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10-120(第31/31页)

桌上文书多、策问多。

    他又皱皱眉,跟他爹说:“此子太过功利。”

    看书急躁,又专攻这类文章,还出书,于科举文章极有钻研,聪明是聪明,没用到正途上。

    老先生从桌上捡几页稿纸,看看上面的笔记,让他儿子看看。

    崔老二拿起来看。记录乱了些,笔迹却没乱。

    都说见字如见人,字稳,心平。

    他随手拨拨稿纸堆,字迹都大差不离。

    他这才坐下,看看稿纸上的笔记。

    谢岩的笔记没有什么章法,他会摘抄,会引用原句,与之辩论,也会引用一段,讲他在某某书看过什么样的论点,这两种各有什么优劣。

    他是读书拿笔的人,喜欢与文字对话。思考的过程都有记录,看着乱,对他摘录的内容熟悉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他在说什么。

    崔老二本来说谢岩急躁功利的,一连十几张笔记看完,他抖抖眉毛。

    “他学问很扎实,想得很深。”

    因是写在稿纸上的东西,不是拿出去考试的文章,谢岩写得很随意,他一片赤诚之心都在纸上,没有伪装,也没掩藏。

    崔老二直说:“这种人当不了官。”

    崔老爷子不语,往外看看,见谢岩搬了凳子回来,叫他过来坐。

    “我这没出息的儿子,好多年没下场考试了,难得回家一趟,我带他来请教请教你。”

    入夜冷,谢岩又把门关了。

    他坐崔家父子俩对面,没计较请教的问题。

    很多人考到年老,还是个秀才。

    可能崔老二也是这样的人。

    他没多问,只是说:“有什么难题吗?我看看。”

    崔老二随口就是问题,点的都是刚才笔记上见到的东西。

    谢岩愣了愣,视线看去,与之对答。

    崔老二提问的角度很刁钻,乍一看是在刁难、挑刺,在谢岩听来,却万分惊喜。

    他请教先生,先生不会这样与他辩论。他跟同窗聊文章、说想法,同窗之间或有来回,但很少说到他心坎上,总让他心痒痒的,不够畅快。

    今夜中秋,他们在屋里秉烛夜谈。

    说着说着,谢岩早忘记最初的“请教”,他跟崔老二说得有来有回。

    一个问题说深了,互相都说服不了,他们就换一个。

    桌上这点文章不够看的,谢岩记下来的书籍极多,出口成章,怎样都能引用,抛砖引玉,让崔老二跟他再多聊聊。

    崔老二肚里有墨水,眼都没眨,转瞬就接上了谢岩的文思,承上启下。凡是流传广的文章,谢岩都能与他谈。要是遇上没听过、没看过的,谢岩就会找他讨要原句原段,再与他辩。

    中途,书童过来找过谢岩数次,都是来上茶的。

    谢岩晚饭喝了点酒,初时还有酒兴上头,再后来全是文兴。

    崔老先生悠悠翻看他那本起卷的棋书,拿了棋盘出来,自己跟自己下棋,还常常悔棋。

    夜半时分,出门游玩的学子归来,府学里渐有嘈杂声。

    他们充耳不闻,等这篇揭过,二人默契停下。

    夜深了,他们能熬,老先生熬不住。

    崔老二惜才,跟谢岩说:“你太孤傲了,这样当不了官。”

    谢岩知道的,他说:“我想当个读书人。”

    崔老二皱眉:“那你科举做什么?”

    谢岩大实诚:“去翰林院读书。”

    崔老二:“……真敢想。”

    谢岩还是实诚:“想想也不行吗?”

    想想是可以的,天下读书人,有几个不想入翰林的。

    今天散了,谢岩依依不舍,把书还了,笔墨纸砚收拾好,背着书包,一路送他们到府学门口,犹有不舍。

    “崔二哥,你在哪里上学?我能去找你请教吗?”

    崔老二说:“我在京城读书,有缘再见吧。”

    京城也太远了。

    谢岩好生失望。

    他转而想到,虎父无犬子,崔老爷子可能也是个大才子。

    他两眼把崔老爷子望着:“老先生,您还读书吗?”

    崔老爷子摆摆手:“老了老了,不爱读书了,就爱下棋。”

    谢岩才辩论完,还没尽兴,正是思绪敏捷的时候,他一听就把“不爱读书”拆了。老先生以前是爱读书的。

    谢岩说:“我以后跟你下棋,你跟我读书!”

    崔老爷子坐到马车上,他儿子给他支着车帘,说:“打了小的,还要打老的。”

    谢岩笑道:“你们可以一起打我。”

    他真是不舍得,马车上路了,他还往街上追着走了一段。

    真是畅快。

    京城随便一个读书人都好厉害。

    幸好乡试是省考,不用跟京城的书生一堆考试,不然他可怎么办啊。

    谢岩没尽兴,很兴奋。

    回了学舍,他连着写了一个多时辰,把今夜辩论的话都记下来。大差不离的,是那个意思,留待日后翻阅。

    在晨曦的微光里,他伏案提笔,把他这一刻的心情记录,与陆杨分享。

    他很后悔,要是他脸皮厚一些就好了。

    京城路远,难得一见,那不是还能写信吗?写信聊一聊也行啊。

    要是陆杨在,肯定不会错失机会。

    哎!

    离了夫郎,他可怎么过啊!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