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30-140(第29/32页)

起走。

    纪元是比他年纪小,两人的官职也确实同级。

    但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啊。

    纪元一眼看出这人的性格,心道,这确实少了麻烦事。

    大家相安无事好好发展,难道不行吗?

    幸好这是个拎得清的。

    新路通车这日,纪元,镇南关新知州,乃至昌盐郡,永临县县知县。

    以及府城工司的叶大人,戴罪的程大人。

    还有本地的不少官员,统统到场。

    十一月的滇州府宁安州,依旧天高气爽,云彩漂亮得不可思议。

    通车。

    正式通车。

    本地不少歌舞更是欢快。

    如今的百姓们,很明白这条道路的意义。

    纪大人都说了,要想富,先修路!

    他们修了!

    围观的人当中,还有一部分罪犯,这些罪犯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辛辛苦苦修好路,还要被拉过来看,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那些被雇来修路的百姓们也在看。

    他们则是高兴的。

    自己修出来的路,看起来就是漂亮整齐。

    而且,他们还靠着修路给自己买牛买物件呢。

    既然有物质奖励,还有精神奖励,他们看这条路,就跟看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罪犯们扭过头。

    如果他们当初不犯错,不那么欺压当地百姓,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可他们都知道,等着他们的,还有两条路要修。

    对这些人来说,既没有精神奖励,更没有物质奖励,未来好像一片迷茫,不管做什么,都是在替别人打工。

    其中一家人冷笑道:“知道我们当初的感受了吧?”

    “辛辛苦苦做事,还不是替你挣银子?”

    “你们就该吃吃苦!”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以前百姓们吃的苦,全都报应到他们自己身上!

    现在普通百姓的前途一片光明。

    而这些罪犯们,活着一日,就要干一日的活!

    各地百姓看着这些人的惨状,当地的大户们同样心有余悸,根本不敢露头。

    大户豪绅们现在最是害怕。

    如果有一点不对,就会被当地百姓,以及伐木会告到衙门。

    而衙门遇到这种事,肯定不会给他们留情面。

    如果全家都被关押,同样是要做这种苦力的。

    想到这,娇生惯养的豪绅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头缩到壳里。

    面对当地百姓,甚至自家的仆从,都要和和气气的。

    整个宁安州,乃至镇南关的风气,似乎都在一点点转好。

    一些在本地的官员们或许能察觉到变化,却也说不出什么。

    新来的张将军等人,以及镇南关的新知州等人。

    则惊叹这两地的情况。

    他们都是做过地方官的。

    像这两地这种情况,天齐国里都没几个。

    这两个地方,甚至接近于圣贤书里说的国泰民安,民风淳朴,积极乐观。

    这么想着,大家对纪元更热情了。

    他们都相信,纪大人绝对前途无量,跟着他做事,肯定没问题!

    宁安州到镇南关的道路通车。

    东边昌盐郡,西边永临县两地急不可耐。

    总该轮到我们了吧?

    也别明年了,就十二月开始,可以吗?

    这路早修好一天,就能多赚一天的银钱啊。

    旁边的罪犯们满头问号。

    他们也是人啊。

    不让他们休息的吗?!

    他们的想法没人在意,就像他们之前根本不在意普通百姓的想法一模一样。

    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痛不欲生。

    纪元点头:“好,那就准备准备,开始修第二条,第三条道路。”

    修路。

    培育良种。

    一起做!

    反正他手底下的人越来越多了。

    应该忙得过来?

    第140章

    第140章

    种田最重要的几件事。

    土地, 肥料,种子,灌溉。

    每一样拿出来, 都能长篇大论, 写著作等身的文章。

    当地情况, 纪元已经很了解了。

    土地, 灌溉,乃至肥料,都在慢慢发展。

    如今,终于轮到种子了。

    要说从古至今的农业发展,已经几千年的历史。

    如今常见的粮食,在最开始的时候, 也不过是杂草一般。

    经过长年累月的驯化,终于有了大家熟悉的模样。

    纪元一直认为滇州府发展潜力巨大,就是因为本地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气候的适宜。

    这样的气候, 也为接下来的育种, 提供绝对有力的支撑。

    前两年还好, 纪元还觉得慢慢发展也不错。

    估计是距离自己离任时间不到两年,他只觉得事情紧急起来。

    正好指挥使张将军过来,再加上镇南关也有了新知州。

    即使宁安州大部分事情,刘同知都应付得过来,他干脆守在官田附近,只恨不得在附近搭个小屋住里面了。

    以前大家想找纪知州, 还不知道他去哪忙了。

    现在只要提起来, 便道:“纪知州肯定在官田附近啊。”

    而他身边,除了柴烽之外, 邬人豪被调到张将军身边,张将军也是喜不自胜,觉得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

    安大海更是不见人影,他现在俨然是附近几地牲畜专家,直接提高本地牲畜养殖的水平。

    纪元面前站着的,基本都是当地厉害的老农,以及负责官田的小吏。

    这些官田的小吏们只觉得压力极大。

    您堂堂一个知州,为什么亲自来种田啊。

    看看您身上的光环,您不觉得这样做屈才了吗?

    外面不都说,读书人傲气得厉害,您怎么不一样啊。

    特别是刚被调过来的官吏们,每次看到他们知州大人,他们纪状元穿着短打,撸起袖子干活,就觉得没眼看?

    您都是读书都读到顶峰了。

    这样不觉得有辱斯文吗?

    无意间被纪元听到,纪元也只会说一句:“怎么?你不吃饭?”

    吃啊,但不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