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女配是阎罗(快穿)》 100-120(第24/30页)
正的目的。
第116章 圣母或恶毒(29)
对于弘晖来说, 他相信自己的阿娘能对付后院的所有女人,但是年氏的家人不同;若等着年羹尧得势后, 就是出于对年家的看重, 他的阿玛男主也会有意捧着年氏,这不是给阿娘添堵么。
已经知道了历史和剧情的发展,弘晖当然不愿意让阿娘堵心, 不如就趁着这次的机会抢了年羹尧的功劳,让他就好好做个四川巡抚就是, 川陕总督是轮不到他了。
反正他现在已经是皇太孙了,只要此战立下大功,安排个自己人做这个川陕总督,相信老爷子和他的阿玛男主都不会有异议;因而这次弘晖特意点了大舅兄跟随, 准备扶持本就能征善战的大舅兄上位总督一职。
到了西南, 弘晖先了解了战况和军队情况,很快便适应了统帅一职, 发起了几次反击战,都取得了胜利;怎么说上辈子是跟着阿娘上过几次战场的, 现在的这点战斗根本比不过上辈子的那些大战,对弘晖来说实在是简单。
他这样的轻松取胜,让那些暗中等着看笑话的人都打空了算盘,再不敢小瞧这位皇太孙;而弘晖也很利索, 几场打下来, 很快撤掉了几个不作为不配合的将领,都换成了他的亲信。
当然,既然是他的亲信, 都是跟着他很长时间的人, 有他的哈哈珠子, 还有老九、老十给他推荐的人;这些人跟着弘晖的时间长了,早被弘晖操练出来了,个个都是有真本事的,因而他提拔这些人上来还真没人反对。
至于年羹尧,就是没有老八和老十四的人联络,他在一开始就与弘晖对着干,先是反对弘晖的指挥,后来就是不配合;很快便被弘晖寻了机会发落,让他远离了战场,立功就更不要想了。
等到老八和老十四的人找到年羹尧说明来意后,年羹尧不是没有想过刺杀等手段,怎奈他的人连皇太孙跟前都凑不过去,还很快被暗卫抓住;弘晖根本就不担心这些刺杀的人,连审问都不审问,直接吩咐全部处死,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等他全部收服了军队的人心后,还有地方官员也都积极配合皇太孙的指挥,终于开始发动了全面反攻;原本历史上一直拖到雍正执政中期的西南叛乱,被弘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彻底平定不说,他还率军攻下了几个鼓动叛乱的异国,将他们的疆土并入大清版图,彻底解决了西南问题。
最后当然是他得偿所愿,经过康熙的允准,弘晖的大舅兄成了川陕总督,留下来收拾后面的事情,弘晖带领亲卫返回京城。
西南彻底平定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康熙龙颜大悦,在早朝上亲自赞许他有好圣孙,为大清的安定与壮大立下不世之功。
尤其弘晖的福晋富察氏在五十七年的正月诞下一对龙凤胎,康熙更是喜不自胜,越发觉得当初弘晖说的遇到太皇太后和先帝爷,两位说弘晖是最有后福的这句话就是预言,弘晖可真是皇家最有福气的孩子了。
龙凤胎啊,这还是爱新觉罗氏皇族第一例,这是何等的福气。
于是,弘晖还没有返回京城,关于他好圣孙的赞誉就传遍了京城,人们都翘首期盼,等着迎接这位好圣孙凯旋归来的身姿。
又是不世之功,又是龙凤胎嫡出子嗣,弘晖的地位已经稳如磐石,任是谁都不能撼动;弘晖的地位稳固,胤禛这个太子自然也稳固,老八和老十四就是再不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了。
等到弘晖回京之后,先去乾清宫见了老爷子,他也没隐瞒分毫自己的安排,将自己在战场上的一切都详细告知,也说了他为何要提拔那些人的原因和他们立下的功劳。
