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37. 武皇 无序与有序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137. 武皇 无序与有序(第2/3页)

不以为然。李旦无奈看着这个牛脾气的儿子,思考起这孩子究竟是像谁来。

    李隆基的母亲是窦娘子,出自唐高祖的太穆皇后一系。在杨坚篡位后,太穆皇后曾愤慨,自己不是男子不能为舅家分忧。窦娘子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

    难道李隆基随了母亲那边的性格?李旦猜测道。

    朝廷在武徽音贡上的三十万两白银入库后,重新调整了修建水利工程的步伐,也调整了方式。之前修建水利工程多是征发徭役,现在慢慢调整为出钱帛雇佣。

    房如雪带领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测绘和探查,选定了清淤和加筑堤坝共举的方案。这次的工程就采用雇佣的模式,国家出钱雇佣神都附近的青壮。

    武媚娘想了想,房如雪既然有修筑海塘的经验,就让她继续治理洛水了。洛水的安全对神都极为重要,她可不想因为洛水毁堤造成神都巨大损失。

    而且洛水对武周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武媚娘于洛水受“天授圣图”。

    于是,房如雪地官侍郎的称号上加了个临时治河的差遣后,就被派出去治理洛水。

    “这个傅游艺真是气煞我也,原以为是个好的,没想到竟然有不臣之心!”武媚娘拿着告密傅游艺的奏表气道。

    当年傅游艺带领众人劝进,为武周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一年之内从小小的县主簿升为宰相,恩宠至极,甚至被赐予武姓,但现在他竟然抱有不臣之心。

    武婧儿心中疑惑,这傅游艺究竟抱有怎么样的不臣之心,于是从武媚娘手中接过奏表,定眼一看。

    原来是傅游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登上了湛露殿,然后颇为得意地将事情说给了朋友。正是他这个朋友将这事告密给了武媚娘。

    湛露殿是紫微宫的一处宫殿,皇帝有时候会在这个宫殿里接见百官。武媚娘常用的是贞观殿,但有时也会去湛露殿。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傅游艺亲自参与圣上利用舆论登基的筹划,得到信重,徒然高升,不免得意忘形起来,说不得将圣上的经历往自己身上套呢。

    这也是武媚娘怀疑他心怀不轨的地方。另外,武媚娘还怕傅游艺将自己称帝的筹划说出去。

    又气愤又忌惮又担忧之下,武媚娘自然对傅游艺起了杀心。

    武婧儿将奏表放下,也说不出什么求情的话。这些突然高升的“武周功臣”很少有人能保持本心的。

    大部分人都在高升之后,自恃功劳,收受贿赂、侵占民田……各种违法的事情犯了遍,尤其是来俊臣、周兴和索元礼这些酷吏。

    武媚娘将此事交给了来俊臣处理。到了来俊臣的手里,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出来。巨大的变故让傅游艺清醒过来,悔恨不已,但已经晚了。

    他知道来俊臣素来冷酷狠辣,不讲情面,自己又不得面见圣上辩解,于是在狱中绝望自杀。

    傅游艺的死仿佛又重新揭开了血雨腥风的帷幕。来俊臣诬陷宰臣岑长倩、欧阳通、格辅元谋反,三人下狱。

    岑长倩、欧阳通和格辅元下狱与立储有着极大的关系。武媚娘在武婧儿面前的想法是看下一代的表现,所以她才把李显一家召回来。

    但她在大臣面前的表现则是倾向于武承嗣,这三人就是竭力反对立武承嗣为储君的人。

    傅游艺的死是他自己招了圣上的忌讳,但岑长倩等人则是卷入了立储。

    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直接关系到了以后的政治风向。若岑长倩三人被来俊臣杀了,说明圣上允可此事,则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大臣卷入谋反的诬告中然后被杀,更多的人会把精力放在如何自保,而不是谋求国家发展上。

    但若不杀岑长倩这三人,以后大臣都妄议储君,再发生一场政变,那武周将荡然无存。

    武婧儿想了又想,辗转反侧。她既要武周长存,又要政局稳定谋发展。

    还有,这些酷吏中,武婧儿认为来俊臣必须死,不然被他构陷灭家不知几何,武周的人才被杀也不知几何。

    然而来俊臣就像武媚娘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有他在,群臣不敢有异议,莫敢有异动。

    “陛下,你觉得现在的情形和未称帝之时,相比如何?”武婧儿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了。

    武媚娘拧着眉头看她道:“这几个大臣不知道好歹,枉顾圣恩,想要谋反,罪无可赦,你不必求情了。不杀他们,止不住那些狼子野心。”

    武媚娘对于立储极为反感,尤其提到立两子的人。

    武婧儿摇摇头道:“我不是为他们求情。武周初立,这三人就迫不及待议论立储事宜,动摇武周根基,确实罪无可赦。”

    这三人难道不知道这些吗?身为皇帝,没有几个愿意在还是盛年的时候就议论立储。

    而且武媚娘的立储一事颇为尴尬,立子则极大可能武周被倾覆,但立武承嗣不说武媚娘自己的想法,朝廷当中的阻力就十分大。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闭嘴,再等几年。

    这些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不知道这些吗?他们知道,但依然公开地反对立武承嗣为储君。

    在武媚娘看来,这些人反对的不是武承嗣,而是她这位皇帝。这叫武媚娘怎么不生气?

    武媚娘的神色稍解,道:“我也正因为如此。”

    武婧儿看着武媚娘的眼睛,说道:“陛下,我忧者不在于这三人的性命,而在于其他。”

    武媚娘和武婧儿隔着桌案对坐。武婧儿用手蘸着茶水在桌案写了一个“来”字,苦笑道:“即使是我也不敢在你的面前弹劾他。我不是什么圣人,我也怕年年阿夙有那么一日被诬陷谋反。”

    武媚娘笑起来道:“你多虑了,我忌惮谁也不会忌惮你和年年。”

    武婧儿看着武媚,认真地点头道:“我知道陛下不会这么做。但从这儿,也看从这人的不同来。若朝中人人自危,那谁还有精力去治理国家呢?”

    “这人残忍冷酷,以滥杀为乐,以构陷诬告为日常。长此以往,朝廷的重心将会不自觉地偏移,陛下的大志能否实现,很可能就要打个折扣了。”

    武媚娘听了,沉默一会儿,抬起头,漆黑的眸子凝视着武婧儿,缓缓摇摇头道:“我需要他,武周需要他。你太天真了。”

    武婧儿理解武媚娘的想法,但她依然道:“陛下,能不能把混乱无序的……震慑改为有序呢?”

    武媚娘换了个只手,继续托着下巴,问道:“怎么该?”武媚娘显然对武婧儿的提议感兴趣了。

    锦衣卫。

    用明朝的锦衣卫制度替换无序滥杀的来俊臣等酷吏,这是武婧儿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实话实话,武媚娘得位不正,她时刻都要提防大臣勾连儿子推翻她的帝位。因此她选择告密和酷吏相结合的制度,震慑那些心怀前朝者。

    告密暂且不提,但酷吏很多时候依赖酷吏本身的素质。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强项令董宣也是一位酷吏,但他搏击豪强,而且品行廉洁。再看看来俊臣,不提也罢。

    武婧儿将锦衣卫的制度合盘说出,又说起可行性来:“陛下称帝之前在宫外布了一些人手监督舆论。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