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 180-196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朕要搞基建》 180-196(第10/25页)

卖马的地方,这里栓了十多匹马。

    买马也是个技术活,远看一张皮,近看四肢蹄,一匹马的好坏,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来。健康的马皮毛光滑,身材匀称,个头高大。

    其次看四肢,腿是马最重要的部位之一,马腿要有力量,马蹄子没有残缺,才能算是一匹合格的马。再牵着遛一遛,骑上走一走,这匹马的好坏基本上就辨别的差不多了。

    赵骁是看马的行家,他在军营里几乎日日都与马匹打交道。

    一眼就看中了一匹枣红色的母马,这匹马通身都是枣红色,只在马鬃上有一些白色的杂毛,看起非常隽秀。

    两人上前询问,马贩子立马给赵骁竖了个大拇指。“这位爷好眼力,这匹马可不是普通马,它爹是大宛的种马,它身上可留着汗血宝马的血统嘞。”

    赵骁捋了一把马鼻子,小马亲昵的蹭了蹭他的手心,性格也十分温顺。

    “它多大年纪了?”

    “刚两岁!要不是家里牲口太多,我都舍不得拿出来卖!”母马两岁半就能繁育了,通常马贩子都会繁育一次再卖,能增加不少收入。

    宋玉竹也摸了摸马背,他对马了解的不多,不过这匹马确实比旁边的看着都漂亮。

    “喜欢吗?”赵骁询问。

    “嗯,就它吧。”

    马贩子喜笑颜开,没想到刚出摊就碰上一桩大买卖。

    “二位爷,这匹马的价格贵一些,要七百两银子。”

    七百两要的不算贵,这匹马若是拉到上京,少说也能卖上千两银子。

    赵骁打开包裹取出银票递给马贩子。

    马贩子结过银票有些不放心,毕竟这两人看着面生,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加上身上打扮也有些寒酸,不像是一下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人。

    宋玉竹看出他的顾虑:“你若不相信,可以去附近的银行里验验真假,然后我再与你立个字据。”

    “哎呦,那真是再好不过了!”马贩子连忙招呼自家伙计过来看摊,自己则跟着宋玉竹和赵骁去了附近的银行。

    宋玉竹还是第一次来银行,从外面看跟普通的商户差不多,一块木质牌匾,上面刻着大启商行四个大字,下面还有编号第一百四十八分行。

    走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干净宽敞的会客厅,旁边摆着五六把椅子,方便等候的人休息。

    侧面就是银行的柜台,跟现代的银行大同小异,都是专门垒起一间屋子,外面用铁栅栏和大块的玻璃窗相隔,办理业务或者取钱都在玻璃窗外交流。这种方式有效的阻挡了匪徒抢劫银行,就算对方砸碎了玻璃,还有铁栏杆拦着,劫匪也进不去。

    马贩子把这七张银票递给立马的柜员:“劳烦帮忙看看,这银票是真是假?”

    里面的人接过银票检验了一遍递出来:“都是真的。”

    “多谢,多谢!”马贩子赶紧接过银票,走出了银行。

    接下来再签个字据,这桩交易完成了,正当他们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听见前面不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

    “不好了,出人命了!”

    遇上这种事宋玉竹不可能坐视不理,“快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一行人连忙朝前面跑去,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堵的密不透风,赵骁凭借一身蛮力,硬是给宋玉竹挤开一条路。

    走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一个中年妇人,旁边还跪坐在一个半大的孩子不停地哭泣着。

    说来也巧了,这二人正是当日在火车上碰见的母子俩,只不过上次救的是孩子,这次换成了大人。

    宋玉竹走上前探了探妇人的鼻息,又翻了翻她的眼皮,应该是忧思过重加上没吃东西,身体虚弱晕了过去。

    小孩认出宋玉竹,拉着他的袖子祈求:“恩人哥哥,求求你救救我娘吧!”

    宋玉竹道:“别担心,你娘没有大碍,先扶她去附近的客栈休息。”

    小孩犹豫半晌摇摇头:“我…我们身上没有钱了。”

    “没事,我们先帮你们把钱垫上。”

    赵骁把妇人扶起来背到附近的客栈,喂了些水,妇人呼吸平稳了些,应当是睡着了。

    回到大堂宋玉竹又朝掌柜的要了四碗面,刚好他跟赵骁半天没吃东西了。

    那孩子跟在两人身后,看着桌上的面咕噜咕噜直咽口水:“我能吃吗?”

    “当然可以,这就是给你和你娘点的。”

    “谢谢恩人哥哥。”小孩颇有礼貌的起身给二人行了礼,然后拿起筷子秃噜秃噜的吃了起来,看出这孩子饿坏了,一大碗面转眼就吃见了底。

    宋玉竹道:“吃饱了吗?没饱把这碗也吃了。”

    小孩摇了摇头:“我不饿了,这碗面给娘留着。”

    倒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宋玉竹拍拍的肩膀:“没事,你先吃着,等你娘醒了我再让店家给她煮碗热的。”

    他这才犹豫的端起碗,不一会又吃光了,这次应当是吃饱了,捂着嘴打了个饱嗝,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谢谢两位恩人哥哥。”

    宋玉竹上下打量着这孩子,记得在火车上时,他们母子二人穿的衣服是绸缎,看起来家境不错,怎么现在换成了布衣还沾满了尘土。

    “你们可是遇上什么困难了?”

    这孩子小小年纪口齿倒是伶俐,把那日下了车后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我叫邓仲,这次与娘亲来杭州是找我父亲邓方圆的,他在外经商三年未归家,虽然每年都会寄回银两,但我实在太过思念父亲,所以娘亲决定带我来找他。”

    母子来的时候身上是带足了盘缠的,下了火车乘坐马车按照父亲之前留下的地址去寻找。

    结果找到地方,发现那里并没有父亲,而是一处女娘的别院。

    妇人上前打听,那人却说不认识什么邓方圆,然后便把门插上了。

    妇人带着儿子站在门口久久缓不过神,二人第一次出远门,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相公心下已生退意。见天色已晚,妇人决定带儿子在这住一宿,明日便去买票回老家。

    没想到这一宿在客栈里,他们被人偷走了身上所有的盘缠!

    妇人觉得天都塌了,没了银子他们怎么回老家!

    去找客栈的掌柜的理论,掌柜的说她自己没管好银钱怪不得别人。妇人又带着儿子去报官,结果官府说他们无凭无据,不予立案。

    实在走投无路,妇人只好带着儿子去当铺,把身上的绸缎衣服当了,换成了普通的棉布衣衫。

    几百文钱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买回去的车票,没办法只能带着儿子继续找相公。

    妇人只知道相公是做茶叶生意的,便去城中的茶楼,茶摊上打听,半个多月过去了,身上的盘缠快花完了还是没能找到父亲。

    祸不单行,二人走街串巷打听人时,他们也被别人瞄上了。

    异乡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和孩子,即便把他们绑了也没人报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