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50-60(第10/32页)

   把诗集刊印出版,这是祁秋年之前就答应过的。

    其实他有打印机,只要把那些诗词稍加排版整理,唰唰唰地几下就可以打印出来了,简单装订成册就能出售了。

    但是祁秋年不打算这么做,也算是他不想自己太过于依赖后世的机械了。

    他才二十多岁,如果运气好的话,他活个八十多岁应该没问题,他还需要在这个时代度过漫长的一生,他总要学着适应这个落后时代带来不便利。

    他空间里的机械虽然多,但这些器械也终究会有老化的一天,复印材料也总有用完的一天。

    如今的技术有限,他也不知道往后是否还能研究出这些机械的替代品,让他再次过上便利的生活。

    所以,如今他除了自己日常使用之外,其他的东西,他尽量用这个时代能实现的平替。

    比如说这印刷术。

    大晋现目前的印刷技术还停留在雕版印刷上,如果只是需要复制大批量同样的内容的话,雕版印刷其实还是很方便的,比如说四书五经,一个雕版能用几辈子了。

    其余的杂书,说实际点,除非流传较广的,会有人愿意刻一个雕版,其他的大多都是雇佣读书人抄写。

    实在是因为雕版要刻完整本书,投入成本太高了。

    至于像这种诗集这样的书籍,每篇每页都不一样的话,雕版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这让祁秋年想到了活字印刷,将常用字全部雕刻成小方块,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拿出来排列组合。

    大大降低了成本问题。

    只是选择活字的原料上,祁秋年还在琢磨。

    起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时候用的原材料是胶泥,也就是陶制模板,能用,但损坏度高。

    不过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进,又有了其他的材质,金属,木质,玉石等等。

    如果要做活字印刷,祁秋年优先就排除了木料。

    这个时代的抗腐技术有限,木料容易腐坏,而且也不够坚硬。

    其次是金属物料,讲个实在点的,这个时代常见的金属,金银铜铁,哪个不是贵重物品?

    活字印刷,要大几千个常用字儿,而且每个字儿还不能只做一个,要是全用金属,那投入量就更大了。

    再加上,民间也不允许大批量的私自融金属做别的,金银还好说,能用来打造首饰摆件等物件,一般金银行是有这个权利的,也在官府挂了号的。

    铜板和铁,那是控制得更严格了。

    要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线了,虽然陛下未必会责罚他,但保不齐被有心之人利用。

    所以祁秋年琢磨着,用玉石会不会好一些?

    不用那种贵重的玉石,这样最次等的玉料就足够了,再不济,大理石也行,坚硬程度完全足够了。

    首先来说,玉石的坚硬程度不错,而且不会有腐坏的风险,只要不是暴力对待,做一套应该能用很久。

    祁秋年想到就准备去做了,临出门,他才突然想起,自己没有玉料方面的人脉,转个身,又去极乐苑找晏云澈了。

    晏云澈听他要找玉料商人,还有些意外,从前都不见祁秋年对玉石有所偏爱,甚至是头顶的发冠或发簪都是很基础的用料,随便找个首饰铺子就能买一堆。

    “你说要大批量的玉料?是不是还要能信得过的最好?”

    祁秋年忍不住轻轻撞了一下他的肩膀,“你也太懂我了吧。”

    他把活字印刷的事情解释了一下,不出意外地见到了佛子眼中的震颤。

    “怎么样?可行不?”

    晏云澈又是叹息,又是感慨。

    普通老百姓,读书困难不仅仅只是因为经济问题,还有知识传播的问题。

    而这个知识传播的载体便是书籍,那些想要通过读书科举改变人生的普通人,不可能只看四书五经就够了。

    他还需要很多拓展的书籍,书籍贵就不说了,而是很多书籍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晏云澈几乎可以想象到,若是这一套活字印刷术能够普及,天底下或许就能少许多的孤本了。

    而传播知识载体的书籍也不会像如今这么昂贵了。

    晏云澈记起一个事情,从前,他外出游历的时候,经过一个小村庄,那村子里有个读书人。

    他意外路过,瞧着那书生的书都快散页了,于是便想,这人定然是日日翻看,书籍的损坏度才能这么高。

    好奇心的驱使下,于是便上前搭了几句话,不过就那几句话,他就约莫知晓了那读书人的水平,很一般。

    那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说“这几本书是我祖父留下来的,我祖父传给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又传给了我,这算是穷人家的常态了,一本书都能当成传家宝。”

    只不过他们家似乎都没有读书的天赋,即便是这几本书,翻来覆去都快倒背如流了,在科举一道上依旧没有太大的建树。

    那书生还算好,吊车尾考了一个秀才,他的父亲和祖父,勉强考了个童生,之后就再也没有更进一步了。

    是了,四书五经通读,能够做到倒背如流,考个秀才确实不成问题,但是要再往上走,需要的知识面就不仅仅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了。

    比如说,某某大儒的手稿流出,基本上都能被学子争相传阅,普通人若是想要传阅,身后没点背景人脉或者金钱的支撑,太难了。

    没有印刷版,多是靠手抄。

    而手抄的书籍,又往往容易出错,哪怕只是错一个字,也极有可能改变整段话的意思,从而对知识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晏云澈叹息了一声,明明这活字印刷也仅仅只比雕版印刷多了个步骤,而从前居然都没有人想过这条思路上的改进。

    是他们太愚钝?还是太过于守旧不知革新呢?

    祁秋年似乎知道晏云澈在想什么,“活字印刷术,定然是要传播出去的,本侯爷也没想着把这技术捏在手里。毕竟本侯爷也不靠拓印书籍来赚钱嘛。”

    晏云澈目光温柔,“那我就替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先谢过侯爷了。”

    “晏云澈。”祁秋年啧了他一声,“你跟我见外干什么?他们若是想谢我,唉,那就等他们以后自己来道谢,干嘛用得着你替他们来道谢呢?”

    仔细想想,那些读书人也确实该跟他说一声谢谢的。别的不说,纸张的价格都被他打下来了,如今其他州府最次等的纸,基本上都降到三百文钱左右了。

    有陈氏倾塌的这个前车之鉴,即便是造纸坊心里不爽憋屈,那也只能憋着。

    那万一要被那些书生举报闹大了,他们也心虚,谁手上没点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于是只能把最次等的黄麻纸给降下来,其他好一些的,稍微降一点,意思一下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活字印刷,要传播的话,祁秋年也有其他的想法。

    京城最大的造纸坊陈氏,已经倒台了,从前被陈氏挤压到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