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部落当祭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部落当祭司》 100-110(第9/18页)

  外市和夏季交换集会一样,但内市却设在内城。又叫许多对延越城内好奇的部落惊喜不已,以为可以看到延越内部了。

    穿越铁索桥先进入一个半月形的建筑,听延越的人说,这里叫做月城。通过月城向内走,就进入了四四方方的瓮城。

    瓮城面积相当于大半个足球场的大小,与城墙连在一起。但要如何形容这里呢,压抑,压迫感十足!

    它无论样子还是功能,都更像是一个高耸的囚笼,四面的高墙上除了结实厚重的大门,就再无其他。

    但凡有一些头脑的人,便知道这样的地方极其危险,如果是己方攻入这里,定会九死一生。因为,只要几波箭雨射下来,那瓮城中的人十有八九都要交代在这里。毕竟,城门狭窄,即使要逃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全部逃出。

    事实也确实如此,瓮城内设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为得就是给进来的人来一次“瓮中捉鳖”的体验。

    来人终于通过瓮城进入延越,但仍无法深入,直接右拐去了内市。

    内市又名西市,青砖黛瓦,斗拱飞檐,一个个悬挂牌匾的铺面窗明几净,中间的道路由水泥铺就,宽大概六七米,足够十来人并肩而行。

    如此气派的建筑,他们哪里见过,里面售卖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要是没有人介绍,根本不知作何用处。

    纸坊、书斋、药铺、酒家应有尽有。

    售卖布匹的地方,除了夏季交换集会见过的彩色布匹,还出现更柔软保暖的料子—棉布,价格比麻布贵了三四倍。

    担任谁都知道,这要是城里的大人见到,肯定要抢着交换的。

    除此之外,还有洗漱用得东西,肥皂、香皂、澡豆、牙膏,个个都是能将人梳洗干净的,尤其是澡豆和香皂,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做过游商的一些人都能想象到,那些大家族的姑娘夫人见了这些东西会是何种表情。

    内市的物品样样都好,只是全部需要用铜钱结算,可愁坏了要交换的人。

    第106章 第 106 章

    比起肉眼可见的外部变化, 延越内部悄然的改变也十分惊人。

    秋季交换集会之前,部落人数就突破了四千。一开始内城只占三分之一,这还是将留越、原水迁至内城之后才达到的比例。

    之后又在外城选了一些能力好且人品不错的迁至内城, 最后让内城人数达到两千三百多人。

    当然, 占据另外三分之一的役人也有所调整, 不论来延越的时间长短, 但凡表现积极且对延越有归属感的, 一律颁发了外城户帖, 并没有让他们服役满两年。

    而那些奴性强,觉得没了鞭子抽又吃喝不愁, 故意变得懒散的,则是以役人的身份发配到了西边, 做石灰石开采的工作。

    延越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灰石开采是个大工程,正好由他们负责。

    好在如此想的占少数,最后只有二百多人在西边挖矿, 而留在延越主城的,没有役人只有内城外城居民。

    其实,厉如此安排也有自己的用意。

    外城都是外来势力, 并不能算稳妥, 如果将获得新身份的役人打散投放在每个部落中间,正可做权力对冲。两股势力的摩擦也好,竞争也罢, 内部肯定不能是一块铁板, 必然让双方形成互相监督的局面。

    而且为防止这些下放的役人没有话语权, 除了令官外还设里长,令官由之前部落首领担任, 里长则是由部落从役人中选择比较信重的人。

    原部落的人不敢瞧不起役人,毕竟他们在延越待的更久更受信重。而役人刚获得新的身份亦是不敢张狂,所以两方也能表现的相敬如宾。

    后面如何融洽发展,就需要看他们自己的。

    建立了这种相互制衡的关系,便于延越内部的消化吸收,毕竟快速发展的根本还是人口。

    现在外城已经不再用族的概念,总不能来一个部落就叫一个族,那以后延越不得搞出八百个族。

    外城现在都是圈地建村,以前是什么部落,现在就是什么村,一眼望去井然有序。

    既然叫村,自然不能再住以前的半地穴式的小窝棚。之前在役人分派下来后,就开始给他们留小半日的时间建房。

    这些新加入的役人有建房经验,自然成为主力,也让他们的融入更为顺畅。

    外城近两千人,共组成了十几个小村子。待到秋季交换集会时,一个个红砖房早就建好。

    村里房舍整齐,炊烟袅袅。田里阡陌交通,农人往来。

    过来交易的外部落,有的也会去参观一下延越的外城。见到他们的生活,动心的小部落何止一两个。

    外城有农田,自然就要牵扯到税收,毕竟延越的粮食收益,不能指着部落自己的那些地。思索再三后,常念拿出清雍正时期的田税政策,就是历史课本上学过的摊丁入亩。

    丈量每村每户开垦的土地,然后按照土地数量征税。前人的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总比他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想的完善得多。

    而说起税金,延越这两日征收的交易税竟是个不小的数目,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还能通过这样的法子赚钱。为了能买到更多的物品,这些中型部落和大部落缴起税金来一点都不心疼。

    常念在西跨院里捣鼓东西,鹤带人把他之前定制的培菌箱送过来。虽然有图纸和名字,但他也不知道培菌箱是做什么的。

    “回来了。”常念放下手中的东西。

    鹤看了一下四周,问:“祭司,这几个箱子给你放哪儿?”

    给他指了个地方,常念说:“就放这吧。”

    “祭司,培菌箱是做什么的?”

    “我准备用他培养红曲菌,你暂且可以当它是一味药材。”

    鹤点点头,又问:“那以后还有别的用途吗?”

    不愧是跟在他身边的人,一下子就听出言外之意。

    “对,如果找到了糯米,回头给你们酿一些红曲酒。这酒的口感丰富还不烈,最适合小酌。”

    提到了糯米,鹤又叫人把几个篮子拿过来。“这是外面送来的植被,您说秋季能收的作物多。果然,来了许多见过没见过的。”

    常念接过篮子,细细地分辨着里边的东西,翻着翻着他轻笑出声。

    鹤好奇,问:“是发现什么有用的种子了吗?”

    “嗯,算是吧。刚和你说等以后找到了糯米好酿酒,这里便有糯米。”

    除了糯米,常念还挑出了近二十种有用的种子。抛开药材,还有芝麻、八角、小茴香这些调味料,红豆、西葫芦这样的菜,以及山楂、桃子这样的水果。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如果只靠延越自己,这些种子不知道要搜集到什么时候。

    根据不同种子的价值,常念都定好了价格。比起这些,他还是挺期待去年拿了走图纸的部落,有没有找到玉米和漆树。

    没有油漆,对于现在的建筑来说太寡淡。

    而玉米的作用更高于高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