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嗓门的怂包小夫郎》 40-50(第19/22页)
林沛把那些旖旎从脑海中驱散,他放下小镜子,从袖子里掏出准备好的喜钱,笑眯眯地塞到了周喜婆的手里,“多谢周奶奶了。”
周喜婆收下了喜钱,“祝你同李小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借您吉言啦。”林沛笑着应承了下来。
周喜婆又说了几句,就离开了屋子。
待周喜婆出了房门,江元凑到林沛跟前看了又看,“沛哥儿,你今日真是迷人死了。”
林沛一听这话,自然也是乐哈哈地笑弯了眼睛,他的大好日子嘛,自然要动人一些才好。
喜婆出去没多久,就有人来林沛的屋子里转悠了。他们都是来看林沛穿着新嫁衣的模样的,当然,若是有亲戚朋友想给林沛添些压身钱,也可以趁着这机会塞给他。
出亲的时候林沛要跪别近亲,那时,亲人们会一一塞给他压身钱,但是远亲林沛可能就不会跪,否则就有点逼人给钱的意思了,不大好。若是有这心思给他添压身钱的亲戚朋友,趁着来他屋子里转悠的机会给他就是了。
有人进来之后,林沛一一给他们倒了茶水,还用大木盘盛了许多瓜子和喜糖搁在木桌上,以供村人们享用,让大家都能沾沾喜气。
村人们来来去去,江元跑腿,茶水沏了一壶又一壶,林沛的屋子里瓜子壳都积了一层。
晌午过后,院外鞭炮声响起,紧接着,唢呐的声音也传了进来。
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朝外边跑,笑眯乐呵道:“新哥婿来咯,新哥婿来咯。”
屋子里闲聊的村人把瓜子壳一吐,邀着身旁的人,“走,看热闹去。”
等到人都跑了出去,林沛趴在窗子前,勾着脑袋超外面打量,周常喜和江元也在旁边。
周常喜在一旁唤江元,道:“元哥儿,你真不去吗?”
江元摇摇脑袋,“我不去,在这儿陪一陪沛哥儿,你去吧。”
“那我走了。”周常喜朝外边跑,外边喧闹声勾人得很,她得赶着去瞧一瞧那番热闹。
林沛转身劝江元,“元哥儿,你出去玩吧。”
元哥儿在屋里陪了他大半天了,一直帮着他招呼亲戚朋友。元哥儿性子活泼,最喜热闹了,此刻外边欢喜声不断,瞧着就有趣,元哥儿应当是想出去的,可是怕他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无趣,这才留下来陪他。
江元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林沛推着他往外走,笑道:“快去吧,你好好看一看,过后同我说一说有多有趣。”
江元这才点头,“好吧,那我去了啊,我一会儿就回来陪你。”
其实林沛是能出屋子的,只是他最好还是呆在屋子里,免得有人来的时候他不在,那就有些失礼了。
现下还好,能在屋子里走动,出去解决大小便也没问题。等到午夜踩斗礼一过,他就不能下床了,得等到李文轩来给他穿鞋,然后背他上花轿。
“一口闷一口闷!”
起哄声径直飘了进来,林沛伸着脖子朝外边打量。
——
江家院外,来迎亲的人们排成长队,不是手上端着木盘,就是肩上挑着扁担。
排在第一的人端着木盘,木盘上放着一把红伞,一对木梳子,一把铜镜,还有香烛、香等物品。
排在第二的是两个人,用块木板抬着半扇猪肉,后面的人挑着两箩筐大米,后边还有瓜果、花生瓜子、棉被、鞋子等等。
这些东西上都贴了红纸,瞧着就喜庆。
一旁是围观的村人们,盯着这些东西望呆了眼。回过神来后,他们一边瞧着前方的热闹,一边与旁边的人咬耳朵。
“你瞧瞧那猪肉,大半扇呢,李文轩还挺舍得的。”
来过礼必须得备上猪肉,不过,备多重的猪肉,那就全看新郎官的了。不怪村人们惊讶,这半扇猪肉的规格,在关山村都说得上排场的了。
一旁有个汉子接话道:“那可不,不仅猪肉,你们瞧瞧这一挑又一挑的礼,还有那花轿,那些唢呐匠、锣匠,这些可都是钱。啧啧啧,没想到李家还有这样的家底啊,看来李文轩这小子挣了不少钱呢。”
“哎,明天李家的席,你们去吃不去吃?”
一旁的胖婶子接话,“去啊,怎的不去。便是瞧着江家的面子,也得去一趟吧,更别说,那李文轩可是放出风声了,不收礼金,白给咱吃席。要我说,不吃白不吃。”
旁边的人眼神交流着,她这话倒是说得好听,分明是白吃吸引了她吧,还非说什么看在江家的面儿上也会去。
不过他们也没反驳,他们也有这样的念头呢,不吃白不吃。反正大好的日子,他们就不信李文轩会在席上发狂。去吃席的时候坐得远些就是了,若是李文轩发狂,也好抱着自家孩子赶紧跑。
一个瓜子脸的夫郎疑惑道:“既然是白吃,李家的席面会不会清汤寡水的?”
旁边的胖婶子回他,“都白吃了,寡淡点就寡淡点呗。再说了,瞧李文轩今日的手笔,明日的席面应该也素不到哪里去。”
其他人纷纷点头,觉得十分有理。明日不仅要去,还得携家带口地去。反正都是村里,就当走一走散散步,万一席面好呢,白捡得两顿饭吃。
“周武,加油啊,最后两碗,靠你了。”
李文轩一袭红衣站在前头,捏紧了拳头看向周武,他身边是一众帮着他喝拦门酒的兄弟伙,好些人连连摆着手,已经喝得有点晕了。
周武一咬牙,为了兄弟,拼了,他仰头一口闷,把酒水一饮而尽。待最后一碗喝光,里面拦门的罗家兄弟这才撤开了桌子,笑嘻嘻地放迎亲的人进去。
罗家兄弟以及江家其他近亲纷纷走了过来,从迎亲的人手中接过了那些木盘和扁担。
押礼先生江守成在一旁看顾着,他是刘大婶刘月仙家屋里的,充当李文轩的长辈。一会儿帮着点烛、燃香。
交接好了这些礼,然后江守成走到了灶房去,往灶房递喜钱。这是关山村的规矩,不递上喜钱,灶房的大师傅是不会烧火做饭的,也就不会开席。
他给完喜钱,又回到了院子里。
堂屋门口摆了两排板凳,专门给迎亲的人坐的。院子一角还有几根板凳,专门为吹奏的匠人们空出来的。
江守义一早就领着这些老师傅坐了过去,这些匠人们便坐着开始了吹奏,节奏欢快,调子里满满都是喜悦。
江家的小哥儿和女娘们给两侧迎亲的人倒茶水。李文轩坐在最开头,江守成坐了过去。
他歪着脑袋和李文轩说:“灶房那边已经开始烧火做法了,等着屋子里的人将那些礼归置好,然后我进去点烛、燃香,你进去磕头就成。”
江守成说着,拿出喜钱递给了李文轩,他嘱咐道:“你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往枕头底下塞喜钱啊。”
李文轩磕头前,会有江家这边的小孩子抱着枕头出来放在地上,让李文轩跪在上面磕头。因此,磕头时得往下面塞些喜钱。
李文轩接过喜钱,“我记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