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60-70(第15/20页)
操作。
就是未来到底是诞生一个疯狂的生物科学家还是傀儡师机关师,就不好说了。
【如我所料,紫禁城的血气冲天,怨魂无数,黑压压的,也难怪每个皇朝越往后子嗣越是单薄,皇帝越是短命。
这纯属祖宗造孽,子孙还债。
嗯,用子嗣和寿命来还那种。
我唤醒了所有懵懂茫然的鬼怪。
我见到了各种各样姿态的鬼怪。
我看到了封建王朝帝王一句话就杀死的一大批人,看到了帝王道貌岸然的背后冷酷无情草菅人命的真面目。】
“谁说不是,皇帝一句诛九族,多少人人头落地。”
洪武大逃杀后,不少大臣家族人头滚滚,平民百姓或者小官小吏哪怕没有被杀,看到每日大量的砍头杀人,难免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就连那没根的阉人,都可以搜刮地方,祸害战场,还不是帝王的意思。”
嘉靖年间,喜爱修道炼丹、也喜爱金银珠宝的嘉靖皇帝,放纵太监在地方搜刮财富,太监甚至为了敛财选择盗墓,在当地被无数人唾骂。@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何止是皇帝,书生考不上科举,还可以阉割后入宫当太监,当了太监权势在握不老实,非要为祸一方,害国害民!”
土木堡之变后,王振被文武百官唾骂,也被全天下人记恨,他的同党太监,在朝堂之上被愤怒的文臣活活打死,但在民间这种愤怒依然没有消散。
“那些大官身边的管家,妾室不知道哪门子的亲戚,不也是嚣张的很,霸占土地的,放高利贷的,强抢民女的,哪里少了。”
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的娘家人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为祸一方,但是万历皇帝偏偏对之无比纵容,甚至还要扶持郑贵妃所生的孩子当皇帝。
无数的骂声,在明朝各个朝代、各个时空响起。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是来自百姓的失望,百姓的愤怒:
“帝王无德,下面才有蛇鼠一窝!”
“可惜,我大明没有贞观之治。听说太宗皇帝在位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大明倒是有玩蛐蛐的、做木匠的、修道的。哼。”
除了皇帝,还有贪污到极致的权臣。
都说严嵩贪,斗垮了严嵩的首辅徐阶,同样贪的厉害。
据明朝吴允嘉所写、专门记录严嵩抄家时财产的笔记《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被抄家时,抄出净金共重13171两,纯金器皿共3185件,重11333两;净银213478两……家具光精美华丽的床具就有640件……(1)
而且因为严嵩严世蕃两父子喜欢附庸风雅,还有无数值钱的字画、典籍,无法用价值衡量。
徐阶的家产则包括四十余万亩的田产,仅在苏、松地区就多达二十四万亩,每年收租谷就达一万三千石,敛银九千八百两。
贪污如此巨大的数目,还被明人评价,贪污不如正德年间的宠宦刘瑾、宠臣钱宁、江彬之流。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贪的是谁的钱财?是民脂民膏。
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皇帝自己昏庸爱钱、宠幸势力小人,大臣也一起欺上瞒下、贪赃枉法,最苦的就是被层层盘剥的百姓。
【我看到面色惨白但是嘴唇发黑的女鬼,她们是太祖皇帝的后妃,因为殉葬被毒酒赐死;
我看到舌头吐得老长的吊死鬼,她们也是皇帝的后妃,因为殉葬被赐白绫吊死;
我看到衣着华丽、容貌年轻的女鬼,却是短命的公主,出嫁后过得不好,怀念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宁愿死后回到不自由的深宫;
我看到不到我大腿的小女孩,那是小小的皇家公主,在重男轻女到极致的明朝,公主自然没有皇子受重视,哪怕是公主的死,也没有皇子的死受重视。
我看到浑身泡的浮肿、面目模糊的女鬼,她们是宫中的宫女,得罪了人被塞进水井,死的无声无息,死的不明不白;
我看到表情惨然、对所有男性极为害怕的女鬼,她们是被贵人赐给太监做对食的宫女。
没有人在意她们愿不愿意跟太监做夫妻,也没有人在意太监是不是个有良心的好人。在这个太监光明正大上青楼的权宦时代,宫女被权宦虐待而死根本不叫事。
我看到又瘦又苍白的女鬼,细的像一根筷子,瘦成这样,却也是宫女。
她们是被嘉靖皇帝压榨、用药物逼迫她们日日来葵水以炼丹的宫女,流得是血,但是却只被允许吃桑叶和露水,最后憔悴虚弱,衰竭而死;
我还看到浑身血肉模糊、上下没一块好肉的女鬼,她们是嘉靖皇帝暴戾打杀的宫女,是被压榨的忍无可忍后发动宫变、却失败被凌迟处死被株连九族的宫女!】
民间听到这些惨死的女鬼死亡原因,一个个炸开了锅。
宫里又要选宫女了,肯定是前面一批宫女死太多,需要从民间补充,再补充进去不又是一死!
他们才不要让自己女儿进宫送死!
“我就知道后宫不是个好去处,咱家女儿坚决不能去那吃人的地方!”
“陛下要选宫女是要未婚的,赶紧让女儿招赘!”
“女婿穷点不要紧,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只要不进宫还有救,进宫里死在里面我们都见不到最后一面!”
“丑点也不要紧,哪怕是假结婚也先把眼前这关糊弄过去!”
不说多疼爱女儿,但凡正常点的父母,哪怕有轻微的偏心,也不会希望自己女儿送命。把自己女儿当儿子奴仆的那种极端,明显是脑子不正常的,不提也罢。
明朝选宫女不是清朝选秀女一样,强制性的有大选小选,时间规律和出身地位等也不如清朝严格,随意性比较大。
明朝将选宫女称为“选淑女”,看品行、年龄,而且并不限制门户。所以宫女里有官宦世家的女儿,也有来自民间百姓的女儿。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有敕谕,要求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府及浙江、江西布政司:“民间女子年13以上19岁以下;妇人30以上40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
也就是说江苏、浙江、江西三省范围内13~19岁的女孩子,30~40岁无夫妇女全部在被选之列。
这里没有出身的限制,涉及三个省士农工商所有的家庭。以后各朝皆以此例在全国各地选女子充后宫(2)。
但是百姓并不愿意入宫,每逢“选淑女”时,百姓惊慌失措,甚至看到衣着华丽的外地人就怀疑是皇城来的人。
永乐皇帝迁都后,又开始害怕北京来的口音。
隆庆年间,江南谣传要选淑女,顿时把未婚女孩和父母急的不行。
家中有待嫁女儿的,父母长辈等在门外守候,与宋朝的榜下捉婿一般,只要有男人从家门口过,直接把人拉进去拜堂成亲入洞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