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唐投喂记(美食)》 50-60(第12/29页)
安。”
“而且高阳他们,是绝成不了气候的。”
她在后宫几十载,见过太多权力斗争,深谙失败者的下场有多悲惨。因此,她只希望李福平平安安的,并不奢求别的。
李福的面上终于有了波澜,肃然对她道:“九兄是明君,罢土木,用良将,修唐律,延贞观之风,我心悦诚服,岂会有那样的心思。”
听到他这话,宇文修多罗忽然在想,若是大家一起打三国杀,李治拿主公牌,那李福拿的肯定就是忠臣牌。
作者有话说:
就大家都等着高阳搞事情呗
李治真的是被忽略的明君啊,创永徽之治,轻徭薄赋,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九五cp真的好嗑,夫妻俩都是搞事情的人,所以这一章写到夫妻俩同时搞事情我笑了
ps下一章男女主就要交心啦
pps收藏一下作者的预收新文《大唐奶茶店》吧,有坑必填哦
第49章 永以为好也
厅内温暖如春, 博山炉中点着檀香,袅袅白烟缭绕间,李福清朗的嗓音响起:
“修多罗知足常乐, 亦从不与人比较争抢,是阿娘的好儿媳。”
在这个女子地位尚且不错的时代,自然产生了诸多“不安分”的女郎, 房遗爱有反心就是高阳煽动,日后更有女皇, 太平公主,韦后等女子翻手为云, 搅动大唐江山。何况女眷聚会本就易攀比, 若宇文修多罗见别家郎君有权有势, 难保不会错了主意。
闻得李福此言, 杨太妃也笑了笑:“是,修多罗是个好孩子。”说着, 心中因着宇文修多罗未曾遇喜一事的芥蒂也消了些。
当初她和李福皆看上的女郎, 是个不错的。
而宇文修多罗一直无法理解那些宗室女眷,总想要自己的夫婿功勋再多一些,权力再大一些, 她表示,当个闲散王爷不香么。不用在权力斗争里提心吊胆,更不用承受危险, 便有源源不断的富贵。
这样知足常乐,细水流长的小日子, 才是她喜欢的。
待到送杨太妃离开后, 宇文修多罗发现, 那一小碗姜撞奶已经空了, 想到杨太妃似是漫不经意,一勺又一勺轻舀的模样,最后却吃了个精光,不由有些好笑。只是她嘴角微弯时,却听到李福略带苦笑,又极其低沉的声音,自言自语地道:
“早已被出嗣,如何能有什么想法。”
低得让她几乎要听不清了。
李福虽从未与她说过,但是想到从前自己总是看见李福的书案上,抄录着李世民的诗,在自己给他做清炖羊肉时,他言及李世民时眼中的黯淡。只是那时二人并不熟稔,她也没有安慰李福。
她自然能感受到,李福对李世民的孺慕之情,以及他内心的孤单。
此时,李福跪坐在案几后,身姿依旧挺拔,却垂首不语,唇角抿着,周身笼罩了孤寂之感,明明房内温暖如春,宇文修多罗却总觉得李福的身影对她呈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感。
只是如今有她在,岂能放任这“孤舟蓑笠翁”不管。宇文修多罗走上前去,温声道:“十三郎,我就在这里陪你,你若有什么想说的,都说与我,可好?”
“阿婉,我无事。”李福的声音略带了些沙哑,神情未动,他总是习惯了,将这些过往深埋心底,不与任何人说起。
宇文修多罗哪能不知道他,面上说着自己无事,内心只怕是喊着要她快安慰。她亦不是别人一拒绝就甩手走人的人,当下就抱住了李福的胳膊,笑嘻嘻地说:“我还偏不走了。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事,让十三郎连我都不愿说。”
此时此刻的她杏眸弯弯,眸中熠熠似落了碎星,就那样看着他,如同冬日暖阳一般,照得他心中暖融融的,仿佛将世间所有的美好与温暖,都带到了他的面前。
沉寂了半晌,李福总算开口了,轻念道:“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
这是李世民出征时,写给李治的家书,其意为“不见你的书信,我担心的要死”。李世民对长孙皇后之子女的疼爱,着实称得上前无古人。太子李承乾谋反,他留了李承乾性命。长孙皇后崩后,他亲自抚养晋阳公主和李治,给了新城公主远超于其他公主的封赏,甚至在李治成为太子后,还要留他居在太极宫里。
“这是阿爷出征时写给九兄的书信,句句都是对九兄的关切。”
只有在宇文修多罗面前,李福才将李世民唤作“阿爷”,而不是“叔父”。就是在李勣面前,他都不曾如此。
只听李福接着道:“当日阿爷为着青史名声,再加上那么丁点愧疚,要选出一人过继给隐太子,那个人就是我。”
宇文修多罗还是挽着他,就那般听着。李福出继一事,她自然是知晓的。
“我一直以为是阿娘不得重视,阿爷才会将我出继。若是如此,倒也罢了。直到那日,我陪着二十一娘玩闹,躲在千步廊下,等她来寻。这时候,阿爷和长孙无忌也来了此处。”李福说着,又顿了一顿,眼神略滞,似是陷入了回忆,“我听到了阿爷说,他选我出继,是因为年幼皇子中,他觉得我运筹帷幄,很是聪慧。他要让我成为九兄的羽翼。”
聪慧的皇子,要成为李治的羽翼,但不能成为李治的绊脚石,出继便是最好的选择。李建成之子,自然与皇位无缘。
将深埋心底多年的话说出,李福如释重负般,轻吐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连李勣和杨太妃都未曾告知。
而李治,确实也是个仁厚的人,仍然与他兄弟相称,允他侍亲母杨太妃,仿佛他从未出继过一般。只是李福在想,固然是李治宽仁,但此举也可能是李世民的授意。
李世民临终前,贬斥李勣于西疆叠州,以试其忠心。而李勣接到旨意,并无多言便去了叠州,李世民就嘱咐李治,此人乃可用之才,待到他登基后将李勣召回。这样,李勣就会忠心为李治所用。
过了许久,李福又说:“阿爷是威震四海的天可汗,文治武功。自小,他就是我最崇敬的人”
他话未说完,宇文修多罗哪还能不明白。李福本就是没有野心的人,她自然能想来,李福在经历过此事后,敛了少年意气,也敛了自身聪慧,成了如今这样老成持重的模样。
一时间,她竟觉得所有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眼珠转动,略想了想,宇文修多罗就招来了墨竹,吩咐道:“墨竹,将库里的剑南烧春都拿出来,再取两个碗来。”
这种需要一醉方休的时候,哪还能用青斑绿纹的鹦鹉杯,光彩透亮的琉璃盏等物小酌。自然是要玉碗盛来琥珀光,有李白诗中喝醉后“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快意,一扫沮丧才好。
听到她这一叠声的吩咐,李福愣了一瞬,随即就笑了:“是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待到墨竹几人捧了凤颈银酒壶来,壶上还雕着精致的仰莲纹,镶着宝石,熠熠生辉。宇文修多罗亲自执着银壶,将酒倒入四曲海棠形的银碗中,递给李福。
一碗又一碗酒喝下去,李福已是微醺,他星目微眯,对宇文修多罗说:“阿婉,你曾说我无欲则刚,可是,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