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陛下火葬场实录》 100-110(第10/20页)

如此?美景良宵,吃什么反倒在其次。

    最后端上来的是?一碗长寿面。

    宽面筋道?,配了鲜辣的浇头,是?徐州城中最叫人喜爱与惦念的。

    她?忽而抬眸看向萧询。

    宛若清风抚过心间,着月白锦袍的太子殿下温润如玉:“生辰安乐。”

    他笑着唤她?:“瑜安。”

    初春时节,江上迎面而来的夜风透着寒意。

    河水泛起清波,借着月光,偶尔能见游鱼嬉戏其中。

    瑜安坐在船头,听着河上不知何处传来的乐声,随水波荡漾,飘渺若仙乐。

    河面开阔,月辉轻笼,心境亦随之自在无拘,有遗世而立之感。

    船微有晃动,月光下,锦衣郎君坐到她?身畔。

    “还不想回?去?”

    瑜安笑笑,任晚风轻拂墨发,喜欢这难得的自由之感。

    温好的一壶酒置于船头,银酒杯二人各执其一。

    酒并不烈,甜醉醇香。

    迎着月光,二人碰了酒盏共饮。

    画舫荡开波浪,明月清辉映照于船头。二人的身影被拉长,合于一处。

    ……

    许是?吹了半夜的江风,翌日晨起瑜安便觉头昏脑胀。

    御医很快到东宫诊治,好在只?是?寻常的风寒,喝过几帖药便好。

    因太子殿下格外关切,御医提笔拟就药方时更?为?谨慎。

    药一日间饮三次,稳妥起见,备下十二副药。

    那药煎来极是?清苦,房中俱是?苦涩的药味。饮上一盅,两三块果脯都压不下舌尖苦意。

    瑜安喝了三顿药,长长睡过一觉,第二日午后便觉好转许多。

    侍女煎了今日的药,闻见苦味,瞧着漆黑的药汁,瑜安摇头。

    既已好得差不多了,不必再饮。

    侍女实在为?难,午前公子睡着,已是?少饮了一帖,来不及补上。

    若是?这一副再不服下,她?没法子同御医交代。

    瑜安想了想,道?:“药太烫了,晚些再饮。”

    她?眸中露出一点笑意,侍女晃了晃神,自然是?信叶公子的。

    打?发走了人,瑜安未瞧那药,等一会?儿无妨。

    她?换了衣袍,取过这几日阅了一半的书册,坐到窗边。

    等到萧询踏入清珏轩中时,见到的便是?一碗凉透的药汁。

    “去热一热。”

    “是?,殿下。”

    高进亲自端了药碗下去,萧询道?:“可好些了?”

    瑜安应是?,本想告诉萧询药无需再饮,忽而又觉得区区小事?,何必告知太子这些。

    不多时药重新?热了送来,萧询先瑜安一步接过,试过碗壁,药温正好。

    执玉勺,太子殿下轻搅匀了药汁,舀起半勺,自然地递到瑜安唇畔。

    苦涩的药香在鼻间氤氲,瑜安愣愣地看着眼前人。

    萧询方才动作之顺畅,仿佛如阅奏疏一般寻常。

    瑜安终是?迟缓地察觉到不妥。

    她?在东宫数月,萧询一直锦衣玉食待她?。她?从来未作他想,明白这是?北齐的太子殿下笼络人心的手段,为?招安徐州之用。

    可

    她?盯着面前半勺黑漆漆的药汁,堂堂一国储君,待她?未免太亲厚了些。

    倘若萧询要施恩,东宫上下仆从无数。

    何须太子殿下这般亲力亲为?。

    便是?要对?她?下毒,也不必做到如此?。

    “殿下何意?”她?斟酌着开口?。

    目光自药间离开,与萧询对?视。

    “不明白?”

    太子殿下笑笑,将一勺药喂入瑜安口?中。

    “那便自己再好生想想。”

    第106章 if线假如瑜安在代郡被擒

    直到被眼前的郎君喂了三勺药, 瑜安方回神,端起玉碗,将剩下的?药汁一饮而尽。

    因是在清珏轩中养病, 瑜安午后睡醒只更了衣袍,并未束发。

    青丝如锦缎般柔顺垂着, 她未接萧询递来的?饴糖。

    苦味在唇舌间蔓延, 叫人更清醒了几分?。

    四?目相望间, 对上太子殿下温和的?神情, 一个答案在瑜安脑海中隐隐约约闪烁。

    一个她从来没?有预想过的?答案。

    屋中安静许久,无人开口交谈。

    到底不愿逼瑜安太紧, 萧询笑笑:“先歇息罢。”

    他起身:“孤与你说的?, 仔细考量。”

    清檀的?香气?渐渐远离, 窗边人依旧愣愣坐在原处。

    萧询并不忧心, 遑论今下抑或来日?,徐州早晚是大齐囊中之物。

    无论如何, 瑜安离不得东宫。

    早些?让她知晓, 无妨。

    ……

    朝会?之上, 群臣持笏肃立。

    今岁春皇室宗庙祭礼, 由太子殿下代帝前往北山皇陵。

    礼部遵陛下诏命, 即日?起着手备办, 祭礼定于三月初一。

    闻听帝王谕令, 众臣眼观鼻鼻观心。

    太子殿下二十?弱冠之龄,入朝已有数载。

    陛下此举, 倚重之意不言而喻。

    太子位固若金汤,无需朝臣择明主事。

    朝会?散后, 除礼部尚书另行入御书房候见,群臣告退。

    顾昱淮于配殿中品茗, 他出身武家,对这些?皇家繁琐礼仪并不关切。

    迟迟留于宫中,是为等另一则消息。

    日?过巳时,礼部尚书携几位官员退下。

    御书房的?门合上,明帝对太子再交代一番主祭事宜。

    侍女沏了清茶,闲话几句,明帝方自然而然换了话道:“送入东宫的?画像,太子可看过了?”

    虽则君臣先于父子,但此时此刻,帝王不过是关怀子女姻缘大事的?父辈罢了。

    “询儿是否有意中人?”

    后一句问话,萧询应是。

    只是在提及女郎身份时,未有答案。

    明帝沉默一息:“非世?家女子?”

    “回父皇,的?确如此。”

    太子未隐瞒,明帝端起了茶盏。

    日?光渐盛,御书房内沉默了半盏茶的?光景。

    虽未挑明,但知子莫若父。询儿郑重其事告知于他,那么要许出的?必是太子妃之位。

    历来东宫储妃,无不是出自世?家大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