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陛下火葬场实录》 90-100(第5/19页)
饶是已有预料,当真再相见时,帝王的手段依旧叫她措手不及。
她对齐都帝王的消息一无所知。
相反,从离了徐州,她便尽数在萧询掌控之中。
恰恰是因为动了真心,帝王之怒才非比寻常。
彼时的萧询一日日听着暗卫密报,甚而拭目以待,此番他的瑜安还能有何种花样。
“郡主。”
到了喝安胎药的时辰,丹泓问过高总管,端上了熬好的药汁。
瑜安饮过药,二人终是回到正题。
“我原本想,陛下不会要这个孩子。”
宫廷中一碗碗避子汤药,作不得假。
萧询沉默,李御医再三担保过,那药渐改作几日一饮,不会伤身。
若论避子药,最初确实是瑜安所求。
她与萧询的第一夜,醒来后在床榻上,人都是懵的。
好半晌,她才想起元娘的叮嘱,万不可有子息。
青楼女子避孕的法子极伤身,她既在萧询身边,没有办法避开耳目,只能向他开口。
她有自己的道理。既出自邀月楼,以她的身份,暂不适宜诞下一国储君的子嗣。
话语落在太子殿下耳中,便是她知分寸,懂进退,不贪图更多。
这亦给了萧询错觉。
他的瑜安乖巧安分,必定能与未来的太子妃好生相处。
况且,他不日要带瑜安回皇都。若是有孕,长途跋涉极易生变故。
他安抚着怀中人,他和瑜安最初的相遇,大抵是爱怜更多。
可惜弱冠之年的太子殿下从未想过,愿他垂怜的女郎不知凡几,又有几人能入他的眼中。
笨拙生涩的讨好间,所谓愿者上钩,早已是动心而不自知。
瑜安敛了神色,除过开始饮过些避子汤药,多数时候萧询都未将东西留在里头。
是以他们二人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她离开,都未有后患。
至于时隔三载重逢后,宫廷内那些避子汤药,最初确实是防备。
萧询看得分明,瑜安虽在他掌心,却从未真正臣服。
他忧心她会倚仗子嗣,进而生出事端。
他知晓自己必定会妥协相让,所以不敢赌。
大齐皇室历来都以世家女为后,连他的父皇都未能免俗。
他想自己亦会如此,父皇在世时甚至为他定好了几位人选。
他坦荡对瑜安承认,未隐瞒过去所思。
然从始至终,继位后百官奏请,他却从未下过立后纳妃的旨意。
连他自己都未看透,究竟在拖延着什么。
瑜安静静听着。
再往后的避子汤药,却是忧心。
福王府狼子野心,密谋叛乱,春猎便是他们最终起事的时机。
政局之事瞬息万变,他难有十足的把握。
一旦兵败,只要瑜安无子嗣,仍可离宫。
叶家三公子的身份,是他留给瑜安的一条退路。
如猎宫情势不稳,他的暗卫会护送瑜安往京郊。在那里,换回叶瑾舒的身份,可避安宁。
然而,倘若瑜安有了子嗣,必定为叛军所控,为福王府所不容。
启程往猎宫前夕,他早已做好几重打算。
只是,瑜安再未给他机会罢了。
天边光亮渐转作柔和,落霞绚烂明净。
默然许久,瑜安道:“陛下想得当真长远。”
她起身回屋:“永远这般,自以为是。”
……
三月时节,春意渐浓。
“你……有主意了?”
叶琦铭多告了几日假,妹妹之事悬而未决,他不放心赶回兵营。
“是。”瑜安淡淡开口。
虽未明言,多年兄妹间的默契,叶琦铭总归能猜到两分。
他的妹妹无需任何人庇佑,更瞧不上庸碌之辈。
大约唯有齐帝,这些年来棋逢对手,能让她看入眼中罢。
“走吧。”
边关羯族南侵,犯百姓安宁。
齐军五月分三路开拔,奔赴三战之地。
自二月起,数城奉旨征兵。
帝王下令,于宫城正徳门外设武坛,无论世家郎君抑或平民子弟皆可上阵。
优者招募入军中,魁首几人可直授八品长水校尉。
每日俱有胜者决出,接连比了五六日刀剑,今日与后两日考校的是箭术,由靖平王亲自坐镇。
瑜安存了一观的心思,命府上备了车驾。
中原将士与羯族交兵,弓马总处劣势。若要扭转战局,弓弩之道为其中关窍。
车驾一路行去,街头百姓多往正徳门外汇去。
两旁看台之上,世家亦有不少入坐围看。
瑜安登上阶梯,此亦算是萧询武举未兴的折中之举。
为御羯兵,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反对的声浪不高。
世家
瑜安瞧上场的人选,布衣与世家郎君约莫七三分。
平民百姓从军,多由兵卒起。若有机会得授八品军职,自然踊跃。
囿于在京中,弓箭比试射的是立靶。一轮十人,每人十二支箭,共射三番,取其三甲。
瑜安瞧了一会儿,渐觉索然无味。
虽也有箭术不俗者,总归凤毛麟角。
她到得不算早,捱到午时,便回王府休憩,午后的箭赛亦不准备再观。
“最后一日再去吧。”她对二哥道。
叶琦铭颔首,眼下初选,上来的人自然都是参差不齐。
等筛过几轮,第三日午后决三甲时,总归精彩些。
……
箭术热热闹闹大比三日,酒坊茶肆随处可见议论者。
不少郎君乘此良机一展本事,瑜安听小叔叔提起,的确寻出些可用之材。
第三日未时,瑜安复回到观赛台上。
萧询同在此处,与小叔叔共判。
她向四周望了望,许是帝王驾临的缘故,看台上有名有姓的京都世家来得齐全。
今日的赛事倒是精彩,能留在场中的十二人多少有几分真本事在。
依旧是射三番,一番两支箭为诱射,不计得数。
接着二番每人六支箭,三番十支箭。每两箭后,箭靶由近及远,五位判官以筭筹计数。
瑜安瞧了第一番,单看射箭的架势与准头,赵家与李家两位郎君俱是不俗。世家子中,永昌侯府二房的陈三郎亦骄于众人。
第二番毕,得数已然有了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