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60-70(第19/27页)

们来代替部分粮食果腹,交粮的时候还是稻麦。也没那么多的地种这些,收多了也卖不上价。”

    “那官府也可以上奏朝廷,或是从其他未受灾的县买啊。”弘历问道,“老人家可有去县里看看?”

    “哎,县里也没法子啊。不瞒两位公子,咱们这县令大人,老朽自觉是个好的。不增派徭役,差役收粮时也只让收平斗,以往都得冒尖儿。”

    老翁似乎意识到,弘历、弘昼可能是朝廷派下来暗访的,先给自家县令说了几句好话,接着道,“蓟县和云梦县活下来的灾民,逃到咱们淇县的不少。县令大人又是给搭棚屋,让他们有块睡觉的地,又是找大户募粮施粥。就怕他们什么都没了,冲进县城抢,县里这些日子都不让进的。公子之前不是问,为何外头没看见收拾田地的人?外头有灾民,哪敢出去呢?村里晚上都要巡夜的,就怕有灾民进了村子,再给一家子最后的活命粮给偷走了。”

    弘历、弘昼对视一眼,直奔县城。

    临近县城门口,果然一路都是草棚。天热,草棚只打了四根桩子,盖个顶,防着人被晒晕了。

    他们带着六辆马车,棚子下坐着的躺着的,都扭过头紧紧盯着,贪婪的、渴望的、愤恨的、麻木的……

    侍卫们亮出了兵刃,紧绷着身体,恶狠狠的盯着周围。

    弘昼浑身不适,肃着脸目视前方。他知道这些灾民不敢轻举妄动,脊背仍然一阵冰凉。

    侍卫上前亮了腰牌,门口的守卫冲里喊一声,恭送他们一行进城。等人都进去了,城门立刻关上。

    城门一名守卫飞奔回去报信,淇县县令万文康急急忙忙迎出县衙。

    万文康看起来不到四十岁,国字脸,眼底乌青胡子拉碴,身上的官服看起来有几天没换了,下摆处都是泥点子。

    他不认识弘历、弘昼,但这两位有皇家侍卫护着,绝对是皇亲国戚。

    到了内堂,弘历亮出金印,万文康扑通一声跪下,头磕得砰砰响,“卑职淇县县令万文康叩见太子爷、宝亲王!”

    有救了,有救了!

    城外的灾民有救了,淇县百姓有救了!他这个县令之位保住了。

    万文康再抬起头时,涕泪横流,“卑职上奏几次开粮仓,知府巡抚总督大人无一人应允。”

    太子爷和宝亲王都到淇县了,河南是什么情况,他们定是也都知道了。

    这会他也不怕状告上官的后果,再不让开粮仓,不是他违抗上令,就是灾民哄乱。轻则头顶乌纱帽保不住,重则全家流放。

    紧接着,他又说了蓟县和云梦县的情况,和那位老翁讲的差不离。灾民一路逃过来,消息都散开了。

    弘历肃着脸听完,冷冷道,“蓟县和云梦县县令呢?”

    如此大的雨,不能早疏散百姓,是为失职。

    “蓟县县令在抢修河道时被洪水卷走,云梦县县令组织灾民撤离,没,没能跑出来……”

    弘昼拉拉四哥的袖口,这样的天灾无法预料,百姓舍不得家业,县令想要动员全县撤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弘历压了压心中的躁郁,开口道:“开仓放粮,需要什么物资,列个单子,孤叫人快马上报朝廷。”

    万文康喜极而泣,再次叩头,大声道:“微臣替淇县和灾民谢主隆恩。”

    不等弘历伸手搀扶,万文康已经一骨碌爬起来了,挂着眼泪的脸颊上堆满了笑,讪讪道,“太子爷您看,上报朝廷,朝廷再发下物资,这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不少。您看看这样行不行?微臣先叫人到受灾轻的县买薯种大豆和菜籽,早一天种下去,早一天收上来不是?”

    弘昼眯了眯眼,是个人才啊,顺杆爬的速度忒快!

    见弘历看过来,他忙垂下头,继续道:“赈灾的粮食不能白发,微臣领着灾民中的青壮,往蓟县那边收拾过去。淇县的百姓若是愿意,每日管两餐饭,也可以跟着收拾,您看成不成?”

    不管两位主子懂不懂,这可是千载难逢表现自己的机会。万文康这会只恨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脑子里蹦不出一个个好主意来。

    弘历点头:“万县令能主动担当,甚好。”

    没有将灾民推脱出去,还敢往蓟县那边收拾,是个上进的。

    万文康飞快的抬头瞄他一眼,又迅速垂下头去,小声道:“就是淇县账上没银子了,粮仓里的存粮也不够这么支应的……”

    “银子孤先支给你,粮食朝廷也会下发,预算先发给左都御史朱轼过目,皇上让他负责此次河南赈灾。”弘历拍拍万文康的肩膀,言辞威严:“好好干,账目要清清楚楚,别叫孤失望。”

    言下之意,好好干有官升。若是账目上有猫腻,敢辜负了他这个太子的好意,当心项上人头。

    万文康激动不已的表了一番忠心,跟着小圆子出去取银子。

    第68章 第 68 章

    “年羹尧居然连个县令都不如!”弘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怒道,“灾情如此严重,他居然坐视不理。”

    弘昼给他倒杯茶, 拍拍他的胳膊,“消消气,他眼下又不在这, 你发火给我看?”

    弘历拿起杯子一饮而尽, 仍然怒气冲冲, “赈灾又不用他出银子,他就眼睁睁看着百姓熬日子?此时不管, 怎么过冬日, 明年呢?明年再叫朝廷赈灾?”

    他本是一句气愤的话,谁知弘昼点点头,淡然道:“不出意外的话,年羹尧今年年底就会回京, 升任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继任的河南总督敢告他的状么?证据呢?只要在他任上没发生民乱, 就不能说他赈灾不利。”

    弘历稍微冷静下来了:“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开粮仓,不顾外头灾民的死活。”

    “其一,蓟县和云梦县直接死在洪水里的人应该不少,后面死的这些,加进去就是。反正这一时半会也统计不出来人数。其二,他完全可以上报朝廷, 说开了一部分粮仓, 只不过这粮是卖给了粮商, 还是发给了灾民就不好说了。

    我若猜得没错的话, 他先隐瞒灾情,只要没有民乱, 就先吊着灾民一口气。等到继任者来了,灾民忍了足够久,忍无可忍起了暴动,更能显得他能干来。”

    弘历冷冷道:“但咱俩来了,咱俩亲眼所见,灾情严重民不聊生。孤定要回去参他渎职,枉顾人命!”

    弘昼叹口气,“你参不了他。外头有灾民因他不开粮仓饿死了么?你怎么知道是饿死的而不是病死的?被洪水泡了几日,本来就容易生病。

    他可以说是他治下乡绅自动要求先施粥,显得他教化出色。河南的乡绅豪强们经历了田文镜那一遭,这会绝对都只说他的好话。

    其二,他可以说眼下灾民没法回蓟县和云梦县,若是吃得太饱,有了力气,容易生事,对其他县城百姓是个大大的隐患。随意举出两个例子就行,你看那个老翁的村子都要日夜巡逻了。青壮白日也不敢离家去耕种,就怕家中老弱受了欺负。灾民,九死一生活下来的灾民,其中不少是孤家寡人的青壮,最是容易突破人性。”

    弘历目瞪口呆,他敢肯定弟弟在胡说八道,但他不知道如何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