蔡邕、王粲不期而遇。

    因为华佗曾经给王粲诊断过病情,所以双方交谈之后,发现彼此目的地相同。

    最后,华佗便在蔡邕和王粲的邀请下,一同前往昭国。

    此时,蔡邕还在感叹马邑县的变化,一旁的王粲已然惊叹出声。

    “蔡公,之前您说昭国繁华,我并未全然相信。哪怕这一路当中的传舍城池都修建得颇为广大,我也不觉有何奇特之处,只觉得昭国的美食和新奇事物多了些罢了。

    但今日来到这马邑县,我方才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这昭国竟有着一番繁荣昌盛的大国气象,而我大汉朝廷却陷入内斗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思及此,心中不由得一阵痛心……”

    王粲这一番叹息,又何尝不是蔡邕的心声呢?

    两边的对比实在太过惨烈,一边是和平安宁、繁荣昌盛,一边却是血腥残酷、破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