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53章 第 5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53章 第 53 章(第1/5页)

    咸湿的海风吹过,一大一小两个人影立于海边,长发被海风吹的在空中打着卷。

    涛声阵阵,惊涛骇浪,让岸边的气氛更加沉凝。

    “郡王,看到了那片海了吗?倘若不是我军将士用血染红了那片海域,恐怕清军早已长驱直入。而今,吾等只能破釜沉舟。”

    郑经宠臣冯锡范慷慨激昂的说着,他正落后于郑克塽那小小的身影半步,这会儿郑重其事的一拜,却是让郑克塽一人孤立于岸边。

    汹涌的巨浪袭来,年仅十一岁的郑克塽于海浪声中,身子轻颤。

    “郡王,还请,早做决断罢!”

    冯锡范长拜不起,唯有那微低的眉眼抬起时,一丝狠辣的利芒不经意间滑过。

    郑克塽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声音被风吹的破碎:

    “……何以至于此?倘若非要走到这一步,那冯侍卫昔日又何必,何必缢杀王兄?!本王,本王不想死,本王不想死!”

    他还年幼,他才十一岁,他不要,不要做诱饵,不要去死!!!

    郑克塽迎着海风,一串泪珠落下:

    “这风好大,迷了本王的眼。”

    冯锡范冷眼看着郑克塽因为惧怕失态,淡声道:

    “郡王错了。而今只有那混淆王爷血脉的逆贼,其罪当诛,郡王不可认贼为兄。”

    这就是他选定的新王,懦弱,自私,极好掌控。

    “认贼为兄,认贼为兄……哈。”

    郑克塽的嘴唇颤抖着,他看着眼前冯锡范那张额骨突出,眼窝深陷,幽深锋利的眼睛不由再退了一步,涕泪交加道:

    “可,可若是王,那贼子不死,他亦可作为此行之计之诱饵!为什么非是本王,为什么……啊!”

    郑克塽边说边退,剧烈的摇晃着头,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愿,可是却不由脚下一滑,整个身子近乎大半腾空。

    完了!

    这一瞬,郑克塽心中只有这个想法。

    肾上腺素飙升所导致的后果就是,郑克塽浑身僵直,一动不动,只能静静的感受到自己的身子下坠。

    重心后移,郑克塽脑中一片空白,他不由想到:

    若是当初父亲过世,冯锡范污蔑王兄之时,自己站出来力证王兄血脉纯正,有王兄在前,他是不是不会走到这一步?

    “啪——”

    是皮肉相撞的声音!

    郑克塽猛的抬头去看,却发现冯锡范正牢牢的抓着他的手腕,毫不费力的将他一把拉了上来:

    “登高危重,郡王,小心些。”

    冯锡范淡淡的一声提醒,又似乎蕴含着深意,郑克塽却汗出如浆,整个人差点软倒在地。

    冯锡范随后松开了手,负手而立,看着大陆方向低声道:

    “昔日,武王(郑成功)在世之时,拒降抗清,文王(郑经)追随武王遗命,虽功败垂成,却令吾等敬佩有加。

    而今,琉球全境已数年灾荒,清军又在外虎视眈眈,为今之计,唯有破而后立!

    郡王身为吾王,当身先士卒,臣只请您坐于阵前,以证我郑军永不后退之决心,如此便够了。”

    冯锡范口吻带上了一丝温和,带着淡淡的蛊惑,与方才的平淡极不相同,却适时的缓解了小郡王的紧张。

    “吾王权且安心罢,其他种种臣皆已安排妥当。恰如方才,不管发生什么,臣定会紧紧抓住您!”

    冯锡范口蜜腹剑,寥寥数语为自己树立起一个忠君为国的好形象,三两下就让年幼的小郡王陷入了沉思。

    此刻,冯锡范低眸看着郑克塽那小小的两个发包,眼中一片冰冷。

    抓住吗?

    琉球已经是一艘将沉的船,他将自己亲手将这船上的最后一颗钉子刨出来!

    “好,本王答应你。本王,愿意上前线鼓舞士气。”

    冯锡范听得此言,一瞬间便柔和了眉眼,他鼓励的看着郑克塽,温声道:

    “吾王真乃有担当者!您一介郡王之尊立于前线,清军不过一个小小总督,他们该派出合适之人对阵才是。”

    郑克塽抬起消瘦苍白的脸,弱声弱气道:

    “是不是大清的皇帝,也会来?”

    “会吧。”

    冯锡范并不确定,但他想赌一赌!

    琉球延平郡王亲征,清军又当如何以对?

    两军对垒,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样都不可或缺,而今郑军必然因为郡王亲征而士气大涨,那么清军又当何如?

    消息传至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日后,大臣们就此问题在朝堂上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不过是一小小郡王,黄口小儿竟效之亲征,简直荒谬可笑!”

    “话不能这么说,延平郡王亲征之事,或是郑军破釜沉舟的象征。有延平郡王在前,郑军士气高涨,势如破竹,长此以往,恐怕军中将士心中不满。”

    “又何不满?郑军不过是困兽犹斗,难不成还想要吾皇与一黄口小儿对阵?岂不使得闻者笑掉大牙?”

    “区区一介郡王,不若请一位宗室王爷代皇上亲征如何?”

    “不可不可,那郑氏小儿虽为延平郡王,然其郑氏一族在琉球声望颇高,需要慎之又慎!”

    大臣们讨论的中心有二,一则是郑克塽亲征阵前,如何克之,二则是……应该找一个与郑克塽旗鼓相当之人对阵,该遣何人?

    康熙听了这个消息后,下意识就是皱了皱眉,毕竟在他看来,此计不可谓不毒。

    郑克塽而今不过十岁有余,还是个孩子,却敢坐镇三军阵前,届时哪怕是胜了一仗,也会被人诟病欺负小儿。

    若是败了,更会受人话柄,被人讥讽连个小儿也不如。

    这是妥妥的阳谋,只看大清如何面对。

    这件事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僵局,吵吵闹闹两日,仍旧是没有什么结果。

    这日,康熙与胤礽同桌用饭,看到不远处那自己想吃却夹不到的佳肴,不由叹了一口气。

    胤礽随即放下筷子,一脸疑惑的看着康熙:

    “汗阿玛近日究竟为何事而忧?保成听说汗阿玛近来殿中烛火彻夜不息,您眼下亦有青黑,此乃肾气受损,操劳熬夜所致。”

    康熙听了胤礽的话后,下意识的抬手遮了遮眼睛,但随后他就后知后觉的想起来。

    自己近来虽然愁绪如麻,可是殿中却点着安神香,强硬性的让自己入睡。

    岂会如保成所说,眼下起了青黑?

    康熙顿时无奈的看了胤礽一眼:

    “好小子,如今竟然也知道声东击西的诈朕一诈了!”

    胤礽弯了弯眼睛,抿着小嘴一笑:

    “招不在鲜,有用就行!对了,汗阿玛最近究竟是怎么了?方才来对着这一桌子菜肴叹气,莫不是今个保成让人准备的菜肴汗阿玛不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