对于他说的,康熙早就知道了,毕竟弘晖身边的暗卫和亲卫都是康熙给他安排的;别说,康熙还真不怀疑他分毫,因为他想做什么从来都是坦坦荡荡告知,如今的康熙最喜欢的就是弘晖对他的坦诚不作伪。
一年没见这个孙子,少了他的陪伴,康熙很是适应了一段时间;要不是念及他还没见过自己的一双儿女,肯定是要留他在乾清宫住一晚的;就这,康熙还是留了午膳后才放他去了宁寿宫,让他在府里歇息两日,到时抱着孩子再进宫住两日,也让太后和苏麻喇姑高兴几日。
到了宁寿宫,自然是被太后和苏麻喇姑拉着好好看了几圈,又听说他没受伤,两位老人家这才放心;然后就是夸赞他的福晋好,一举为他生了龙凤胎,让他早些回府看看孩子,过两日抱着孩子来看看。
回了太子府,又是一番热闹;胤禛现在对这个嫡长子是再满意不过,看他哪里都是优点,也就不再过问他后院的事情,都由着他了。
涂一一对小崽子的能耐十分清楚,根本就没担心过,只让他好好陪福晋和孩子几日,说他不在的这一年他的福晋可是没少担心;小崽子郑重谢过阿娘对富察氏的照顾,这才带着福晋和孩子回了世子院,自然少不了一番温存。
对于现在的太子府来说,一切都是难得的安宁;胤禛持续保持低调,涂一一这个太子妃含饴弄孙之余只操心广济堂的事情;胤禛后院的其他女人也都被他敲打过,谁都不敢搅事,都怕坏了爷如今的局面,那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随着胤禛被册立太子,不是没有这些女人的家族前来攀关系,可是涂一一这个福晋都带头约束母族,其他人哪敢随意接见娘家派来的人,都传话给家族,让他们约束好族人,莫要给主子爷添乱。
太子府一切都好,可宫里却开始不稳。
五十七年的夏日,太后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怎么说老人家如今已是七十八岁的高龄,且她本来的寿命应该是到五十六年冬的,如今已算是延寿了,涂一一并没想多改变什么,只让弘晖夫妻住在宁寿宫陪伴侍疾。
康熙执政以来就以仁孝治国,且他一生都对太后这个嫡母孝敬有加,这个时候他也算是高龄老人,本身也有一些疾病在身的,但他还是要侍奉在宁寿宫;还是被弘晖给劝住了,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汗玛法您就是大清的定海神针,您最要做的就是保重龙体。
小崽子还说我是被汗玛法您教导长大的,且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宁寿宫,有我与福晋在宁寿宫侍疾就好;您这样侍疾,想来乌库玛嬷也担心您的龙体,对她老人家的病体是负担,不如就由我代您尽孝。
都不用再多说,太后就明白小崽子的意思,也对康熙说要他保重龙体,前朝还有那么些事情等着他决断呢;且小崽子住在宁寿宫这么些年,太后最喜欢的就是小崽子一家的陪伴,看着弘晖这一家子,太后觉得心里都松快。
最后太后还语重心长对皇帝说,她这一生虽然没有得到先帝爷的喜爱,可她有皇帝一辈子的孝顺,是全天下最有福气的老太太了;后来又有了弘晖的陪伴,这孩子是个细心的,在他的照顾下,老太太这一辈子就没被病痛折磨过;如今不过是寿数到了,这也是喜事,她很快就能见到太皇太后,还能侍奉在老人家跟前,她已经很满足了。
老太太坚持,康熙也就不再勉强;这么些年,康熙自然清楚弘晖对两位老人家的悉心照顾,对他代自己侍疾没有半点不放心;但每隔几日,康熙还是会来宁寿宫陪老太太坐坐,回忆一些从前的事,母子情分半点没减少。
不管康熙和弘晖及胤禛夫妻多么舍不得,太后还是在冬日薨逝了,享年七十八岁,算是难得的高寿;又因为老太太临终的这段日子被弘晖照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