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290-300(第19/25页)

偏向场地内部,这说明她对跳跃的控制是很强的,不需要为了进入轨迹而顾忌其他。”

    搭档:“不过话说回来,就丛澜那个起跳的出人意料,她确实不需要考虑这些,编舞师应该很喜欢她。”

    孙娅然看了一眼路线图,又笑了一声。

    搭档:“怎么了?”

    孙娅然:“你看见旋转的标识了吗?跳接燕式在裁判席跟前。”

    两个长边,一处是裁判席所在,丛澜的燕式转就在他们眼前,没有放在正中间,而是更接近裁判席的冰面。

    【草,孙姐不提我还真没注意】

    【hhhhhh我就说澜澜记仇】

    【sc上好像没有这么靠近长边裁判席,这个就差怼他们脸上了】

    那也没有怼他们脸上,不过是短边长度30m,她在接近裁判的三分之一处而已。

    路线图上若有两个大概长度一致的弧线,用压步滑出来,和用衔接编排的单足步伐滑出来的,显然,它们所要耗费的体力截然不同。

    由此带来的观感更是不一样。

    而压步可以提速,单足步法串一般是不太有压步这样的速度的。

    “丛澜的滑速很快,最高时速达到了27.1km/h。”页面右下角出现了一个速度的估算。

    【大概就是压步提速的时候吧,感觉是起点周围】

    【前面有选手的瞬时速度是26,我当时还觉得好高,原来蓝莓可以这么高】

    【24的那个就已经很快了,没想到还能有上27的,这是什么人啊】

    【头一次直观感受到了澜妹的滑行速度到底有多快】

    【我已经头皮发麻了】

    在3A的高远度出来以后,大家就“嘶”的一声,难以置信的同时却又带着“不就这样吗她可是丛澜啊”的理所应当。

    相反的两种情感汇聚凝结,矛盾里藏着和谐。

    至此,技术回放期间的一些简单数据,全部披露完毕。

    ·

    画面切回KC区,丛澜正在喝水,见镜头怼到了跟前,还“嗯?”了一声。

    见后方的摄像师在笑,她这才意识到原来技术回放结束了。

    孙娅然没有停下,她笑着道:“我觉得通过刚才的数据,可以感慨一句,不愧是世界第一女单。”

    【世界第一恐怖如斯!!】

    【3A杀麻了真的】

    【今天好长知识啊】

    孙娅然:“好的,马上就到出分的时间了。让我们期待一下,花滑历史上第二个全满贯女单选手,蝉联四届大奖赛总决赛、三届世锦赛、两届世青赛冠军,我们最珍贵的冬奥女单金牌获得者、三大分数世界纪录创造和保持者,丛澜,在2016/17花样滑冰中国杯大奖赛分站赛上,将会获得怎么样的短节目分数。”

    【姐这一长串念下来累不累】

    【还有两届世青赛冠军!】

    【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不破个纪录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够呛,上赛季真的已经把短节目刷爆了】

    【这得是丛澜自己坑了丛澜啊,叹气】

    连上技术回放,等待的时间不算长也不是很短,不足两分钟。

    丛澜冲着镜头挥挥手,现场引发了一阵狂叫。

    于谨在一边看着她笑,茱迪的眼神也特别的妈妈粉。

    短节目得分87.86,其中T分50.75,里面的GOE总分是11.1,P分37.11。

    丛澜短节目的构成分,均是女单目前最高分。

    排第二的是大鹅家女单卓雅·塔蒂亚娜,她在丛澜之前的第四位出场,短节目得分69.20,很不错的分数。

    【3A加满了嗷嗷嗷嗷嗷】

    【这样的高远度滞空时间不加满才稀奇啊】

    【我将把这个数据永存】

    【诸位,看到了吗,以后没有这样的高远度就不要跟我说谁的3A绝美高飘远了】

    【满分的门槛,piaji,给了】

    ·

    紧抓热点的媒体们当然不会错过WINGS数据这一个看着就爆的话题,丛澜刚一来到混采区,就被一堆人抓住,十几个话筒递来,还有许多的手机、录音笔。

    他们想问的有很多,特别是对于这个系统的看法,刚才结束的冰舞和女单选手,就被挨个问了个遍。

    丛澜直接装傻:“是吗?我不太清楚,现场并没有看到转播画面。可能是转播方做的吧!”

    媒体们:“……”

    你再装!

    丛澜:“我觉得很好,将花滑数据化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技术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辅助裁判组展开工作。

    毕竟一整个比赛下来,时间长任务重,对裁判组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花滑技术动作很多,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构成也比较复杂,像是一个跳跃,需要在一两秒内判定它的种类、评判进入滑出、研究轴心、细查落冰姿态……而且一共有七个等级,这样的话在评分的时候又要依照更细节的规则,来给出分数。时间紧,考验深,裁判组确实很累,要是出错就不好了。

    还是依靠科学技术更稳妥一些。”

    媒体:“那你觉得以后AI可以代替裁判进行打分吗?”

    丛澜见识过AI的发展,她也知道疯狂投喂自我学习之后AI能有多厉害,尤其是她自带虚拟空间,WINGS这些粗浅的内容在里面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而已。

    “为什么不可以?相较裁判,AI可以做到一秒内构建模型解析技术动作,只要愿意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就连艺术性都可以框定范围让AI自我学习进化,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她道。

    媒体呆住了。

    丛澜:“排球网球赛场可以引进鹰眼系统,花滑赛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鹰眼?这技术并不算多难。”

    就是贵而已。

    ISU穷逼罢了。

    而且ISU不搞这个的一点很简单,真要是让AI来做裁判了,那这群人怎么使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

    于谨在一边感慨:孩子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瞧瞧,这一通叭叭的,多损呐!

    ISU派出来的裁判要是真的都这么大公无私、兢兢业业,怎么可能会骂得坟头草都百八十米高?

    丛澜不知道裁判乱打分吗?

    她当然知道。

    她就是故意的。

    但她这话说的很冠冕堂皇,还特别的为ISU着想,多么善解人意一选手,不夸两句过得去吗?

    末了,丛澜还一副特别期待的样子:“所以我的数据如何?你们见到了吗?你们觉得AI技术未来有可能被引入到国际滑联督办的赛场中吗?”

    媒体们:“……”

    你数据很好,我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