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52章 第 52 章(修)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清穿之太子有了炼丹术》 第52章 第 52 章(修)(第1/5页)

    此时此刻,众大臣面对着直隶省递上来报告,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无他,在其他省城一众平平无奇或是请罪的报告中,去岁才受过灾的直隶省简直那叫一个鹤立鸡群。

    “直隶省巡抚竟然说寻常百姓亩产至少翻了两倍有余,这怎么可能呢?”

    “不错,还有那王金平一家,亩产竟然足足翻了3.6倍!这,这简直是荒谬!”

    “不错,皇上,此人好大喜功,应该严查!”

    ……

    在大臣们激烈的声讨中,户部尚书在这一刻测的出来,力排众议道:

    “奴才倒是因为此乃直隶省巡抚对皇上一片赤诚之心,如朝朝日月,不曾有丝毫隐瞒才是!

    诸位莫不是忘了,去岁得知直隶省大旱后,皇上特地赐下了太子爷炼制的蕴土丹与陈男爵的良种?

    蕴土丹入土后,顷刻便能使瘦田变成一片沃野,而那良种即便在瘦田耕种,亦可以翻上一倍,奴才以为此事真实无误。”

    “但就算是有太子爷的蕴土丹以及陈男爵的良种,难道大旱真的对直隶省的土地没有半点影响吗?”

    有大臣因此提出了质疑,他并不曾亲眼见过黄庄之上,那亩产翻了近三倍的麦子,是以如今心里第一个不信。

    户部尚书听了这话脸上却是一副过来人的沧桑感:

    “罢了,劝累了,诸位大人纵使不信本官之言,也该信一信太子爷吧?”

    此话一出,众人安静了一瞬,不少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有心中还有一丝顾忌,又安静了下来。

    是,太子爷的丹药对人来说神乎其技,可是……那蕴土丹着实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去年因为有户部尚书的背书,已经那位确确实实被封为男爵的陈男爵在前头,众人只以为蕴土丹不过算个添头。

    所谓的三倍亩产,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

    可是,这会儿他们亲眼见到了,反而开始不信了。

    康熙等他们吵够,这才慢悠悠的开口:

    “诸位莫急,梁九功——”

    康熙看向梁九功,梁九功立刻高声道:

    “传直隶省巡抚于成龙进献之麦穗入内——”

    梁九功这话一出,众人直接一懵。

    好家伙!

    他们见过传人的,就是没有见过传东西的。

    这麦穗,能被一国帝王亲自召见,也不知有多稀奇!

    不多时,一人捧着一个被红布盖住的托盘走了上来,等他在康熙下首跪下后,方得康熙示意,掀开红布。

    “嘶——”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倒吸了一口凉气。

    随后,殿中接二连三的响起了类似的声音,知道的是知道众人太过震惊,不知道的还以为一个个在抽风,生怕他们自个把自个抽过去。

    只见那红木托盘中,正呈着一支金黄金黄的麦穗,那麦穗足足有六寸之长,一寸之宽,其上麦穗颗颗饱满,粒粒分明,简直可以称得上一句艺术品!

    康熙欣赏够了大臣们震撼的眼神,轻抚袖口,缓声道:

    “这样的麦穗,于成龙让人送来了一筐,此乃官田出息,不过是割麦子之时于成龙随手拾来的一筐罢了。而那报告中的王金平田中的麦穗更是要比这一筐大上些许。”

    麦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稠则穗空,稀则歉收,可是看到这样大的麦穗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吴正治在众目睽睽之下,拱了拱手,对康熙恭敬道:

    “皇上,臣请亲手一剥这颗麦穗,也好沾一沾直隶省丰收之喜。”

    康熙自然不会不答应,他甚至带着几分骄傲:

    “蕴土丹之效,朕曾亲眼得见,良种之功,朕与户部尚书同观。

    而今,在此两种奇物加持之下,直隶省若是没有今日的丰收报告,朕才该好好问罪于成龙。

    现今有此佳穗在前,朕愿与众爱卿一同感受直隶省一省之丰收之喜!”

    “臣/奴才等谢主隆恩——”

    众臣齐齐高呼,随后将目光停在了吴正治吴阁老的手上,吴阁老伸出有些颤抖的手,颤颤巍巍的拾起那颗麦穗,顿时热泪盈眶。

    “真沉啊。”

    吴阁老说的轻巧,含泪带笑,大臣们这会儿也都纷纷眼巴巴的看着,小声催促:

    “吴阁老,快剥出来看看呀!”

    吴正治用袖子拭了拭泪,连连点头:

    “是本官失态了,只是本官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麦穗!”

    吴正治一边说着,一边动作熟练的去了锋利如针的麦芒,随后剥开一层薄薄的壳儿。

    里面那带着金黄色光泽感的麦粒便在这一刻展露出来,吴正治郑重的取出第一粒麦粒,它是那样的饱满,那样的灿烂。

    这颗麦粒拥有着麦生一辈子最巅峰的高光时刻。

    它,被那位德高望重的吴阁老双手进献给了高居上首的康熙帝。

    那一缕阳光透过窗户飘了进来,在它的身子上一闪而过,随之它似乎亮了一瞬。

    “臣,请皇上共赏佳穗——”

    那颗麦穗足足有着六十六粒的麦粒,它的每一粒都被剥出来放在了托盘之上。

    大臣们围坐一圈,好奇的观望着,随后在康熙的允许下,纷纷撸起袖子,神情认真的捏起一粒麦粒。

    那颗有婴孩小拇指指甲那么大的麦粒,仿佛重逾千斤。

    但随后,就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好!好!好!”

    “真大,真亮,真好啊!终究是我等太过狭隘了。”

    “往日本官外放出京之时,那农田里的穗子尚不曾有今日之三分之一,而那麦穗,更是干瘪的可怜!”

    “今日亲眼得见,臣总算明白为何直隶省可以亩产翻过三倍了!”

    方才还在激烈声讨直隶省巡抚虚报产量的大臣们在纷纷鉴赏过那颗硕大的麦穗后,直接纷纷倒戈。

    这样的麦穗,足足有一筐,这岂是随随便便可以种植出来的?

    “天佑大清,臣等当替天下万民,叩谢太子爷!”

    “臣等替天下万民,叩谢太子爷!”

    ……

    众臣纷纷跪下,叩拜。

    他们之所以感谢胤礽,正是因为胤礽能在如此年岁,便作出了如此利国利民之功绩。

    陈男爵因为良种得到了爵位,那么太子爷呢?

    良种再好,没有田地出息又能几何?

    田地为基,基础打好了,才有后面的三倍亩产!

    可是,太子爷如今已是身份显赫,坐拥天下之财,众人实在想象不到,太子爷究竟抱着怎样的想法,去研制出了那样神乎其神的蕴土丹。

    他尚还年幼,蕴土丹炼制与否,与他无功,无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