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138章 138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138章 138(第2/3页)

,还是过去看了一眼。

    这回重建,确实按照他的要求来,房子加高加宽,都吊了顶,门窗宽敞明亮,室内光线很充足。

    这边不打算装修了,墙面地面都是崭新的,只需要稍微清理清理,让水泥地再晾一晾,开窗子通风去去味儿,把货架一摆,把货往里一送,择日就能开业。

    重新盖起来的房子战线拉长,厂里只留最头上那两套自用,剩下的骆常庆全租了过来,盖的时候还做了个大改动,把中间的墙面换成了承重柱子,整个一通到头,显得也更宽敞了。

    这边主要是以布匹、款式朴素价格便宜的衣服鞋袜、搪瓷制品、还有各种丰富特产副食品等等。

    最东面单留出来一间开小吃店。

    这间店一分为二,后头盘了个火烧炉,前头用来做小吃,主推酸辣粉,带着麻辣烫和卤蛋、卤豆腐。

    而紧挨着小吃店的那间就是干货卖店,粉条、粉皮、晒干的海带、咸鱼、菌菇类的等等。

    酸辣粉也算就地取材了。

    布匹衣服之类的在西头,不会染上味儿。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再雇人,还不是一个两个就能解决的。

    至于帮工的问题倒是不用太担心。

    去年是出了个三不原则:不宜提倡,不公开宣传,但是也不要急于取缔。

    严格上来说,针对的还是雇工过多的情况。

    如果没人追究也不会有事儿,就怕被小人盯上。

    今年政策又稍微松了松。

    前几天,上头那位刚针对私营业主大量雇工的问题发了话,让那些担心的人不要怕,经营一段时间看一看,怕什么呢?

    而这主要针对的也是几十、上百人的雇工数量。

    连这个数都让放一放,看一看,他两边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人的帮工数量,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边招人,除了会认字写字,还要会看秤。年龄上可以适当放宽放宽,但要手脚麻利,个人卫生要好。

    有几个名额给了胡同里几个相熟的嫂子。

    上回店里着火人家跟着忙前忙后,骆常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提供一份工作,是最最实惠的回报了。

    另外几位是张斌他大嫂王丽萍,还有张金海帮着介绍过来的军嫂和退伍兵。

    退伍兵主要负责安保工作。

    从国庆过后到现在,骆常庆除了出发进货倒货,就是忙活这事儿以及办理新的营业执照,办了俩,‘万嘉商店’一个,‘友嘉酸辣粉’个。

    这俩名字是骆听雨起的,还道:“现在是万嘉商店,将来就是万嘉超市、万嘉商场……”

    寓意也简单粗暴,开他个一万家。

    友嘉酸辣粉契合了商店名里的‘嘉’字,友嘉,有家,寓意也不错。

    就这么定了下来。

    骆常庆带着闺女过来一起规划,把布局分好,就把买好加定制做好的柜台、柜子等等全部摆了进去。

    店里的营业员也集体到位,开始正式上班,做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酸辣粉店是三方合资,骆常庆带着丈母娘和老娘,丈母娘那份钱也是他出的,老两口这么操心劳力的帮他,一年也回不去几趟,得让二老多攒点傍身钱。

    直接给他们肯定不要,花着也不自在,自己挣的就不一样了。

    他跟着掺和倒不是贪图那两个钱,主要是为了掌握里头的平衡关系。

    哪怕把他那一份给两边分了都行,他是担心合作时间长了万一有个啥矛盾俩娘再打起来。

    邢爱燕也会去店里,不过她还得看孩子,以孩子为主。

    所以小吃店主要还是廖春华管着,另外给她招了俩帮工,就是胡同里的董慧和齐爱云,两人负责打火烧,不忙的时候帮着洗洗刷刷,或者去前头帮着招呼。

    他们也得做准备工作,火烧炉得试试,店里备的这些家伙什有哪里不称手的地方再调整调整。

    骆常庆跟文喜粮带着这边的店员分门别类的整理货,带着他们熟悉柜台、又看他们操作了一遍称重、打包、开单子、收钱、验票等一系列的基本工作。

    也对她们做最后的培训,第一条就是不能对顾客甩脸子,不能带搭不理,发现一次扣一天工资,发现第二次直接开除。

    还有不能缺斤少两。

    这边的店距离长,所以备了两个茶水桶,不要心疼顾客喝茶,茶水如果没味儿了要及时换,使用过的杯子要及时洗干净……

    有特殊情况请示文店长,也就是文喜粮同志。

    骆常庆生生把一个不爱说话的老丈人逼成了店长。

    设两个收银台,跟后来的超市有所同有所不同,得根据大环境来,一步步改变经营模式。

    现在来说,货物不是自选,店员负责给你拿,需要包的东西包好,开上单子,带着去收银台那里交钱。

    出入口分开。

    在这个时代来说相对比较新颖的经营模式无疑能担起一个新鲜的噱头。

    可能刚开始会乱一点,但等彼此磨合适应成熟,这样的模式效率还是不错的。

    小二层那边如今已经适应了,顾客也适应了拿着小票去交钱,再拿着盖了戳子的小票回去领自己买下来的衣服或者鞋子。

    几个店员也适应了这样的模式。

    就是收银台前头经常排起长队,文霞忙而不乱,核对小票,收钱,盖章,顾客过去拿上包好的衣服走人。

    有不放心的会再展开看看,也不用店员再重新叠,自己整整齐齐的折起来,高高兴兴的走了。

    十一月中旬,和平店经过了三天的试营业之后正式开业。

    骆常庆这回请了舞狮子队,因为这边是双喜临门,商店和小吃店一起开。

    热热闹闹的开场混着酸辣粉店里飘出来的香味儿吸引了一大批人驻足围观。

    而且这里原本就是最火服装店雨言服装的老店,后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还上了报纸,这边自带流量啊!

    国庆小二层开业没来的朋友们今天都到齐了,很捧场。

    张金海还有王主任他们跟着一起剪了彩。

    工商局的领导没那么高调,但也过来站了站。

    许是怕人太多出啥乱子,还有辆警车在旁边停着……

    这边店里的员工既紧张又兴奋。

    因为涌入店内的顾客对新的经营模式充满好奇,不停的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王主任想进店逛一圈,才到门口就被拦下了,笑着指指前面:“同志,那个门是入口,这边是出口,检查小票的。”

    “诶?哦,不错不错,这倒是新鲜了……”王主任拧身看看,跟几位同样觉得好奇又不解的顾客从那边的门走了进去。

    店里已是人头攒动,快站满了。

    王主任要了双布鞋,价格比别的地方便宜几毛钱,确实划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