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 95 章 三路北伐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 95 章 三路北伐(第1/2页)

    如辛赞、李显忠一般曾为家人所累,在金国任过官职的官员,身份上难免尴尬。

    若要重归朝廷,有人引荐自然更妥当些。

    于是辛赞在打听过如今临安形势后,就先客客气气送了一封拜帖到同乡这里。

    不过,说起归正人的过往尴尬……

    时值正午时分,庭院空旷无人,陆游就边撸猫边小声道:“多亏了陛下的种种行止在朝野间传的沸沸扬扬,连带着北官南归都顺畅多了。”

    毕竟跟皇帝的奴颜屈膝一比,秦桧的卖国都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舆论环境对这些身不由己的官员就宽容了很多——

    陆游今日过来,还因为听了些外头瓦舍里与皇帝相关的新鲜戏文故事。

    此时就讲来给易安居士‘下饭’。

    还是那句话,除了最要紧的武德,宋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不令人失望。

    姜离在明朝想借戏曲引导下舆论,还要先营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但在宋朝就直接省了,瓦舍里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都有。

    要想宣传什么热点,那真是早起将消息送入瓦舍,不过午就能成为临安城的头条热搜。

    姜离临走前,除了留给多富一份完颜构亲笔写给金爹的《进献誓表》,还整理了许多完颜构的高血压操作,留给她慢慢有序放料。

    完颜构在这件事上总是给人省心的:完全不用捏造他的黑点,也根本不用背负欲夺权而要抹黑‘人’的道德负担。

    他整个人就是黑点上长出来的。

    说起来也是巧合:甭管是戏曲还是话本,当然不能直指当今皇帝的鼻子开骂,都是要换个朝代的帝王将相来做隐喻。

    于是,跟姜离所在的大明线上,景泰年间民间喜欢用唐玄宗李隆基和高力士来骂朱祁镇和王振一样——在这宋朝,戏曲和说书人依旧是薅李隆基羊毛,这回是用他和李林甫来代替当今皇帝和秦桧,痛痛快快地骂昏君奸相。

    李隆基:……

    主要他们三人还都做过太上皇,也算是某种意义的‘吉祥三宝’了——只要他们死了,天下就吉祥了。

    总之,外头戏文演的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唐玄宗卖国’新剧情。

    但朝臣也好,百姓们也好,都清楚这是当今皇帝干的事儿l。

    比如最新的戏文,讲的就是‘皇帝孝感天地’,给金爹准备礼物的故事。

    完颜构唯恐送去金国的锦缎布帛不够好,特意在朝上道:“只怕左藏库(国库)里无佳帛,没关系,朕这里有!上回令陕川进贡的绫帛蜀锦,朕都还没用呢,这就送到金国去。”

    而当时还活着做宰相的秦桧,在朝上当场接口,为皇帝捧哏:“啊,陛下竟然如此节俭恤民,那我宋必是要在陛下手里中兴的!”

    其余(正常)朝臣:……yue了!

    当今类似的不要脸事迹有许多,只是原来皇帝

    和秦桧把控着朝廷的喉舌,这样的话也没人敢去传。恶心到的只有朝上的正经人,顶多只能愤愤记在自己的随笔里,期盼着后世人知道真相。

    如今却一桩桩传到民间。

    像是一层层不会止息的海浪。

    而这些消息也不会止步于临安城——想来川陕之地的百姓听了当今陛下这种‘大孝子’行为,定要想一想:朝廷苛捐杂税,各种逼令我们上交蜀锦绸缎,就为了这个?

    我们是什么品种的大冤种?

    天下民心,浩浩荡荡。

    而陆游每日在坊间收集这些消息,自不是贪玩,这也是父亲陆宰交给他的重要任务。

    这两月来,父亲每次听到坊间新一波‘骂唐玄宗’的舆论掀起,都捋捋胡子表示很欣慰——

    能将这些朝堂奏对,甚至当今皇帝私下里那些不要脸的举动,都一一传递出来,且有条不紊隔三差五安排热搜引导舆论的,自然是宫里柔福帝姬的手笔。

    帝姬肯这样做,就说明她不想死,她想要掌权!

    故而帝姬不只闷头做事,她还要为自己造势。

    北伐的每一寸战线的前推,每一次捷报的传回,都是在给她加分。而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还在拼命扒当今的遮羞布,给那个被礼法支持的强大对手放血减分。

    以期此消彼长。

    很好很好!

    陆宰安心多了。

    故而陆宰一改船上嘱咐儿l子不许出去游荡,要闭门读书的态度,反过来支持孩子出去,代他们这些身份敏感的大人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陆游也很擅长干这个:毕竟童年就混义军队伍,自小习武,身上很有几分侠客之气。

    于是,才两个月过去,陆游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成为了临安城有组织的街溜子……不,游侠队伍。

    这一日。

    辛赞如约而至。

    在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同乡遇见,本就会生出诸多感慨,牵动思乡之情。

    何况还是故乡沦陷入敌手后的相见。

    辛赞望着眼前的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出身名门,又是少时文名便遍传汴梁,名动天下的人物。她的故乡济南府自然也流传着她许多诗文和故事。

    人人知她前半生荣华如鲜花着锦,后半生却饱经动荡辗转流离。算来,今已五十四岁矣,原以为无望,却又见国家有克复中兴之兆。

    故人一世似故国。

    令人如何不欲落泪。

    两人谈过些故乡事后,还是很快说起了正事。

    李清照在官署内虽能看到战报,但辛赞却是刚从北方一路赶回来,亲眼见闻战局,视角又不同了。

    如今朝廷大军基本分为三路。

    西部战场有吴玠,吴璘统兵,在陕西地带与金军成胶着之态。

    东部线路则是韩世忠将军为主,他的大本营楚州本就在江

    苏,东路战场他自然是责无旁贷,最新战报传回来,韩家军已经攻下了海州(连云港)。

    海州自古以来可就是重要的海港,秦朝时候徐福东渡,就是从这儿l出发的。

    ?想看顾四木写的《安分守己当昏君》第95章三路北伐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有此海口,朝廷再给东路大军运输粮草补给,就可不走陆路,而是能够直接从明州走海路,便宜许多。

    故而韩帅在攻下海州后,倒是没有急着推战线,而是在紧锣密鼓把海州盘顺,准备营造一个转运粮饷的安全中继站。

    “当然,最要紧的战场,还是在中路,在京西湖北两路宣抚使岳将军处!”

    毕竟金国也将主力放在了那里。

    辛赞眼中浮现出光芒:“朝廷发兵欲救北地万民于敌虏水火之中,百姓们如盼甘霖。”

    辛赞带着全家一路行来,只见河东、河南、京东等路的抗金义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