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30-140(第28/32页)



    至于滇州府府城知道这件事后的反应?

    要什么反应。

    人人都想当天齐国的子民,这事还用多说?

    四五千人而已,安置好就行。

    倒是镇南关的新知州要来了,听说新知州还带来宁安州的新令,这事值得关注。

    话说这么说,本地知府却是很信任纪元的。

    相信他能处理好。

    镇南关的新知州一路也是跋山涉水过来,这个新知州一路连连叹气。

    分哪不好,分到滇州府。

    路上的奔波之苦,真是不能说。

    好在镇南关有橡胶的买卖,火遍整个天齐国,只要经营好这个买卖,想来四年后的考核,总能去个合适的地方。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如今镇南关的代知州纪元。

    橡胶买卖他一手做起来,以后肯定要仰仗他。

    这位纪状元,本来就名噪一时。

    本以为到了滇州府,便没了出头之日,可人家不管去哪,好像都能成功。

    新知州打定主意抱纪元的大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镇南关的变化不会太大。

    朝廷肯定也考虑到镇南关的特殊性,派这样性子的官员过来,也是给纪元打下手。

    纪元自己都不知道,他那么受朝廷重视。

    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官田里忙碌。

    占城稻的重要不用多说。

    可如何种,是个问题。

    纪元知道本地的气候条件,说出可以按照一年两季的种法。

    大概就是,本年的十二月种下,次年三月收获。

    三月收获之后,正常的土地可以种上平常的稻子,依旧是三四月种植,八九月收获。

    但是按照纪元的意思,他要划出大部分的官田,直接一年多种。

    他要在今年的十二月,次年的三月,五月,六月,分别种植。

    那就需要至少留出四块耕田。

    同时,十二月的水稻会在次年三月收获,而这块土地等到三月下旬的时候,立刻用新收获的稻种继续种植。

    三月下旬种,六月下旬收获。

    七月继续种,一直到十月收获。

    等到明年十月收获的稻种,大概就是培育了三季的优质稻种了。

    这种种植方法,所有人闻所未闻。

    如果说之前官员们做事非常卷,那现在卷的,就是这些土地了。

    土地,肥料,水源,甚至人力,都需要成倍地投入。

    按照纪元的意思,随时准备好肥力足够的土地。

    如果其中某块土地肥力不够,那就即时更换。

    说白了。

    要不惜一切代价,一切人力物力培育出优质的占城稻。

    同时稻子的培育方向也有要求。

    更抗虫病的,更耐涝,耐旱等等。

    负责官田的小吏奋笔疾书,人都傻了。

    他做不到啊!

    他真的做不到!

    这事情也太多了!

    知州大人出去一趟,怎么抓着官田不放啊。

    纪元自然知道,他提出的要求非常苛刻。

    但他必须这样做,留给他的时间不太多了。

    必须在他调走之前,把占城稻培育出来。

    “放心,我已经向知府请求,会填充本地农司的人手。”

    “官府今年的银钱,也会多拨给农司。”

    “只要能把这个稻种培育出来,你们便是天下百姓的救星。”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这可是占城稻。

    一定要说的话,这三个月就长成的稻子,口感自然很一般。

    但如今,不是可以挑剔粮食的年代,只要有得吃就不错了。

    纪元一头扎在农司里面。

    宁安州其他六司也着手建设。

    以前的宁安州衙门人少,如今却要一一填充。

    他们这里,也越来越接近“正常”的州府了。

    宁安州的州学第一批招生,却早早结束。

    程亦珊的能力自不用说,她编写了本地蒙童的教材,还把官话也提上日程。

    如果出去考学,官学是肯定要会的。

    宁安州如今近三十万的人口,第一年州学招生,竟然也招了一千多人。

    这样的数量已经可以了。

    毕竟是头一批。

    考虑到路途远近,再考虑到各家的情况,头一年招生就有一千多,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再说州学也只是个开始而已,后续鼓励私学,私塾,书院,以及下面的官办学校,才能让更多学生有学可以上。

    从化远三十九年六月,纪元他们一行人来到宁安州。

    到如今化远四十一年十一月。

    此地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在十一月里,同样有好事发生。

    宁安州通往镇南关的新官道,修好了!

    正式修好了!

    四辆马车可以并驾齐驱的宽阔道路,终于建成!

    正式通车之前,镇南关的新知州正好过来。

    这新知州对纪元十分客气。

    毕竟镇南关所有事情井井有条不说,纪元放权也放得很利落。

    张将军甚至还拍了拍他,说自己刚来的时候也一样。

    一样?

    也是,张将军跟自己没来之前,镇南关,宁安州的军务政务,都在纪元手里抓着。

    这也是朝廷那么快派人过来的原因。

    估计都没想到,纪元那么轻易放权,丝毫都不留恋。

    纪元自己都没想那么多。

    他身上的事情可太多了。

    宁安州各司调整,再补充人手。

    以及把镇南关一些秀才小吏给调过来,既是给新知州腾位置,也是为了给宁安州衙门补充官吏。

    放在之前,这些官吏或许不想来宁安州,现在不同。

    现在的宁安州跟镇南关已经没什么不一样了。

    甚至因为宁安州的知州是纪大人,他们更愿意跟随过来。

    有了足够的人手,农司那边堪称可怕的种植任务一层层分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

    总之,培育出优质的稻种,就是大家的本事,也是大家的功绩。

    衙门工司诸人,则在验收道路。

    终于在十一月初六这日,新路正式通车。

    镇南关的新知州,甚至早早过来,陪着纪元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